老人与海(节选)教案设计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2126892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人与海(节选)教案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人与海【教学目标】分析小说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精妙高超的叙事艺术。感受海明威在小说中塑造的“硬汉子”形象。深入理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说明: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发表于1952年,不仅轰动中西方文坛,更为他赢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中曾特别提到:“表彰他对叙事艺术的掌握,最近的例证是老人与海,表彰他对当代文学风格所做出的不懈努力”(for his mastery of the art of narrative, most recently demonstrated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d for the influence tha

2、t he has exerted on contemporary style),故而小说中作者精妙高超的叙事艺术是不容忽略的。在老人的几次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作者的笔触始终紧紧抓住读者的视线,让人体会不到叙述者的存在,而仿佛直接面对着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又一幕,这种炉火纯青的叙事能力既让人叹为观止,又是当前的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却忽视了一种“讲故事式”的叙述能力,在通过对海明威小说的写作方法的学习之后,希望能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些帮助。小说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在面对饥饿、疲劳、伤痛的威胁时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先与大鱼搏斗,再与鲨鱼几番

3、搏斗,尽管最后精疲力竭、一无所获,但他直面困难、屹立不倒的“硬汉子”形象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极大的震撼。早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明威曾经塑造过一系列猎人、斗牛士、拳师等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来表现“硬汉子”的的性格。这些生活在暴力世界中的人物,面对失败和死亡,从不妥协,毫不怯懦,绝不认输,而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则更为具体生动而全面的诠释了这种“海明威式”的“硬汉子”形象。课文节选了小说中最为惊心动魄的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一段,老人的精神力量在这部分文字中得到了最高昂的彰显,是品读小说、走进文本的重中之重。同时,这种顽强坚毅的精神对学生来说也是人生历程中必不可少的宝贵品质之一。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体味

4、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心态和面临危险时迸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将有不小的影响力。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以海洋、一个孤独的体弱的老人和鱼作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还蕴藏着深厚的哲学含义。海明威曾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够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事物。”因此理解这篇小说的内蕴便少不了对老人、海洋,甚至鱼的意象的深入挖掘和思考。希望在经过对课文内的节选文字的学习和探究之后,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的视角来解读这部经典著作。【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小说叙事艺术的体会和把握。分三个环节:1)请学生对课文

5、进行复述,锻炼叙事能力;2)启发学生关注作者在叙事中所使用的各种手法和最后形成的阅读效果,感受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3)引领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着重体会老人身上展现出的“硬汉子”精神。难点:老人为何要赞美鲨鱼?为何要为捕杀大鱼而略感歉疚和不安?借这两个问题开启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以宏观的、哲思性的眼光来审视小说中“老人”、“大海”、“鱼”等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的丰富意蕴。说明:对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已经获得了一定的锻炼,但理性意识并不能替代文字叙述能力,不论是在写作还是在日常的交谈中,出色的叙事能力都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关注。因此在教学重点设计中,充分结合小

6、说的艺术特色和学生迫切需要掌握的能力,选取“复述”的方法,让学生尝试概括小说节选的内容,并且在自己的讲述中能尽可能的保留故事精华,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地锻炼叙述能力,并与作者的写作进行比较,一边体会一边掌握。同时,准确到位的复述恰好勾画出了小说片段中的华彩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深入文本,研读老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分析“硬汉子是怎样炼成的”。最后以课后思考的方式,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对小说的哲学性含义进行感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有备无患课前请学生预习课文,准备在课堂上复述小说内容。读课文,准备复述。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简洁导入学生开场1“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7、却不能被打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本必读的书。2今天,同学们都读过了课文中这篇小说的节选部分,请两位同学来为大家讲述一下他们所读到的故事。两位学生先后进行讲述。其他学生聆听后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差别和亮点。以名言警句激起学生对老人与海的敬意。直接引入复述环节,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来演绎,并由其他学生作为听众来品评讲故事者的叙述。品头论足学会叙事1在听了两位同学的讲述之后,我们更喜欢谁的叙述呢?理由是什么?有没有可以帮助改进的好意见?2让我们回到课文,看作者是如何来刻画这段故事情节的。(1)读海明威的小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概括作者的叙述风格:“海明威所孜

8、孜以求的,是眼睛和对象之间、对象和读者之间直接相通”、“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是挤到对象和读者当中去碍事”。(英国赫欧贝茨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并请学生根据这些特点从文中找几个具体例证。(3)作者使用最多描写手法是什么?(对老人的心理描写,其次是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1学生交流听后感,比较两名同学的讲述,指出他们叙述中的优点、亮点和不足之处,分析问题症结所在,解决目前叙述中可能存在的空洞、干瘪、条理不清、要点不明等问题。同时也对课文的大致脉络有了更熟练的把握和记忆。2(1)学生自由发言,描述阅读海明威小说的感受。(2)根据提示深入文本寻找最体现作者风格的若干片段。(3)分析作

