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48390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创新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创新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创新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创新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创新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创新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创新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创新研究摘要:社会环境和时代内容的新变化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文章在论述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困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新形势下增强民办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关键词:民办高校 理想信念 载体理想信念是个体、政治团体、社会、国家奋斗的目标和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做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和关键,民办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一员,其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又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理想信念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元素,是使生命、生活获得意义的重要方式,是个体的有限人生实现无限追

2、求之根基。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理解生命价值的思想内核,是大学生获得发展的精神契机,是大学生得以升华的文化精神,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的应然品质。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主流积极向上,少数大学生存在信念模糊现象、政治上存在功利化倾向、心理素质弱化的不足,这在民办高校中尤为表现明显。(一) 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主流积极向上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总体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一致。他们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中国,能够认同并自觉坚持祖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工作,在面临国际国内重大突发事件同时表现出

3、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2(二) 少数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现象民办高校中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程度地存在偏离。应当看到,当前极少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兴趣不高,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识不清,存在思想误区,对能否实现共产主义、能否成功建设社会主义持有不明朗、不坚定的态度。这一现象在民办高校中也不例外。“一些大学

4、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3,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理信念教育是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三) 大多数学生的政治上要求上进,但存在功利化倾向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是通过直接发送调查问卷的模式进行的。在关于入党积极性的调查中,有52%的学生选择打算入党,明确不想入党的学生只有17%而在关于入党动机的调查中发现,直接有利于就业”与“谋求仕途发展”成为大学生入党的主要动机

5、,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排位第三,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趋于功利。这说明在大学生中,行动上入党并不等于思想上入党,入党成为一些学生谋求功利的一种手段。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学生没有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是因为激烈的社会竞争、恶劣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惜通过任何手段为以后的就业之路增添砝码。(四) 心理素质弱化,悲观主义严重,理想信念存在不坚定性面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高等院校的收费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改变,以及沉重压力、恋爱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使得当代大学生处于竞争复杂的局面中。当他们遇到人生挫折,又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解释时,悲观主义就乘虚而入,有的浅尝

6、辄止,放弃追求;有的逃避现实,沉溺于虚拟世界,比如网络游戏、武侠小说等;有的甚至做出出走、轻生等极端行为。在社会理想方面,由于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了一个新的低潮;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相对稳定,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大提高,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持怀疑态度,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失去信心,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二、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有诸多诱因,既有国际方面的,又有国内方面的,既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因素,又有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经验性薄弱的特殊身心状态 经验

7、性薄弱的特殊身心特征使得少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体验不深。大学生是知识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群体,“青年心理的发展不仅表现为一种新的反映方式去改良、补充旧有的反映,而且更多地表现为对旧有反映的否定和批判,青年的心理演化带有较深刻的革命性质”。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的逐次发育阶段,他们的显著特征是情感敏感丰富,心理动荡激烈,情绪变动复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他们的交往空间往往囿于大学校园内,其人生经历的显著特点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生活的现实体验,与现实社会生活具有一定隔离,即经验性薄弱。大学生实践水平的局限导致他们在理想信念上的浅层性、低层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取向认识和把握处于朦胧状态,

8、不够清晰,他们容易变更、否定中学阶段习获的原有理想信念,转而追随其他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变动频繁,理想信念具有脆弱性、反复性和不稳定性。当代大学生的特殊身心特征,使得他们对问题的认知具有明显的感性色彩,在思想意识上感性元素往往超越理性元素: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较少,对社会走向和人类发展认识不够深入,对现实的复杂性、改革开放的艰巨性缺乏思想和心理准备,对当前的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共产主义实现的艰巨性的认识不清,对信息社会的工具理性盲目追随,对数字时代的器物垄断盲目崇拜,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价值取向有所抬头,个人理想信念单级化,社会理想信念冷漠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容易

9、出现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人生信仰多样化、人生目的庸俗化现象,导致少数大学生出现了一方面充分享用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另一方面又无法形成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认同现象,只关注个人理想信念的规划与设计,忽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的趋近同一,从而个人的低层理想信念与社会主导理想信念不断分离,出现了少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模糊现象。(二)独生子女效应独生子女效应使得少数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道德品质不牢。当代大学生是承前继后的一代,成长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大发展、社会大繁荣时期,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这一特征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少数大学生的独生子女效应。由于是独生子女,基于

