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理论知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2116904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理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理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理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理论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理论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理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理论知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务创造价值 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 一 安全生产理论知识 二 一七年 一 安全生产的概念 安全生产 这个概念 一般意义上讲 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 通过人 机 物料 环境 方法的和谐运作 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 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也就是说 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 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 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 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 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 一 安全生产的概念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 生产必须安全 搞好安全工作 改善劳动条件 可以调动职工的生

2、产积极性 减少职工伤亡 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 减少财产损失 可以增加企业效益 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 而生产必须安全 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 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二 安全生产法则 墨菲法则 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上的缺陷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方面 安全生产工作要增强忧患意识 多朝坏处想些 居安思危 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只要存在安全隐患 事故总会发生 差别只是早晚 大小 轻重而已 因此我们在安全工作中 必须想尽一切办法 采取一切措施 消除平时工作中的各种安全隐患 这是我们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 墨菲法则 二 安全生产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 1941年

3、美国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 其中死亡 重伤事故1666件 轻伤48334件 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 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即在机械事故中 死亡 重伤 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 29 300 即海因里希法则 这个法则意为 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 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 安全技能是保障安全生产最科学 最可靠 最长期有效的手段 牢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 遵章作业 保证上岗前进行规定的操作培训 积极参加应急演练 掌握应急技能 一种可防止的伤亡事故的发生 系一连串事件在一定顺序下发生的结果 按因果顺序 伤亡事故的五因素 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促成人为的过失 人为的过失又

4、造成了不安全动作或机械 物质危害 后者促成了意外事件 包括未遂事故 和由此产生的人身伤亡事件 五因素连锁反应构成了事故 如果移去一枚骨牌 也就是使某一因素出现的概率为零 例如F 不安全动作 0 这时意外事件变为不可能 则伤亡事故的概率为0 即可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 二 安全生产法则 多米诺骨牌法则 生命是第一位的 安全是第一位的 失去生命一切全无 所以 无论在工作岗位上 还是在业余生活中 时时刻刻要判断自己是否处在安全状态下 分分秒秒要让自己置于安全环境中 这就是要求每名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严格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安全工作标准 这是保护自我生命的根本 这是通往幸福生活 尊严人生的前

5、提 不等式法则 10000 1 9999 安全是1 位子 车子 房子 票子等等都是0 有了安全 就是10000 没有了安全 其他的0再多也没有意义 二 安全生产法则 不等式法则 该法则告诉我们 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 绝不能发生层层递减 如果按90 的速度递减 递减到第五层就是59 049 完全不及格 就会出问题 九O法则 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打任何折扣 安全生产工作90分不算合格 主要负责人安排工作 分管领导 主管部门负责人 队长 班组长 一线人员如果人人按90分完成 安全生产执行力层层衰减 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及格 就会出事故 出大问题 二 安全生产法则 九0法则 三 我国近代安

6、全生产管理发展史 一 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体制初创时期 1949 1965 我国安全生产的三个时期和1978年以来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1949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煤矿工作会议提出 煤矿生产 安全第一 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明确要坚持 安全第一 方针和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 1954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 把加强劳动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确定下来 大跃进 时期片面追求高经济指标 导致事故上升 1958 1961年期间 工矿企业年平均事故死亡比 一五 时期增长了近4倍 1960年5月8日山西大同老白洞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死亡684人 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矿难 196

7、3年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 恢复重建安全生产秩序 事故明显下降 三 我国近代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史 三 恢复和创新发展时期 1978年至今 又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是恢复和整顿提高阶段 1978 1991 二 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1992 2002 三 是创新发展阶段 2003年以来 二 受 文革 冲击时期 1966 1977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被抨击为 资产阶级活命哲学 规章制度被视为 管卡压 这一阶段政府和企业安全管理一度失控 1971 1973年工矿企业年平均事故死亡16119人 较1962 1967年增长2 7倍 1975年9月成立国家劳动总局

8、 内设劳动保护局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等安全工作机构 三 我国近代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史 建国以来安全生产呈现出的一些特点一 事故总量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建国50多年来 企业事故死亡人数大致呈上升态势 二 反映事故死亡人数与经济活动关系的一些相对性指标持续下降 表明随着安全法制的健全和监管力度加大 我国安全生产确实在不断地加强和改进 三 特大事故发生频率呈增加态势 这种现象表明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 生产集中化程度提高 城市化进程加快 交通运输增加等 发生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的风险随之增加 防范重特大事故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任务 三 我国近代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史 据相关数据

9、统计 2002到2008年这七年期间全国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起 死亡人数845452人 平均每天发生2022起事故 死亡331人 而2008年是自1995年以来首次死亡人数降到10万人以下 三 我国近代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史 党中央 国务院为宣传安全生产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增强全民安全意识的重要举措之一 就是常态化 制度化 全国性的 安全生产月 活动 它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 摸索期1980年5月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 安全生产月 活动诞生了 并确定今后每年5月都开展安全月活动 二 雏形期从1991年6月17日至23日 全国安委会首次开展了以 安全就是效益 和 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为

10、主要内容的 安全生产周 活动 三 成型期从2002年开始 我国将 安全生产周 再次改为 安全生产月 确定2002年6月份开展首次安全生产月活动 三 我国近代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 国务院把安全生产作为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 不断抓细抓实抓好 习近平总书记 李克强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从增强红线意识 建立健全责任体系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加快改革创新 构建长效机制 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等方面 为安全发展谋篇布局 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努力方向 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人命关天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三 我国近代安全生产管理发

11、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 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的决定 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三 我国近代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史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 关于办理

12、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 解释 解释 规定的重点如下 1 隐名持股人 可认定为犯罪主体2 明确 起刑点 死一或伤三可入罪 解释 对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 包括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危险物品肇事罪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和不报 谎报安全事故罪等罪名 原则上以死亡一人 重伤三人 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作为入罪标准 3 打击 保护伞 重判贪污受贿渎职 出台背景 天津港爆炸 被点名 三 我国近代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史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 4 明确何为 强令

13、作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是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中的重罪 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十五年 5 阻挠事故抢救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6 首次提出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日起三年至五年内不得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职业 7 列举六种情形规定予以从重处罚 解释 对实践中常见 多发的多种从重处罚情节做了专门规定 其中包括 未依法取得安全许可证件或者安全许可证件过期 被暂扣 吊销 注销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关闭 破坏必要的安全监控和报警设备的 已经发现事故隐患 经有关部门或者个人提出后 仍不采取措施的 一年内曾因危害生产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 采取弄虚作假 行贿等手段 故意逃避 阻挠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施监督检查的 安全事故发生后转移财产意图逃避承担责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