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分析报告

上传人:zejun11****63.com 文档编号:12207053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分析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依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各地统计研究部门对2000年2010年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结果表明,过去的十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努力克服了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生产成本上涨、“非典”疫情、罕见的冰雪灾难与大地震、泥石流,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阻碍,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与自然环境爱护态势良好。全国及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

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1%据最新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2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进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见表1)。表1:2000-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在六大方面的实现程度单位: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9.660.761.863.064.867.269.972.874.777.580.1经济进展50.352.

3、254.456.358.260.663.466.669.173.176.1社会和谐57.559.657.156.359.962.867.672.176.077.782.5生活质量58.360.762.965.567.771.575.078.480.083.786.4民主法制84.882.682.582.483.785.688.489.991.193.193.6文化教育58.359.160.961.862.263.064.165.364.666.168.0资源环境65.464.666.367.267.769.570.672.675.276.878.2(一)经济进展取得重大成就,实现程度由2000

4、年的50.3%提高到2010年的76.1%“经济进展”包括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和失业率(城镇)五项监测指标,要紧反映经济方面的进展情况。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经济进展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6.1%,比2000年提高25.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58个百分点。从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0年人均GDP达到29992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是2000年的2.56倍,十年间年均增长9.8%,实现程度首次超过60%,达到64.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76%,比2000年的0.90%几乎翻了一番,实现程度为70.4%;第三

5、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1%,比2000年的39.0%上升了4.1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86.2%;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9.95%,比2000年的36.22%上升了13.73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83.3%;失业率一直保持在目标范围内,实现程度为100%。(二)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改善,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7.5%提高到2010年的82.5%“社会和谐”包括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进展差异系数、差不多社会保险覆盖率和高中时期毕业生性不差异系数五项监测指标,要紧反映社会进展的协调程度。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2.5%,比2000年提高25.0个百分点,平均每

6、年提高2.50个百分点。从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0年基尼系数3略高于2000年的0.412,实现程度为79.8%;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为3.45,比2000年的2.85上升了0.60,实现程度为70.3%;地区经济进展差异系数4为50.95%,比2000年的68.74%缩小了近18个百分点,已达到预定目标;差不多社会保险覆盖率5达到65.6%,比2000年的13.3%上升了52.3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72.8%;高中时期毕业生性不差异系数为99.25%,比2000年的110.64%缩小了11.4个百分点,实现程度接近100%。(三)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

7、58.3%提高到2010年的86.4%“生活质量”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五项监测指标,要紧反映居民生活的进展变化情况。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6.4%,比2000年提高28.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81个百分点,在六大方面中实现程度提升的幅度最大。从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可能为10046元(2000年不变价),是2000年的2.73倍,实现程度为67.0%,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旧较大;恩格尔系数7为38.4%,比2000年的45.6%下降了7.2个百分点,已达到预定目标;人均

8、住房使用面积8达到27.0平方米,比2000年的19.0平方米增加了8.0平方米,达到预定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比2000年的39.7降低了23.7个千分点,实现程度为73.2%;平均预期寿命可能达到73.5岁,比2000年的71.4岁增加了2.1岁,实现程度为98.0%。(四)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84.8%提高到2010年的93.6%“民主法制”包括公民自身民主权利中意度和社会安全指数两项监测指标。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民主法制方面的实现程度为93.6%,比2000年提高8.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87个百分点。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公民自身民主权利

9、中意度9达到82%,比2000年的60%增加了22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91.1%;以2000年为基期,从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活安全和生产安全四个方面综合来计算的社会安全指数10,2010年实现程度达95.6%。(五)文化教育事业稳步进展,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8.3%提高到2010年的68.0%“文化教育”包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三项监测指标,要紧反映文化教育方面的进展情况。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实现程度为68.0%,比2000年提高9.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97个百分点。从三项监测指标来看,我国文化产业保

10、持高速增长,尤其是2008年以来,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其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等优势进一步凸显,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2.75%,比2000年提高了将近1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55.0%;受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因素的阻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10.22%,比2000年的11.68%下降了1.46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63.9%;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可能为8.64年,比2000年的7.79年提高0.85年,实现程度为82.3%。(六)资源环境爱护态势良好,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65.4%提高到2010年的78.2%“资源环境”包括单位GDP能耗、耕地面积指

11、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三项监测指标,要紧反映资源利用状况和环境爱护成果。据监测,2010年中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8.2%,比2000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28个百分点。从三项监测指标来看,由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实施,2010年单位GDP能耗已下降至1.21吨标准煤/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比2000年的1.4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了17.6%,实现程度为69.5%;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的耕地面积指数112010年为94.5%,仍操纵在目标范围之内;从空气、水、绿化等方面综合计算的环境质量指数12达到76.7%,比2000年的59.2%增加了17.5个百分点,

12、实现程度为76.7%。二、四大区域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均有上升,但区域间差距仍然较大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看(见表2),十年间中国四大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均有明显提升。2010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88.0%,比2000年提高23.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77.7%,提高2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71.4%,提高18.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为82.3%,提高22.0个百分点。从十年来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增幅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表2:20002010年中国四大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单位:%200020

13、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东部地区64.366.569.070.572.475.178.181.483.586.088.0中部地区55.657.958.860.362.164.167.070.672.775.677.7西部地区53.254.255.156.156.959.261.064.466.268.971.4东北地区60.362.063.966.067.669.272.274.977.580.582.3(一)东部地区实现程度最高,进展速度最快2000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64.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到201

14、0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了88.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7.9个百分点。不管是每年的实现程度依旧实现程度的提升幅度,东部地区都居全国四大区域之首。到2010年,东部地区已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7省(市)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超过了90%。(二)中部地区实现程度较低,但进展速度较快2000年,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55.6%,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4.0个百分点。到2010年,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了77.7%,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从六大方面来看,中部地区要紧在经济进展和生活质量方面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中部地区经济进展的实现程度为64.2%,比全国低11.9个百分点;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83.4%,比全国低3.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六个省份进展比较均衡,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均在80%左右。(三)西部地区实现程度和提升幅度均低于东部和中部,但已现加快势头2000年,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5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到2010年,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从六大方面来看,西部地区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经济进展、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这三大方面,2010年的实现程度分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