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艾滋病教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210391 上传时间:2017-10-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5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的艾滋病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学生的艾滋病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学生的艾滋病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学生的艾滋病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学生的艾滋病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的艾滋病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的艾滋病教育(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面中学生的艾滋病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工作已基本在中学全面推行,对中小学生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但目前对于艾滋病教育呢?仅仅还是个局部。 12 月 1 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最近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全国首届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研讨会上的研究报告警示,年轻人正成为艾滋病最大的牺牲品。在我国超过百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529 岁的约占 60。 专家指出,在目前无有效治疗药物和特效预防疫苗的情况下,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知识,让学生们完整地了解艾滋病知识,是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最好“疫苗”。 上个月,我接到北京 65 中预防艾滋病教育座谈会的邀请函。一个要应对中考、高考,惜时如

2、金的中学,召开这么一个会,目的是什么? 在会上,记者遇到了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马杏芳。她讲述的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深思。 去年开学不久,她突然接到一位中学生家长情绪激烈的电话:“我孩子班上有个同学可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我们不能和这个孩子一起上课!” “您有什么证据吗?” 家长说:“听说那孩子的父亲是得艾滋病死的!你得把他转走,不然没法儿保证我们孩子的安全。” “尽管经过调查和检测,那位学生并没有感染 H IV,但这位家长的电话提醒了我们。”马杏芳说,“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万一哪天学生中发现了 HIV 感染者,其他同学应该如何与之相处?我们该怎样保护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艾滋病总让人想到性 在北

3、京第二中学的一节青春期健康教育课上,老师问同学们:“一提到艾滋病,首先会想到什么?”“死亡。”“非洲。”“吸毒。”“还有”一个学生吭哧了一会儿说,“还有不良性行为。” 在关于艾滋病肆虐的各种信息中,人们最频繁的字眼有:死亡、吸毒、卖血、同性恋、卖淫、嫖娼、不良性行为。要阻止艾滋病传播,就要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进而防止或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 面对中学生,我们不怕谈吸毒、卖血,因为这是可耻乃至违法的行为。但是,我们如何对十四五岁的中学生谈性?如果不懂得性为何物,又怎样谈预防艾滋病,谈安全性行为? 北京 65 中一位学生家长说,一天,她把一瓶治疗普通妇科炎症的药随手放在桌子上。上中学的儿子拿起药瓶左

4、看右看琢磨了半天,问她:“妈妈,你得了性病了吧!可别把我传染上。”这位妈妈说:“儿子的话让我好气又好笑,中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太贫乏了。”以前这位家长也不赞成给中学生讲青春期性知识,但是儿子的疑问改变了她的看法。北京大学医学部健康教育研究室的钮文异教授告诉记者,中学生常常自以为什么都懂,其实有些概念他们很模糊。一次钮教授在中学搞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是否赞成同居?”一个调皮的男生看到这句话立即鼓掌。问他理由,他说:“大家住在一起,多好呀!” 已开展多年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北京五中于惠莉老师说:“如果没有给学生们进行过系统的性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的三条主要途径,你怎么能给他们讲清楚?” 哪

5、里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一次,北京大学医学部健康教育研究室的吕姿之教授问一群中学生:老师怎么给你们讲青春期性健康?怎么讲预防艾滋病?一个学生说:老师第一反应是害羞,一讲就脸红;第二是不懂,不知道讲什么;再有就是不敢讲。学生认为“老师还没我们懂得多呢”! 的确,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有关性和艾滋病的内容随处可见。如果不采用正常的途径和适当的态度,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同样会想办法了解,那我们为什么不占领主渠道?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陈晶琦等人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在 237 名接受调查的家长中,88.8的人认为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由学校教育”比较合适,同意由家长教育的只占 38.5。而他的另

6、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没有学校教育渠道,将有 61.5的学生从报刊、书籍和杂志上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 中国人的性行为最冒险中国人现在对于性的问题介于懂和不懂之间,开放和不开放之间,应该鼓励人们的性行为向自然、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不要有混乱的性行为,这是我们保证性健康的重要前提。.杜蕾斯 2003 年度报告的第二部分,专门对全球的不安全性行为做了统计,于 11 月正式对外发布。记者特别邀请亚洲和大洋洲性学联会副主席刘达临教授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做了点评。刘教授首先明确了不安全性行为的定义。他认为,从广义上讲,凡是影响人民身心健康的性行为都是不安全的,包括计划外怀孕、心脏病人的性行为等;从狭义上讲,不安

