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126848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赢了网遇到保险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浅析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在金融改革形势下所探索出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它与传统的贷款方式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创新的一个新起点,它所带来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但是,由于我国特殊因素的影响,资产证券化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一、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状况早在1983年我国就有人开始介绍西方的资产证券化技术,但直到20世纪90年

2、代初,资产证券化探索研究的热潮才开始在中国兴起。1992年三亚地产的投资证券、走出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步。1996年8月,为了建设广深珠高速公路,珠海在国外发行了2亿美元债券,这是国内第一个完全按照国际化标准运作的离岸资产证券化案例。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成为住房贷款证券化试点单位,标志着资产证券化被政府认可。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以及之后财政部颁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银监会颁布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搭建了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为资产证券化的规范化运行创造了条

3、件,也为今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2005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发行了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这两个证券在市场的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信贷产证券化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国内信贷资产证券业务正式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一方面丰富了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种类,开辟了商业银行批量化、市场化、标准化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渠道,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但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在国内一直得不到投资者足够的响应:首先,国务院,银监会等国家监管部门希望通过推行证券资产化来改善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比例,使得资产证券化成

4、为了一种调控手段;其次,不良资产在我国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我国商业银行证券化的标的大部分都是不良资产,很少有银行愿意拿出优质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同时,信贷资产的二级市场相对狭隘,流动性明显不足,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集中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投资者对此反应冷淡。这就导致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不温不火。二、我国银行信贷资产的特点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发展演变,以及我国企业与银行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我国银行的信贷资产有其自身的特点:1、信贷资产单一,结构比例不合理在我国银行信贷资产的结构中,中小型企业和民营私有企业贷款比例较小,国有大中型企业贷款比例大。银行信贷资金投向的特定性

5、,使得国有企业贷款成了银行的最大资产。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性较大,国有企业贷款占了我国银行信贷资产的9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状况既不利于银行提高效益,又不利于企业竞争,促成优势企业发展,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传统的银行存放贷款经营模式,加之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特点,使得我国银行信贷资产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2、信贷资产周转慢、效益差银行的不良资产降低了资金正常的周转速度,造成了资金沉淀,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由于贷款存量大,缺乏流动性,阻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产业结构也就难以实现合理调整,信贷资金投资效益自然较差3、信贷资产膨胀快、规模大目前,我国银

6、行信贷资产膨胀速度较快,许多企业资金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企业本身积累少,负债率高,甚至一些企业连最基本的铺底资金都靠银行统包。信贷资产是我国金融机构的最主要资产,占了全部银行资产的绝大多数。每次经济过热都是银行信贷资产膨胀的结果。4、信贷资产沉淀严重,流动性差我国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效率不佳,企业亏损,负债率较高,导致银行的贷款成了死账,不仅贷款本金沉淀、呆滞、呆帐居高不下,而且欠息与日俱增。我国银行信贷资产由于缺少二级市场可以变现,没有实现流动,使银行的信贷资产流动性受到很大限制,银行很容易陷入流动性困难危机,金融风险加大。三、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虽然有很多有好处

7、,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其发展路途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信用评级问题证券的评级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的重要依据,在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对资产池中的资产进行严格、公正、正确的信用评级,对于证券化的资产定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评级机构的经验有限,评级标准的客观性和一致性较低,银行担保导致信用评级形同虚设,没有形成行业评级标准,不能形成对产品设计的指示作用。2、法律规范问题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法律还没有完全制定。在我国信用环境不佳、法制意识薄弱的条件下,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备意味着提高了风险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3、二

8、级市场问题目前国内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在银行间市场上发行和交易。一级市场飞速发展,但二级市场的交易情况却非常冷清,信贷资产在二级市场缺乏足够的流动,导致银行金融风险加大。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交易的流动性问题已成为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最核心的问题。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改善建议1、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资产证券化涉及到很多新的法律问题,我国的法律制订往往滞后,尤其对于金融领域的体制创新和工具创新反映更是如此。政府应积极推动相关的修法与立法工作,对于目前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或者是模棱两可的部分,必须在法律上进行明确,以保障发起人和投资者的利益。此外,法律还应对证券化的产品标准化,对其

9、发行、审核、承销、上市、托管及交易场所、交易规则做出明确规定,以避免交易过程中不确定性。加快健全完善全面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法律制度环境步伐。2、健全信用担保和评级机构。信用担保和评级机构在资产证券化的信用级别的构造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由政府或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一批具有一定的实力和信誉的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应是全国性和权威性的,应是市场投资者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中立、规范的信用评级机构。3、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监管重点主要包括:对SpV产权组织形式的监管;对资产转让与真实销售的监管;对SpV资产管理与权益信托、具体运作和资产负债表的监管。同时,还要加强对参与证券化银行的信用风险、最低资本金和

10、信息披露的管理,以维护公平、稳定、有序和高效的金融体系。4、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未来人才的培养,辅以引进吸收国外专业人才,加快建立高素质的资产证券化专业人才队伍。资产证券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金融创新,涉及面广,对经济金融运行影响很大。随着各方面环境的改善、条件的成熟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这项业务将在我国呈现很大的市场潜力,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隐名股东和挂名股东的区别是什么 http:/ 员工股权确认书模板 http:/ 股权确认起诉状 http:/ 民营企业债权融资可分为哪几类 http:/ 公司收购合同书范本 http:/ 公司增资需要验资吗 http:/ 办理公司

11、注销登记的程序是如何的 http:/ 公司吊销营业执照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http:/ 股权转让的具体格式书写格式2018 http:/ 被吊销的公司能否起诉进行赔偿 http:/ 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的区别是什么 http:/ 外资股权转让协议是什么样子的 http:/ 对出资不足或抽逃的股东是否可以主张股息抵偿 http:/ 私募投资股权代持协议书(2018最新)是否合法 http:/ 什么是企业债权融资策略 http:/ 股票分割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是什么 http:/ 隐名股东可否撤资 http:/ 总公司不提供证件分公司如何注销 http:/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稳定公司股价措施的信息披露规范

12、要求 http:/ 公司章程约定员工离职前须转让股权是否合法 http:/ 清算人有什么不利影响 http:/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有哪些 http:/ 隐名股东入股协议书(2018最新)范本的内容 http:/ 公司被吊销后能否进行民事活动 http:/ 股权确认书的法律效力是如何的 http:/ 吊销公司占用注册地址的法律后果 http:/ 如何注销劳务公司程序 http:/ 章程对股权转让有怎样的限制 http:/ 公司注销可起诉时间 http:/ 股权投资成本的确认 http:/ 企业进行债务融资有哪些方式 http:/ 企业之间资金拆借的法律法规规定(2018)2018最新 http:/ 隐名股东确权判决书范本内容 http:/ 隐名股东的权益该如何维护 http:/ 股份有限公司注销时间 http:/ 最新股东会决议的内容是什么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