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游客 文档编号:122126456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堂作业(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知识点一“种群增长模型构建1.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一般不需要()A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间题,提出合理的假设B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据表达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C.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数学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验或修正D进行对照实验解析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观察并提出闰题,要构建一个数学模型,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弄清楚对象的特征:第二步:提出合理的假设,合理提出假设是数学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假设不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相同;第三步建构模型,根据所作的假设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利用对象的内在

2、规律和适当的数学工具,构造各个量词的等式关系;第四步: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通过进一步实验观察、纬计种群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答案】D2.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提出合理的假设;)检验和修正;G)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研究步骤的正确顺序为()A-009095.09080c80989_Dp.8008队建立数学模型的大致过程是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观察研究对象并且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对象和特点,提出问题;其次选择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基本数量关系并确定其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合理假设;接下来就要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建

3、立数学模型;最后一般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答案】“C3.在研究下列几个种群的模型时,最可能与数学模型相符合的是()A廖鹿种群B,大熊猫种群C,玉米种群_口,青蛙种群触析】根据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的构建规律,种群的增长最符合数学模型的情形就是种群中的个体在上下代之间不相重叠。此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玉米严格符合条件。值得注意的是,青蛙由于在春天排完卵(精子)后并不立即死去,因此不符合“世代不相重叠“的条件,故自古就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答案】_C知识点二种群增长的“T“型曲线模型4.在什么条件下种群数量才会呈现指数增长()A当只有食物受到限制B.在物种适宥的环境中食

4、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迦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生存C-没有捕食者D,只有在实验室内的理想条件下食物有限是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重要因素,食物不能充分供应,种群不可能呈指数增长。在一个适宥的环境中食物已经开始出现不足,蛛尚未影响物种的生存,但不可能使种群出现指数增长。限制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除捕食者外,诈有食物、空间等多种因素。【答案】D5.将小球藻放到一含有充足CO和空间的容器中,给予充足光照,在适宜温度中培养一段时间,如图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小球藻数量变化曲线的是(“春何A河ap)种小球藻在空间充裕、资源充足和不存在天敌的条件下,种群会呈指数增长,即“T“型增长。【答案】_B知识点三种群增长的“5“型曲线6.生态学家高斯(Gause)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至第5d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对此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A高斯实验得到的人值受到培养液容量的限制B高斯实验得到的人值是375C-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变形虫,又值也是375D,重复此实验,人值有可能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