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5章-阅读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2107192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5章-阅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5章-阅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5章-阅读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5章-阅读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5章-阅读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5章-阅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5章-阅读附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阅读 概述课程标准这样定义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语文学习中各项基础知识的集中体现,又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达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小学阶段,阅读教材是学生扩展视野、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信息资源,是增长知识的宝库,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从体裁上看,包括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童话、寓言、科普文、应用文等门

2、类;从内容上看,既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包涵着丰富深刻的思想、生活内容与科学知识。这些文章或立意深邃,或构思精巧,或议论深刻,或语言优美,其辐射的大量阅读信息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语言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独立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东西,大到名著,小到商品说明、句段。一个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决定了他如何去运用这些接触的知识。没有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就是一纸空文。能力与知识的密切联系使我们的教学既要重能力也要重知识。而根据语言学习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发展学生的

3、语言不是基本任务,着重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而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训练为途径,这种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自能阅读的本领。在小学阶段,阅读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给文章划分段落的方法;二、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三、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句子表达的意思的方法;四、在阅读中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和表达的不同语气的方法;五、了解并会运用常见修辞的方法;六、学会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七、根据文章内容提出质疑问题的方法;

4、八、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九、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十、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第一节分段和概括段意(一)怎样给文章划分段落。任何一篇文章的分段虽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方法,但却有规律可循。1、按时间变化分段。这种方法具体操作时,一般先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然后把发生在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有的文章表示时间的词语写得不明显,需要细心阅读体会;二是应以较大的时间变化为标准。如教科版第六册登山、真情的回报等就是按时间变化来分段的。2、按地点、方位变化分段。参观访问和游记类文章,为了反映景物的位置、特点等,常常采用地点、方位的变化来分段。如教科版第六册

5、香港之夜等就是按地点、方位变化来分段的。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在记一件事、记一次活动或以事表人的记叙文中,我们可以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分段。如教科版第七册飞夺泸定桥、丰碑、青山处处埋忠骨、哈尔威船长等就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分段的。4、按事物类别的不同分段。不少状物、说明、写景的文章及多事表人的文章中,可用这种方法分段。重点要想清楚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每个方面就是一段。如教科版第六册军神、未来的智能汽车、新型玻璃等就是按事物类别的不同来分段的。5、按“总分”关系分段。总分结构的文章有三种情况: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再总。如教科版第七册小草、莫高窟;教科版第六册桂林山水等就是按“

6、总分”关系来分段的。另外,过渡段一般归入下一段,因为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和下一部分内容联系最紧。【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垂 柳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经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民送来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芽归”,“春风杨柳万千条”!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雨打,所以,是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柳树还有其他用途。

7、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作接骨夹板材料。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 )是塘边河岸,( )是丘陵山地,一经扦(qi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1、请选择三个合适的关联词语,分别填入原文括号里。(在第2、4、5自然段各有一处) 2、短文适合采用下面哪一种分段方法?在所选答案的括号

8、里打“”。A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 )B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 )C按照地点方位变换分段 ( )D按照事物的不同内容分段 ( )3、用上面适合的分段方法把短文分为三段。(在文中画 “|”)4、第()自然段是文中的过渡段,并且用“|”隔开承上启下的不同部分。5、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在所选的答案后面括号里划“”。 a数字说明( ) b打比方( ) c举例子( ) 6、文中划“_”的句子是( )句。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是:。7、柳树用途很广,请简要列举它的四个不同方面的用途。(1)_(2)_ (2)_(4)_ (二)怎样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意应达到三个要求:明确、完整、简练。1

9、、摘录概括法。如某段有中心句、过渡句,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并且适当进行删改。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练习】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腿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清凉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炎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家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画出本段中心句。想一想,是否可以做段意。 2、层次归并法。先将每层的层意概括出来,再

10、将每层的意思归并起来,构成一段的段意。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这几种段式,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练习】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只见满山坡盛开着茸茸的野菊花,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黄色花朵,好看极了。野菊花在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常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可到了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迷人的芬芳,更没有富丽华贵的姿色。但它的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白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分层想想每层内容,再连成一句话做段意。3、综合归纳法。在许多文章中,往往一个段落就是写一件事,虽然没有中心句,但也是围绕一个意思展开

11、的。这时可以利用对内容提问、连接重点词等,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段意。【练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 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想一想,本段的段意应如何归纳?第二节怎样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句子表达的意思1、能准确领会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和使用上的灵活性,有些词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必须在复习中着重指导学生“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其方

12、法大致有: 找出前后文中的有关语句明确词义。这是指有些词义已包含在或直接出现在文章里,只要联系前后文加以明确就行了。比如:马踏飞燕中的“构思奇妙”这个词,只要引导学生读读后一句“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在快速奔跑”,学生就把握住词义了。有时,这种情况还有些变化,比如将相和中有“完璧归赵”这个词语,课文中只有“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对“完”没有解释,其实转个弯词语的意思也就有了。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想一想送回的“和氏璧”是怎样的?学生就能归纳出完整的词义:把和氏璧完整无缺地归还赵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

13、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例如:“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借助前后文决定取舍选准义项。有些词有多种义项,在文章中究竟取何种解释,就地“借助”前后文,把词义与具体的语言挂上号,要注重让学生有一个根据查字(词)典得到了多种义项,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对照文章,恰当选择的思维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把选择的词义,放到句子中检查是否合适的学习习惯。2、领会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

14、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对作者用意的解说。主要方法有:通过注释疏导理解句意。对造成阅读障碍的词语,教师要加以必要的注释疏导,帮助学生扫除障碍。如草原写小丘之绿,“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学生不理解“渲染”与“墨线勾勒”的意思,只要启发画过中国画的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学生就明晓句意了。对难在“物”上的句子,可用这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意。关键词语,显然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并不取决于是否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抓关键词语有“扣词法”、“推敲法”、“删减法”等,如为人民服务中有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理解了“固”或“于”的字意,这句的含义也就掌握了。借助句法知识理解句意。有的句子比较复杂,可以指导学生先把构句间架勾勒出来,用缩句的方法去理解;有的句子用了修辞手法,要分析修饰成分,找出表达的重点;有的句子是复句,要理清逻辑联系准确体会。如桂林山水中有一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受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