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工艺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4714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施工组织设计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施工组织设计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施工组织设计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施工组织设计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工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工艺一、建筑内通信管网的施工1.一般规定1.竖井、引上管、走线槽、楼层配线箱、过路(盒)箱应设置在建筑物内公共部位。多层及中高层(建筑物竖井)的上升管、楼层配线箱宜采用预埋形式。2.桥架、走线槽规格、型号和上升管的管材、管径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3.线缆进楼管以地下方式引入时,预埋管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4.户每户水平配线管的数量、管材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直线段敷设时,每隔30m 应加装一只过路箱(盒)。5.配线管弯曲敷设时,每段长度应不大于15m,每段暗管的弯曲次数不应超过两次,且不应形成“S弯。配线管曲率半径应大于管外径的6倍,大口径预埋管及厚壁配线管的曲率半径应大于管外

2、径的10倍。6.预埋暗管应避免穿越建筑物的沉降缝和伸缩缝。7.通信设备及线路不应与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线合用同一竖井。8.在暗配管内进行线缆敷设前,应按照设计规定检查管径、管位及管内引线。2.线缆桥架和线槽安装1.桥架、线槽安装的最低高度宜高出地坪2,200mm 以上。线槽、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30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宜小于100mm。2.金属桥架、线槽水平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支架或吊架:1.桥架接头处;2.直线段每间隔1.5m2m 处;3.距桥架终端0.5m 处;4.转弯处。3.桥架、线槽垂直安装时,固定点直线距离不大于2m;固定点距终端及进出箱(盒)处不大于300m;安

3、装时应做到垂直、排列整齐和紧贴墙体。4.线槽不得在穿越楼板或墙体处进行连接。3.楼层配线箱及信息配线箱1.信息配线箱的安装高度,箱体底边距地坪不小于0.3m。2.信息插座的盒体安装高度,在卫生间的盒体底边距地坪1.0m1.3m,在其余部位安装时均距地坪0.3m。3.进入楼层配线箱、过路箱的管口应伸入箱内10mm15mm。4.楼层配线箱安装高度以箱体底边距地坪宜为1.3m。5.楼层配线箱、过路箱(盒)分壁嵌式和明装挂墙式两种形式,安装方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楼层配线箱、信息配线箱、过路箱(盒)应具有良好的防潮、防尘功能及锁定装置。施工后应确保防潮、防尘、锁定功能良好。6.楼层配线箱内各通信运营

4、商的光分路器安装位置及编漆箱号等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7.内暗配管应汇聚到信息配线箱,信息点设置的位置及数量、管材等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8.引入信息配线箱内的电源线外护套不得有破损,金属导体不得外露,插座和电源线应固定在箱内,金属箱体接地必须良好可靠。二、中心机房内设备安装1.光纤配线架(箱、柜)的安装1.开箱检验,核对配件应齐全,光纤配线架(箱、柜)(简称ODF)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设计图纸或产品说明书装配。2.按照设计图纸确定共享ODF和各通信运营商ODF的安装位置,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确定位置安装。3.安装ODF,并检查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3mm,校正后拧紧安装固定螺栓。

5、4.按照设计规定,核对各通信运营商的光分路器安装位置,并做好标识。5.ODF接地装置应与中心机房的等电位接地端连接,接地线的数量、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机架安装1.机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2.安装机架防震底座,划线定位,预埋膨胀螺栓,并调平、对齐。3.机架就位应符合如下要求:1.按照设计指定的共享机架和各通信运营商机架位置安装,按机架及子框的序号进行排列,通信运营商不得随意确定安装位置;2.机架安装在防震底座上,调整水平后,拧紧所有螺栓将其预固定;3.机架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4.安装架顶支撑,对机架进行抗震加固,螺栓必须全部紧固;5.机架线缆敷设后,进行机架门板、侧板安装;6.各

6、通信运营商机架安装时间不同步时,首次进场的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分配的位置,在机房内标清各通信运营商机架或子框的安装位置。3.电源安装1.小区中心机房接入市电应安装计量表、熔断器、防雷等装置,用电量应符合设计规定。2.电源线缆的敷设应采用穿线管、桥架、线槽明敷,但不得直接敷设在地坪上,每路电源线中间不得有接头。五、室外光缆交接箱的安装1.室外落地光缆交接箱的型号、规格及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室外落地光缆交接箱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如遇到地下障碍物或其他原因,必须调整光缆交接箱安装位置时,必须征得设计同意方可施工。3.室外落地光缆交接箱基础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土层应压实,混凝土底座埋