7、全性行为主要指容易引起性病、艾滋病的行为。他觉得这份报告所反映的情况与目前全球及我国的实际基本上是一致的。与新伴侣的不安全性行为1. 41%的人与新伴侣有过不安全性行为尽管性传播疾病的传播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全球仍有 41%的人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与新伴侣发生过不安全性行为。捷克人在这方面最冒险,65%的人坦率地承认自己曾与新伴侣有过不安全性行为。意大利人最谨慎,也有 19%的人曾与新伴侣发生过不安全性行为。中国内地位居第三,59%的被调查者有过跟初次见面的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台湾列第五,比例为 47%;香港的比例为 28%。2. 15%的人与新伴侣在第一夜发生性行为全球范围内,共有 1/4

8、的人表示在与新伴侣认识的第一个月内发生性行为,其中 15%的人承认在与新伴侣认识的第一夜发生性行为,而且这种情况在男性(20%)身上比女性(7%)更容易发生。俄罗斯人在这一问题上最随意,39%的人表示愿意在与新伴侣认识的第一夜发生性行为。在中国内地,人们与新伴侣发生性行为的时间比例依次是:第一夜 7%,第一周 10%,第一个月 16%,第一季度 17%,头半年 15%,第一年8%,一年后 8%,同居或结婚后 19%。对此,刘教授觉得性开放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性开放并不等于性放纵。我们应该懂得开放什么、怎样开放。而我国的一些青年人对于性的确非常随便,没有意识到性行为不是单纯追求快乐,而应是一种

9、责任行为。3. 36%的人与拒绝使用安全套的新伴侣发生性行为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02 年有 500 万新增艾滋病毒感染病例,但全球仍有 36%的人表示愿意与拒绝使用安全套的新伴侣发生性行为。中国内地人在这一问题上最为冒险,有 70%的人愿意在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与新伴侣发生性行为。法国人最为谨慎,但仍有 9%的人愿意冒这个险。台湾列第三,53%的人会这样做。香港居第十,比例是 38%。刘教授认为,现在大约还有 1/3 的中国人不懂得使用安全套,这说明安全套的普及工作做得远远不够。我们一向认为最浪漫的法国人却是最谨慎的,说明他们能够做到“理智驾驭情感,知识支配行动” 。性教育

10、途径和性健康问题1. 最有效的性教育途径是杂志调查显示,人们已不再通过传统途径获取自己想要知道的性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人们认为杂志(21%)、书本(20%)、互联网及朋友(两者均占 15%)是最有效的 4 种性教育途径。只有 4%的人认为医生或老师是获得这些信息的有效途径。广播节目被认为是最没有效果的性教育方式(1%)。在中国内地,性教育途径的排名情况是:书籍 32%,网络 29%,杂志 13%,朋友 7%,医生 6%,教师 4%,电视 3%,父母或监护人 2%,广播 1%,兄姊 0,其他 3%。为什么杂志、书籍、朋友等途径会比医生、老师更有效呢?刘教授解释说,医生、老师、家长往往用说教的方式

11、向孩子灌输性知识,不容易被接受,因此作用不大;而媒体通过音像等多种方式,在无形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特别应该加强伙伴教育,因为朋友间交心的谈话方式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无法代替的。但是,刘教授并不赞成现在某些时尚媒体中所传播的性观念,因为其中有些是不严肃的,或是单纯追求外形的美,是一种文化倒退。2. 最重要的性健康问题是性病全球范围有 29%的人认为性传播疾病是最重要的性健康问题。艾滋病问题与使用避孕用具并列第二位(24%)。在16 岁以下的青少年中,31%的人认为未成年少女怀孕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政府开展提高公众性健康意识运动的话,就应关注这一问题。在中国内地,人们认为最重要的性健康问题依次

