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试题(卷)与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208067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试题(卷)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试题(卷)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试题(卷)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试题(卷)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公共政策试题(卷)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试题(卷)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试题(卷)与答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 B、伊斯顿 C、戴伊 D、安德森2、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最基本形式是( )。 A、总统决定 B、法院判决 C、国会立法 D、委托立法3、下列( )政策不同于其它选项。 A、例行政策 B、常规政策 C、程序性政策 D、初始政策4、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环境是( )。A、地理环境 B、国际环境 C、经济环境 D、政治环境5、从广义角度而言,

2、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 )。 A、公共政策符合宪法 B、公共政策符合法律 C、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 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6、保持政策稳定性的最根本途径是( )。 A、政策法律化 B、延长政策期限 C、打击反对力量 D、增加政策的权威性7、小组意识模型的提出者是( )。 A、西蒙 B、林布隆 C、詹尼斯 D、戴伊8、理性模型的理论起源是( )。 A、传统政治学B、传统经济学 C、社会学 D、管理学9、“无批评”原则典型地运用于( )中。 A、头脑风暴法 B、哥顿法 C、零起点法 D、对演法10、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 A、

3、专家会议法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同意表决法11、以“破字当头,突破定势思维,一切从零开始”为宗旨的思维方法属于( )。 A、对演法 B、哥顿法 C、头脑风暴法 D、零起点法12、下列人物中( )是政策执行组织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A、查尔斯奥琼斯 B、大卫罗宾逊 C、佛瑞斯特 D、安德森13、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 )。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评终14、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是( )。 A、政策监控 B、政策检查 C、政策评估 D、政策执行15、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属于政策评估中的( )。 A、非正式评估 B、正式评估 C、内部评估 D、委托评估16、

4、政策评估中最主要的形式是( )。 A、非正式评估 B、正式评估 C、外部评估 D、高等院校评估17、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 A、计划与准备 B、组织与实C、总结与报告 D、搜集信息18、政策评估阶段的最终产品是( )。 A、信息资料 B、评估标准 C、评估方法 D、评估报告19、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 )。 A、学术团体评估 B、高等院校评估 C、委托评估 D、专家评估20、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针对政策效果进行的评估通常称为( )。 A、政策分析 B、政策反馈 C、后评估 D、前评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

5、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A、人大决定 B、基本法 C、一般法律 D、地方性法规 E、宪法2、政策主体中的官方决策者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 A、立法机关 B、政党 C、利益集团 D、行政执行机关 E、法院3、下列机构和组织中属于思想库的有( ) 。 A、胡弗研究所 B、联想集团 C、兰德公司 D、肯尼迪政府学院 E、野村研究所4、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 ) 。 A、妥协 B、替代 C、合并 D、分解 E、缩减5、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包括( ) 。 A、自然灾害 B、生态变迁 C、国

6、际冲突 D、科技方面的重大变革 E、战争6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包含下列哪几方面( )。 A研究对象B概念体系 C研究方法D研究机构 E研究目标7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程序与步骤通常的安排是( )。 A从经验观察开始B从经验概括开始 C从理论开始D从假设开始8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直接为公共政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是( )。 A亚当斯密B克劳塞维茨 C卡尔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 E托克维尔9在90年代,公共政策学研究课题的选择偏重于( )。 A伦理取向B管理取向 C民族取向D理想取向 E政府改革取向10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表现在 ( )。 A学会的成立B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 C专门机构的设立D大学教育中专

7、业与课程的设置 E政府的关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答:(1)管制功能。(2)导向功能。(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2、简述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1)地理环境。(2)经济环境。(3)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4)社会变迁。(5)国际环境。3、简述渐进模型的特点。答:(1)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2)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4、简述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 答:(1)政治原则的偏离。(2)价值体系的排斥(3)政府体系的封闭。(4)承受能力的超重。(5)表达方式失当。5、简述

8、政策评估的功能。答:(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去向的主要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4)政策评估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答:(1)公民个人的作用;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非常主要的作用,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2)利益团体的作用;任何团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它们会通过各种努力寻求自身利益的实现。(3)政治领袖的作用;政治领袖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决策系统的核心,他们常扮演政策议程主要决定者的角色。(4)政府

9、体制的作用;政府体制涉及组织结构、工作程序、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对政策议程的建立有很大影响。(5)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6)问题自身的作用;社会问题的明朗化程度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明朗化的社会问题最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和政府决策系统的政策反应。2、试述政策终结的地位和作用。2答: (1)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终结宣告了旧政策的结束,二是政策终结预示着新政策的启动。(2)政策终结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高。窗体

10、顶端窗体底端五、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分)我国南方某乡政府召开扩大会议商讨同外省Y县进行农业贸易往来事宜。刚上任的刘乡长希望通过大家的赞成和支持干一番事业,副乡长王某另有其它打算,对这一提案谨慎对待。会议开始,主持人刘乡长鼓励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老李说:“自古以来Y县人狡猾,诡计多端,实在是不好惹”老杨说:“上次从报纸上看到,Y县人与外地人打了经济官司,从这件事上足可以看出这桩买卖太难做,弄不好落个血本无归所以我坚决反对”小王伸了伸懒腰,满不在乎地说:“我不了解这方面的事,我随大流”副乡长王某:“这件事还须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七嘴八舌,刘乡长坐不住了,他看了看表说,对于大家的

11、意见我们会进一步分析,然后再征求大家的意见做出具体安排,今天先到这儿吧,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于是大家在七嘴八舌中离开了会场。根据上述事例回答下面的问题:(1) 老李、老杨、小王三个人的话语分别反映了什么心理效应?(2) 刘乡长终止会议的做法又反映了哪种心理效应?答:(1)老李、老杨、小王三个人的话语分别反映了定型效应、光环效应、从众效应。(2)刘乡长的做法反映了黄灯效应。第二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

12、是( )。 A、威尔逊 B、伊斯顿 C、戴伊 D、内格尔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错误的政策会具有负导向功能 B、正确的政策只会产生正导向功能 C、正确的政策会具有正导向功能和负导向功能 D、西方某些国家的福利政策体现了政策的负导向功能3、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环境是( )。 A、地理环境 B、政治传统 C、经济环境 D、国际环境4、提出满意模型的学者是( )。 A、西蒙 B、詹尼斯 C、林布隆 D、托马斯戴伊5、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 )。 A、西蒙 B、詹尼斯 C、林布隆 D、戴伊6、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 A、功能取向 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 D、目标取向7、“因为所以”,因为A=B,B=C,所以A=C,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 A、经验思维 B、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创新思维8、首因效应又称为( )。 A、新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定型效应 D、先头效应9、人们把决策活动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 )。 A、新闻效应 B、黄灯效应 C、红灯效应 D、乐队效应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 B、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 C、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 D、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11、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