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初三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2100384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北京初三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年北京初三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年北京初三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年北京初三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年北京初三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北京初三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北京初三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各区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017 东城期末】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10题。【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注释】仪轨:礼仪法度。约:省减,简化。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服罪输情:认罪、悔改。物:人,百姓。亚匹:同一类人。管、萧:管仲、萧何。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3、(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 (2)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释: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翻译: 10.【乙】文中称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的“识治”体现在哪里。(3分)答: 答案:8(1)治(1分)(2)释放,赦免(1分)9(1)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遗憾的。(2分)(2)善言善行哪怕再小,也不会不奖赏;为非作歹哪怕再轻,也不会不贬黜。(2分)10答案示例:希望后主能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知人善任,举荐了一批忠臣良将。(3分)【2017 西城期末】阅读活板,完

4、成第6-9题。活 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

5、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6.与“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天下缟素 B.可以调素琴 C.睿素无北伐之志 D. 素湍绿潭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持就火炀之 就: (2)旋刻之 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翻译: 9阅读原文和【链接材料】,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2分)【链接材料】20世纪80年代,王选教授成功设计和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节约了大

6、量人力物力,减少了污染,也不需要铅字的存储空间,排版时间大为缩短,印刷工效大大提高,被称为中国印刷界的革命。从雕版印刷到毕昇的活版印刷,从铅字印刷到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每一次汉字印刷的革命都是一次进步,相比以往,新技术都更具有 、 的特点。答案:6.C(2分)7.答案示例:(1)就:靠近。 (2)旋:随即、立刻。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8.答案示例: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评分标准:3分。9.答案示例:简易神速(快捷、效率高)、贮存方便、节约成本。评分标准:2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2分。【2017 海淀期末】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5-8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管夷吾举于士 士: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7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论述是全面的。第段中,孟子强调,人担“大任”要经历 ;第段中,孟子强调,人只有经

8、过主观努力,才可能带来 “ ” “ ” “ ”的结果。(其中用自己的话概括, 用原文回答)。(4分)8下面链接材料写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一段史实。请根据材料内容推测吴越争霸的结果,并简要说明这个结果使你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有了怎样更深的理解。(3分) 【链接材料】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种:即文种,越国的重要谋臣。厚币:厚礼。

9、委国为臣妾:把国政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伍子胥:吴国重臣,因多次进谏,受谗被赐死。平:讲和。结局: 理解: 答案:5.(1)狱官 (2)同“弼”,辅弼。(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6.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共2分。意思对即可)7.磨难 然后能改(改) 而后作(作) 而后喻(喻)(共4分。共4空,每空1分。第1空,意思对即可)8.答案示例:越国战胜吴国。(共1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个国家常常会被灭亡。(共2分。意思对即可)【2017 朝阳期末】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侍中

10、、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11、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悉以咨之徒以有先生也 B.有所广益 不治将益深C.性行淑均 险躁则不能冶性 D.必能使行阵和睦 乃行卜10下列词语中的“节”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节气 B.礼节C.节操 D.节奏11.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翻译: 12. 诸葛亮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中体现了他为政、为人、为学的智慧,说说你从中获得了 哪些启示。(3分) 答: 13下面的书法作品是岳飞手书前出师表。请结合链接材料中关于岳飞书写的背景介绍欣赏作品,从笔画、

12、结构、章法、内在精神等方面任选其一,说说你的感受。(2分) 【链接材料】 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注:谒武侯祠拜谒诸葛亮的庙堂。答: 答案:9. C(2分)10C(2分)11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 (2分,意思对即可)12. 答案示例:交良友宁静淡泊节俭为学须静学须立志 (3分。答出一个启示给2分)13. 答案示例:起笔工,收笔狂,表现出书者情绪的变化。(2分)【2017 丰台期末】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

13、字,完成711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俟夕矣!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又曰:“豫备无虞,古之善政。”又曰:“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故曰,有备无患。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