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2099512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二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必修二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必修二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理必修二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理必修二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二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二第三、四章知识点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地区泰国湄南河平原澳大利亚南部生产特点农业结构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和畜牧业经营方式和规模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低低高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机械化和科技机械化和现代科技水平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二、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自然因素气候光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作物熟制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新疆的棉花和水果热量珠三角三季稻、松嫩平原甜菜、青藏高原青稞昼夜温差决定农作物营养物质(

2、糖分)积累新疆的棉花和水果降水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水稻、黄麻等需水量大水热搭配雨热同期,满足农作物生长期内对水热的需求季风水田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水旱灾害不利农业生产水源年降水量250mm中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的主导因素河西走廊粮棉、南疆棉花、尼罗河流域、中亚地区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利于发展多种经营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平原的耕作业横断山区、五台山立体农业珠三角基塘农业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

3、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酸-茶树、柑橘;碱-甜菜、枸杞;黑龙江大豆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城市郊区的奶牛、花卉、蔬菜交通运输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阿根廷畜牧产品出口、荷兰鲜花出口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适应政府决策,在政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耕地红线,基本农田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日本农业的小型机械化、温室农业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

4、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种植经验饮食习惯工业基础影响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农业基础地广人稀影响地租高低,决定生产规模大小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许多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均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既是。如西北地区的限制性因素是水。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季风水田农业1、 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2、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优势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力丰富生

5、产习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食物偏好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特点成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适度规模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商品率低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兴修水利二、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

6、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及我国东北、西北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3、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地形地形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土壤土壤深厚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温带大陆性气候)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工业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科技科技水平高市场市场广阔

7、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自然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天然草场广布,利于放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机械程度较高、科技水平较高1、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区位优势: 气候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利于大规模经营交通距海港近,冷冻技术、运输能力二、 乳畜业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分布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我国特大城市周边

8、区位要求由于牛奶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分布地区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区位特点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1、 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区位因素区位优势饲料因素西欧以平原为主,有利于牧草生长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多雨雾,日照少,不利于种植业发展,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市场因素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地价低区位条件区位优势交通交通发达便利自然条件气候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市场面向国际市场,市场广阔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部平原)机械化机械化水平高土壤土壤肥沃科技科技水平高,

9、牧草和畜种优良水源灌溉条件较好政策政府鼓励扶持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水源不足,原因:位于大分水岭背风坡,大气降水少。解决措施:东水西调。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工业的区位选择指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因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冶金(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

10、动力的工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2、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鞍钢宝钢原料鞍山铁矿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交通铁路运输便利海陆交通便捷(临海型布局)主导因素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3、科技进步的影响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增强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素质增强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4、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选择要求举例环境要求对环境

11、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污染程度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储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污染类型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a主导风向的下风处,或与风向垂直的郊外;b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处;c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水泥厂、酿造厂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应布局在下游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钢铁厂、发电厂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一、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产

12、生工业集聚工业联系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空间利用上的联系(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企业)。工业集聚的优势: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2、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地域形成原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a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形成;b在规划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二、 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1、 工业

13、分散原因: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用地紧张,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条件变差等);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形成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发展,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 传统工业区1、 传统工业区特点:以煤铁资源为基础;形成时间早;结构单一(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为主);企业规模大。 典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中国东北部工业区。2、 德国鲁尔工业区德国工业的心脏(1) 区位优势:水陆交通便捷(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煤炭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离(法国洛林)铁矿区近;市场广阔。(2) 衰落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开采成本上升;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导致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3) 综合整治: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扩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