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201810180117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2105586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201810180117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201810180117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201810180117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201810180117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201810180117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2018101801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2018101801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皖中名校联盟皖中名校联盟 20192019 届高三届高三 1010 月联考月联考 物理试题卷物理试题卷 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 1 考查范围 必修 1 必修 2 2 试卷结构 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试卷分值 100 分 考试 时间 90 分钟 3 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 否则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第 卷 选择题卷 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 分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1010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 其中其中 1 71 7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8 108 10 小小 题有多个选择符合题意 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题有

2、多个选择符合题意 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C 国际单位制中 kg m N 是三个基本单位 D 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t 0 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2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 让一个质量为 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 自由下落 测得在第 4s 内的位移是 42 m 则 A 小球在 2 s 末的速度是 16m s B 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12m s2 C 小球在第 4 s 末的的速度是 42 m s D 小球在 4s 内的位移是 80m 3 如图所示

3、在一张白纸上 用手平推直尺沿纵向匀速移动 同时让铅笔尖靠着直尺沿横 向匀加速移动 则笔尖画出的轨迹应为 A B C D 4 如图所示 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光滑的小球 P 在水平外力 F 的作 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P 与圆心 O 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将力 F 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 向缓慢地转过 90 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B 拉力 F 的最小值为 mgsin C 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减小 D 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5 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 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 2

4、时 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 则 A 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 运动周期和 引力常量 则可算出月球的密度 B 嫦娥三号由环月段圆轨道变轨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 时 应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加速 C 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点的速度大于Q点的 速度 D 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段 处于超重状态 6 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 右轮的半径为 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 左侧是一轮轴 大 轮的半径为 4r 小轮的半径为 2r b 点在小轮上 到小轮中心的距 离为r 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 若在传动过程中 皮带不打滑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点与 d 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1 2 B a 点与

5、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 点与 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 点与 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 1 7 如图甲所示 在倾角为 37 的粗糙且足够长的斜面底端 一质量 m 2 kg 可视为质点的 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 滑块与弹簧不相 连 t 0 时解除锁定 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 出滑块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其中 Ob 段 为曲线 bc 段为直线 g 取 10 m s2 sin37 0 6 cos37 0 8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 1 s 前加速度一直在减小 B 滑块在 0 1 0 2 s 时间间隔内沿斜面向下运动 C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 25 D 在滑块与弹

6、簧脱离之前 滑块一直在做加速运动 8 引力波探测于 2017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 假 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P Q两颗星体组成 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二者万有引 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测得P星的周期为T P Q两颗星的距离为 P Q两颗星的轨 道半径之差为 r P星的轨道半径大于Q星的轨道半径 万有引力常量为 G 则 A Q P两颗星的质量差为 B P Q两颗星的运动半径之比为 C P Q两颗星的线速度大小之差为 D P Q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 9 如图所示 浅色传送带 A B 两端距离 L 22m 以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 并且 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7、现将一质量的煤块轻放在传送带的 A 端 煤块与 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g 取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煤块从 A 端运动到 B 端所经历时间为 2 5s B 煤块从 A 端运动到 B 端留下的黑色痕迹为 8m C 煤块从 A 端运动到 B 端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120J D 煤块运动到 B 端时重力的功率为 280W 10 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Ek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 已知运动过程中受到 恒定阻力f kmg作用 k为常数且满足 0 k 1 图中两条直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 能和重力势能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 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h0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 则由 图可知 下列结论正

8、确的是 A E1是最大势能 且E1 3 B 上升的最大高度h0 C 落地时的动能Ek D 在h1处 小球的动能和势能相等 且h1 第 卷 非选择题第 卷 非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 分 二 实验题 二 实验题 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 小题 每空每空 2 2 分 分 共共 1616 分 分 11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使质量为m 1 00 kg 的重物自由下落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 O为第一个 点 A B 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点 相邻两点之间还有一个点未画出 已知打点 计时器每隔 0 02 s 打一个点 当地的重力

9、加速度为 9 8 m s2 A B C 三点到 O 点的距离如 图所示 那么 1 纸带的 填 左 或 右 端与重物相连 2 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 应取图中O点到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 从O点到第 2 题中所取的点 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Ep J 动能增加量 Ek J 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12 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甲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 M 为小车的质量 m 为砂和砂桶的质量 m0为滑轮的质量 滑轮大小不计且光滑 力传 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1 实验时 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A 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 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 以平衡摩擦力 C