10、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尊老爱幼思想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家庭中往往居于核心地位,养尊处优,得到父母及长辈的怜爱,更有甚者是溺爱,传统美德的爱幼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尊老在无形中有所淡化、边缘化。在爱幼之风日涨而尊老之风愈弱的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正日益失去自己成长的合理空间:由于家庭的过分怜爱、溺爱,他们如何知道“孝”“忠”“爱”,如何学习从被爱到去爱的转变,如何学会并主动承继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美德?由于在自己的生活空间、成长历程中都只是独生一人,他们如何体验集体,如何学会集体生活的共享、互助、协作,如何感受家庭之外的社会群体,如何领悟集体主义精神,如何突破家庭这一狭窄领域的局限而树立集体理念、民族理念

11、、国家理念?同时,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社会逐渐走向老龄化,人口老龄化趋向间接地对当代大学生的独生子女效应起了推波助澜作用,整个家庭对大学生的过高期望及过度资源倾斜,愈益剥夺了当代大学生合理正常地感受社会生活的机会,愈益构筑起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温室空间”,因而使得少数大学生愈益滋长了弱苗的品性而失却了自身独立品格,在此过程中,少数大学生日益丧失着艰苦奋斗精神、忧患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大学生的优良品格是他们确立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的前提,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才具有确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信念的主体依据和人格基础,才具备追求和奉献于共产主义的可能。(三)马克思

12、主义理论水平欠佳大学生政治方向的明确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来源于他们的正确理论认知和自觉理论践履,由于少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导致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对“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认识,在主观上缺乏理论正确性,存在着认识上的思想困惑,无法自觉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少数大学生在学习中未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未能较好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乏力,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对自己的思想武装。在实际生活中,少数大学生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中产生的一些消极现象,面对社会转型期体制不完善所导致的一些负面效应

13、,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逐渐消解了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不能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不到共产主义实现过程中的终极性及阶段性相统一的特性,对世情、国情、党情缺乏客观、公正的科学判断,由于自身内在的理论正确性不足,其理想信念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四)理想信念结构失衡 理想信念结构失衡使得少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情意支撑不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切实指导和事实规约,即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自为状态。大学生理想信念实现自为状态,不仅在生命需要上自为,更要在生活需要上自为,不仅在感

14、性层面上自为地思考,更要在理性层面上自为地思考。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结构失衡导致此种自为无法实现。理想信念作为一种核心思想意识,它具有自身的意识结构。一般而言,理想信念包含理想信念认知、理想信念情感和理想信念意志三大组成部分,只有当个体理想信念同时具备这三大要素,其理想信念才是完整而稳定的,反之则具有不确定性,变动性和不均衡性。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结构中,理想信念认知处于最低层次,理想信念情感处于中级层次,理想信念意志处于最高层次,理想信念的发生发展亦遵循从理想信念认知,经由理想信念情感而达到理想信念意志的过程。少数大学生理想信念结构失衡,是指一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结构中,三大构成要素未能同

15、时具备,其理想信念仅仅停留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层面上,只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学习,没有培养起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缺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意志,因而往往出现在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上的知行脱节现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合理结构应该是理想信念认知、理想信念情感和理想信念意志的同时皆备和逐次上升,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其根本主要在于树立起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懈追求的恒心,培养起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阶级情感,不断坚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的意志。少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情感性元素和意志性元素比较薄弱,导致了理想信念的不确定性,反复性、变动性和不稳定性,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现象。三、民

16、办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新载体之探索 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载体承载教育的信息,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在基于上文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和理想信念教育困境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民办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一)优化课堂载体课堂集教育、管理、服务、传道、授业、解惑多种功能于一体,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正规的载体。在课堂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应与“三观”教育、国情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1、与“三观”教育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明确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用正确的人生观去思考和对待人生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2、与国情教育相结合。加强国情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必须把握我国的国情现状,使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了解时代的需要,树立坚定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