12、是:性病 43%,避孕 22%,艾滋病 18%,未成年人怀孕 12%,紧急激素避孕法 5%。40%的人不愿对伴侣说自己得了性病1. 很多人不懂得在性关系中保护自己全球有 44%的人表示,他们在与新伴侣发生性行为时并不总是使用安全套,80%的人不会询问伴侣的性爱历史,约有 17%的人表示他们会通过减少性伴侣数量的办法,来保护自己不被艾滋病和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中国内地的受访者中,1%的人从未用过任何保护措施,51%的人坚持用安全套,27%的人和长期伴侣使用安全套,48%的人忠于一个性伴侣,8%的人会询问伴侣的性经历,10%的人定期接受艾滋病检测,5%的人要求性伴侣定期接受艾滋病检测,20%的人减

13、少性伴侣,6%的人停止性生活。2. 性病难以启齿全球有超过 40%的人不愿向他们的长期伴侣承认自己得了性病。马来西亚人(90%)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人(87%)最不愿说自己患了性病。相比之下,人们对年龄和是否有性幻想态度比较开放,不在意跟伴侣说这些。在中国内地,过去 15%的人有性病会告诉伴侣,现在则上升到 19%,25%的人会坦言共有过多少性伴侣,20%的人会说明是否曾不忠于伴侣,75%的人会跟新伴侣说自己的年龄,64%的人会跟伴侣讲述自己的性幻想。刘达临教授最后强调,中国人现在对于性的问题介于懂和不懂之间,开放和不开放之间,应该鼓励人们的性行为向自然、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不要有混乱的性行为,

14、这是我们保证性健康的重要前提。 疫苗之历史演化与展望疫苗之早期历史疫苗学(vaccinology)是一门复杂及跨学门的科学,其发展过程部份是理性而部份为经验之谈,科学家进行基础研究并获得突破後才获得实用及许可上市之产品,因此对疫苗学做一个完整的回顾有利於了解及领会其特点。全细胞或次单元、活的、杀的或基因重组病毒或细菌疫苗其演化之进展可以分成几个时期,疫苗进展系由科学时期开始,接着由理性经验主义得来启蒙,到转变至近代时期,近代时期是所有时期中最具生产力者,发展出许多新疫苗与技术,导致现代时期以及未来可能得到的进展。的信仰中(见表一),疾病是无法触摸又反覆无常的神对犯了重大罪恶人类的惩罚,对於疾病

15、带来毁灭的恐惧是统治者所利用的一种有效统治工具,政客与巫师灌输恐怖思想,由早期部落至现代文明的漫长过程中,以这种方法来控制人类行为证明十分有效,许多已知有关传染病、昆虫传播及公共卫生之早期文明在欧洲已经消失,公元 400 年後由西方希腊罗马文明的陨落到黑暗时期的起始,直到十九世纪才完全复苏,然而,某些近代科学的先驱者确实发现微生物的生命形式、环境与疾病间之关系及某些临床界定之疾病不会再次发生的事实,此种异端观念显现出:是人类自身(非魔鬼或邪神)才是瘟疫的源头,而问题的解决在於向超自然吁求以外去寻求。表一、疫苗学初始期善变的天神与恶魔引发疾病对疾病恐惧统治者、僧侣及政客的有力工具初期观察,疾病传

16、染性、卫生、抵抗重复感染、编撰之宗教禁忌增进健康迷信流行罗马帝国与黑暗时期衰亡导致早期知识损减1700 年代後期再度觉醒金纳观察到感染牛痘的挤牛奶女工不会产生天花的现象金纳之预防方法疫苗及免疫学科学的开展疫苗学之衰退(成熟期、天花疫苗改良)至 1875 年,等待巴斯德之新发现。 并未发生生命自发形成的现象微生物引起发酵作用建立疾病之病原理论古代中国人以接种天花病患的脓液来预防自然发生的严重天花疾病,这种方法於十八世纪初期引进欧洲,此过程与金纳(Edward Jenner)知道挤牛奶的女工因为原先感染牛痘而不会得到天花的情况是相同的,早在金纳时期以前,外行人如农夫贾世提(Benjamin Justy)已经将牛痘的脓液接种在自家人身上来预防天花。基於此种知识背景,英国医生金纳於 1796 年进行第一个预防天花人体实验的科学研究,临床研究证明预先接种牛痘病毒,再以具毒性之病毒攻击确实可以预防天花,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於焉诞生。十九世纪时,牛痘接种成为全球性的防疫工作,特别是在欧洲及北美洲,但是由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