10、 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先接通电源 再释放小车 打出一条纸带 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 示数 D 为减小误差 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 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M 2 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 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已知打 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 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m s2 结 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甲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 F 为横坐标 加速度 a 为纵坐标 画出的 a F 图象是一条直 线 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 求得图线的斜率为 k 则小车的质量为 A B C D 1 tan 0 1 tan m 0 2 m k 2 m 4 4 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

11、做出如图所示的 a F 图线 该同学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 是 三 解答题解答题 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 共共 4444 分分 其中第其中第 1313 题题 8 8 分分 第第 1414 题题 1010 分分 第第 1515 题题 1212 分分 第第 1616 题题 1414 分 分 1 3 一汽车在直线公路段上以 54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 突然发现在其正前方 14m 处有一辆 自行车以 5m s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 经过 0 4s 的反应时间后 司机开始刹车 则 1 为了避免相撞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多少 2 若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只为 4m s2 在汽车开始刹车的同时自行车开始以

12、一定的加速 度匀加速 则自行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14 所受重力 12N 的砝码悬挂在绳 PA 和 PB 的结点上 PA 偏离竖直方向 30 角 PB 在水 1 G 平方向 且连在所受重力为 100N 的木块上 木块静止于倾角为 45 的斜面上 如图所 2 G 示 试求 结果均可以保留根式 1 水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2 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 15 如图所示传送带 A B 之间的距离为 L 4m 与水平面间夹角 37 传送带沿逆时针 方向转动 在上端 A 点无初速放置一个质量为 m 1kg 大小可视为质点的金属块 它与传送 带的动摩擦因数为 0 5 金属块滑离传送带后 经过弯道

13、沿半径 R 0 4m 的光滑轨道做 圆周运动 刚好能通过最高点 E 已知 B D 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h 0 5m 取 g 10m s2 sin37 0 6 cos37 0 8 求 1 金属块经过 D 点时的速度 VD 2 金属块经过 D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 FN 3 金属块在 BCD 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f 5 16 如图所示 在倾角为 37 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 放一质量为 mA 0 2kg 的薄板 A A 板上 下段由不同材料构成 下段表面光滑 长度 l 3m 上段表面粗糙 质量为 mB 2 0kg 的金属块 B 视为质点 位于 A 的最下端 B 与 A 上段间的动摩擦因数 0 1

14、质量为 mC 1 2kg 的物块 C 通过轻线绕过定滑轮与 B 相连 忽略滑轮质量及轴间的摩擦 A B 间最 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开始时 整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 处于静止状态 轻线被拉直 sin370 0 6 cos370 0 8 g 10m s2 求 1 撤去外力的瞬间 A B C 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2 B 刚到达 A 的粗糙部分时 A B C 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3 撤去外力后的整个过程中 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Q 绳足够长 B 始终没滑出 A 板 6 皖中名校联盟皖中名校联盟 20192019 届高三届高三 1010 月联考月联考 物理参考答案物理参考答案 1 1 2 2 3 3

15、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10 D D B B C C C C D D B B C C CDCD ACDACD ABDABD 11 左 B 1 91 1 88 12 1 BC 2 2 00 3 C 4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13 答案 1 4 分 2 4 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分别写出两车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位移相等时是临界条 件 根据判别式来判断解的情况 同理写出位移间的关系 根据判别式即可求出自行车的加 速度至少为多大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1 设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v汽 54km h 15m s 初始距离d 14m 自行车的位移为 汽车的

16、位移为 从汽车刹车开始计时 假设汽车能追上自行车 此时有 代入数据整理得 要保证不相撞 即此方程至多只有一个解 即得 解得 设自行车加速度为 同理可得 整理得 要保证不相撞 即此方程至多只有一个解 即得 解得 7 14 5 分 50 22 6fN 5 分 50 22 6NN 解析 本题考查三力平衡 四力平衡等知识 对结点 P 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 0 1tan30 4 3 PB FGN 对重物受力分析如图 2 G 由平衡条件得 00 2sin45 cos45 PB fGF 00 2 sin45cos45 NPB FFG 解得 方向沿斜面向上 50 22 6f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50 22 6 N FN 15 1 4 分 2 5 m s 2 60N 4 分 3 3J 4 分 8 解析 1 对金属块在 E 点 有 2 E v mgm R 代入数据解得 vE 2m s 在从 D 到 E 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 mg 2R mvE2 mvD2 1 2 1 2 代入数据得 vD 2m s 5 2 在 D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D N v Fmgm R 解得 FN 60N 3 金属块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