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案例分析

上传人:le****9 文档编号:122126328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工程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峡工程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峡工程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峡工程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工程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峡工程三峡工程背景简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跨世纪的特大型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一期5年(1992年-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

2、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二期工程6年(1998年-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三期工程6年(2003年-2009年),主要进行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随后,三峡三期工程全面验收工作开始启动。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

3、2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以来,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经过近10年的浇筑,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终于以巍峨的身姿,耸立在神奇瑰丽的长江西陵峡谷。正如两院院士、三峡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潘家铮所说:“三峡工程大坝的质量非常优良。大坝三期工程右岸大坝没有发现一条裂缝,创造了世界水电施工的奇迹!”三峡工程不仅大坝质量优良,三峡工程各个领域的质量都是优良。史无前例的双线五级船闸正式通航以来,除了有四天因流量超标按规定停航外,天天保证了安全通航。左岸十四台机组,其安装速度之快和

4、质量之好,世所少见,七十万千瓦的巨型机组运行时稳如泰山,把一枚硬币竖放在发电机层楼板上可以稳立不到。到2006年5月20日止,电厂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九百一十二天的记录。通过几十万个监测数据表明,三峡工程的所有建筑物、设备、地基和边坡都正常安全,一切都在控制之中。双零管理为抓好三峡工程质量,各级领导为此付出大量心血。2001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十次全体会议时,时任国务院总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朱镕基指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所有参加三峡工程建设的同志都要时时刻刻想到,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质量,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质量。2001年,当三峡建设进入左岸工程三年攻

5、坚的关键时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对多年来的建设和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首次提出并推行了“双零”管理目标:“以零质量缺陷实现零质量事故以零安全违章保证零安全事故。”这是三峡工程的一种工地文化。在三峡工地,“双零”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建设者心中,严格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每一道工序。例如,进入三期工程施工后,三峡总公司和参建各方,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科研、管理,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从原材料的生产、采购,配合比的设计、优化,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温度的控制、冷却,仓面的平仓、振捣,施工后的保湿、养护,直到长期的保护,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管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落实到人,建立了前所未见的严格的质量保证

6、体系,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技术。质量意识深入人心,人们把刚浇好的混凝土当作自己刚诞生的孩子一样保护,把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像查自己的体温一样重视。2006年5月份右岸大坝已经到顶,经过几次检查,四百几十万立方米的混凝土中硬是没有发现一条裂缝。不仅上游面没有,下游面、几千个浇筑仓面也没有;不仅结构性断裂没有,表面、浅层裂缝也没有;不仅宽的裂缝没有,细的、发丝般的裂缝也没有。同时,三峡工程建设者还摸索出了许多质量保证措施。如青云水利水电公司通过四次有针对性爆破试验拟定的开挖爆破所采用的各种参数,收到了近乎完美的效果。2003年,三峡工地掀起了一场全员培训热。为提高人员素质,葛洲坝集团三峡工

7、程指挥部还专门编制了18套教材,对员工进行逐一培训,在业务上要求每个员工都要达到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的要求。青云水利水电公司还专门为农民工开办了夜校。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双零”目标的提出,推进了三峡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使得三峡工程越干越好。“4+1”模式刷新质量管理标杆“4+1”模式中,“4”是指施工单位自监、监理单位总把关、三峡总公司各项目部直接监督,三峡总公司质量总监办公室专项负责,而“1”是指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权威审查。三峡总公司技术管理部的李文伟说,三峡工程独创的“4+1”质理管理体系为实现“零质量缺陷”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1999年,三峡总公司内部成立质

8、量总监办公室,专项负责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并聘请知名专家担任质量总监;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例行政府监督职能,每年四次检查后给出评论和意见,并协助解决重大难题;施工单位实行班组、作业队和项目部三级自检。在三峡工地,每周、每月和每季度都有质量、安全例会,参建单位通过交流,共同讨论、分析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还经常组织现场观摩,让成功经验得以推广。细节管理根治工程建设“常见病”葛洲坝集团三峡工程指挥部指挥长邢德勇说,为了达到没有裂缝的目标,混凝土浇筑中必须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做得非常精细。针对夏天混凝土施工供料皮带线路长,混凝土温度回升快从而造成入仓温度超标的难题,项目部

9、经多次组织试验,给供料线盖上了一层“保温被”,并测出皮带输送混凝土放料厚度15厘米的最佳保温点,使得供料线混凝土温度回升放慢,满足了入仓温控要求。浇筑之后,在大坝外侧要盖上“保温被”,可以保证在外部温度变化20度时,内部温度变化在2度左右。同时,在施工中,通过预埋温度测量管来监测混凝土浇筑温度。这些细节的处理,有效控制了混凝土由于温差变化导致裂缝出现的几率。青云公司副总经理孙建明说,他们将标准细化、量化为“傻瓜式”的操作说明,以便实现精确操作。在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中,“气泡、错台、漏浆、挂帘、麻面、蜂窝”等一些质量瑕疵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症”,但三峡人对此却十分在意。在施工中,他们从原材料

10、选择、施工工艺细化和模板改进等多方面着手,并通过设立质量奖等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工程建设上也逐步采用国际招标,实行项目管理,不仅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而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此后,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工程也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在项目管理职业化发展方面,已经建立起了造价师、监理工程师考试和国家注册制度并付诸实施,应该说十多年来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严重工程质量事故更是让人记忆犹新。例如,1998年特大洪灾期间决口的九江长江大堤、1999年4月出现的重庆綦江彩虹桥坍塌、宁波大桥出现的

11、严重事故、北京西客站的质量问题等,这一系列的工程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三峡工程“双零”质量目标启示我们:任何工程建设,全体参建职工都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对工程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安装,务必做到万无一失,不留任何隐患。特别是三峡工程“双零”质量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建设者心中,严格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每一道工序,更值得所有建设者借鉴、值得在所有工程中推广。“行百里半九十”。要正确处理好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进度服从质量。千万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千万不能为了早出效益而盲目赶进度,千万不能对工程质量产生自满和松懈情绪,要争做流芳百世的功臣,不要做骂名千载的罪人。(来源:2006年5月20日新华网)问题讨论:通过阅读案例,谈谈你对项目质量管理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