9、者描写人物时所使用的手法。在聆听和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在对作者写作风格的分析之中体会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并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准备。再读课文分析人物紧接上一环节中对人物描写的关注,将学生视线引向小说主人公,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内涵。1在作者的描写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些片段?2老渔夫圣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会如何评价他?3在几次对老人的心理描写中,有没有发现一些相似之处,为什么他的心理活动总会有这样一种特征?4根据学生发言中的分析情况,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和提示,突出孤独、体弱的老人与阵阵袭来的鲨鱼群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学生在反比中更进一步体会到老人高昂、顽强的“硬汉子”精神。

10、12学生深入品读课文,圈划精彩文字,谈谈对人物的感受。3学生比较文本,寻找老人几次心理活动的共性,体会“硬汉子”是如何“炼成”的。(老人的心理活动总是由低落转向高昂的循环过程:由沮丧无奈,到清醒地认识困境,分析情势,找寻最易实现的目标,乐观地鼓舞自己,以坚毅的态度、誓不言败的精神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没有强悍的身躯和锋利的武器,却在茫茫大海中创造了一次又一次战胜鲨鱼的奇迹,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力量是震撼和感动学生的最关键因素。在学生的发言中,使他们更清晰的触摸到人物的心灵和内在动力,而不只是停留在空洞的套话褒扬之上,这对学生产生的精神感染力才是真实的、有效

11、的、持久的。朗读语段积累名句课文中,通过作者的笔,或老渔夫的口,传达了不少或励志或富含哲理的句子,请一些同学为大家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学生在富有感情地朗读中为自己积累励志的名句。朗读具有演绎性质,不仅要求学生深切体悟文本,沉入小说语境之中,还要以口头形式进行再创造,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积极的锻炼作用。发现疑点深化理解1提问:课文中,老人有几次都显出对捕杀大马林鱼的歉疚和不安,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老人还曾由衷地赞美他杀死的第一条鲨鱼,说它“是美丽的,崇高的,什么也不害怕”,如何理解他的赞美呢?2老人是一个令人钦佩的“硬汉子”,他成功捕到了大马林鱼,打死数条巨大的鲨鱼,

12、同时他顽强的精神和坚定的毅力将支撑他继续与鲨鱼斗争下去,应该说他是精神上的胜利者;但事实上他的大鱼正在逐渐被鲨鱼们啃噬,最后必将一无所获,从这一层面看他又将是失败者,如何看待他的“得”与“失”呢?3老人和大海以及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对立的吗?学生根据老师提问,再次回到文本,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来寻找答案。海明威指出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海”、“鱼”和课文中未出现的“孩子”都还具有更丰富含义,而标题中的老人与海之间构成了宏大的自然和渺小的个人之间的巨大反差,在这样悬殊的对比中,作者传达了自己饱含深意的哲学性思考。这些思考以短小文字片段的形式散落在全篇小说之中。串起它们、思考它们,将帮助学生

13、对小说的主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课后作业学习反馈1请学生在课后阅读老人与海的全篇,查阅一些相关的书评和资料,然后从课堂的最后几个提问中选择一个话题,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说说自己的理解。2另择半个课时对作业进行讲评,交流学生思考中的闪光点。学生阅读小说全篇,配合一些相关资料,深入思考,形成文字。促进学生对文章主旨的进行分析,鼓励多元化理解的出现。【思路点拨】老人与海是一篇带有寓言色彩的中篇小说,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身心都会受到极大的感染。老人孱弱的身躯和他顽强的意志所形成的巨大张力在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了一个清晰有力的印记。读这篇小说,特别是节选文字中体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不仅要体会到在他强大

14、的精神的驱动下的“所能”,更要能体会到文字背后作者没有直接披露的老人的“所不能”。在茫茫的大海之中,一切生命都是值得赞颂的,不仅是人,还有神秘的鱼类;一切生命也都是渺小的,人类有不能战胜大海(或者说自然)的一面,鱼类也一样。但是在这互生互灭的生物场中,必得有所取、有所舍,必得有所为、有所不为,而胜负得失也将在不同的选择中呈现出它们神奇绚烂的、不停变换的面貌来。【练习举隅】海明威在写作时十分喜欢使用一些有转折语气的词,如“可是”、“但是”、“然后”、“不过”等等。找找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转折词,看看它们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这篇小说中有不少文字具有预示作用,如“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他知道倒霉透顶的事儿快要发生了”等。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文字?找到它们,并请试着谈谈作者这样写的意图。这段小说节选以“我要跟它们斗到死”结尾,语言激昂、铿锵有力,更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悬念。在此之后还会发生些什么呢?请你为课文续写一段情节,再和原著进行一下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