7、深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2).混凝土级配比应按设计规定,混凝土浇注应高出路面标高100mm,粉刷抹面应均匀、不空鼓、表面光滑平整,倒角线平直;(3).预埋钢管规格、数量、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弯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直径,钢管敷设前应做防锈处理,进入交接箱底座的预埋管管口应排列整齐,高低一致,钢管之间间距为10mm;(4).所有的预埋铁件应经过热浸锌防锈处理,预埋位置正确,安装必须牢固,预埋铁件安装后应保持水平,水平偏差不大于3mm;4.室外光缆交接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箱体安装必须在混凝土底座的养护期满72h之后方可进行;(2).在光缆交接箱与混凝土底座之间应铺防水橡胶垫;

8、在紧固底座螺栓时,应垫橡皮垫圈,箱体安装应牢固,垂直偏差应不大于3mm;(3).光缆交接箱内部配件的安装固定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所有光适配器的跳接一侧应盖上防尘帽;(4).接地导线采用截面积为16mm2 的导线,应按照设计要求连接到交接箱的接地排上,确保连接可靠有效;(5).光缆交接箱安装完毕后,应清理施工留在箱内的杂物,并应封堵孔洞进行防水、防潮处理。六、光缆相关1.光缆敷设1.核对光缆的型号、规格、芯数,敷设光缆的管孔位置及光缆段长配盘应符合设计要求。2.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规定,牵引力应小于光缆允许拉力的80%,不宜超过1,500N。管道光缆的一次牵引长度不宜超过1,0

9、00m。3.敷设后光缆应平直、无扭曲、无明显刮痕和损伤,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4.敷设后的光缆应保持自然状态,不得拉紧受力。5.在人(手)孔内光缆暴露部分应用塑料软管保护,并扎紧,靠人孔壁固定在电缆搁架上。6.每条光缆在人孔两侧近管口处各挂一块光缆标志牌。手孔内挂一块光缆标志牌。光缆标志牌应选用防水、防霉材料制作。光缆标志牌应标明光缆名称、规格、容量、施工单位、施工日期。7.光缆敷设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敷设过程中光缆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2.固定后光缆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0倍。8.管道的管孔及子管应用设计规定的器材封堵。2.光缆接续1.光缆的接续内容包括

10、光纤接续、光纤成端接续、金属护层、加强芯连接固定和接续衰减测量。2.光缆在人孔内接续时,应预留4m6m 接续长度;光缆在终端箱接续时,应预留1m3m 接续长度。3.光缆接续宜采用熔接法。单模光纤接续双向衰耗平均值应不大于0.08dB,单向最大值应不大于0.10dB;带状光纤双向衰耗平均值应不大于0.2dB,单向最大值不大于0.25dB。光缆可采用机械或热熔接方式接续,当采用机械接续时,单芯光纤接续双向平均衰减值应不大于0.15dB/芯点。3.光纤接续.1)光纤接续应连续作业,以确保接续质量;2)熔接法接续完成后应采用热塑加强护套保护;3)光纤全部接续完成后应根据光缆接头盒的不同结构,将余纤盘在

11、光纤盘内,盘绕方向应一致;4)光纤盘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0.0mm。七、建筑内通信线缆施工1.一般规定1.内布线可布放电话线、五类及以上非屏蔽对绞电缆,具体应符合设计要求。2.线缆的敷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3.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破损的材料。4.自机房至信息插座的非屏蔽对绞电缆不得有接头。5.线缆敷设后应有余留约为0.3m。6.非屏蔽对绞电缆敷设后的最小曲率半径不得小于对绞电缆外径的8倍。7.非屏蔽对绞电缆敷设长度应控制在90m 以内。8.非屏蔽对绞电缆最大拉力为110N。无论是单根或多根对绞电缆敷设时

12、,其拉力应控制在78.4N 以内。2.非屏蔽对绞电缆敷设1.敷设线槽内的非屏蔽对绞电缆应平直不交叉,每隔1.5m进行绑扎固定。2.非屏蔽对绞电缆的终端连接模块应按T568A(图9.2.2-1)或T568B(图9.2.2-2)方式端接,在同一内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但设计规定的除外。3.非屏蔽对绞电缆与RJ45模块连接前芯线余留长度应符合图9.2.3的要求。端接时导线不应交叉,电缆导线在尾部套管留长应为14mm1mm;若用交叉式端接时,与簧片端接的导线跨越其他导线的地方离护套不应超过4mm。4.在非屏蔽对绞电缆的端接处应做明晰、准确、永久的标识。5.非屏蔽对绞电缆施工完毕,需进行测试,确保质

13、量合格。3.万兆铜缆施工规范由于万兆以太网10GBase-T对于外部噪音干扰非常敏感,因此对于非屏蔽的Cat.6A布线系统现场施工应小心谨慎,除了线缆拉力及弯曲半径之外,尤其是要注意线缆捆扎以及线缆管理。7.3.1捆扎捆扎会影响性能,如果需要捆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用线缆魔术粘带(尼龙扎带或毛粘带)捆绑电缆束,使得线缆束保持最大的弯曲半径至配线架后端打线位置。避免配线架后端理线和捆扎成直角,避免只注重美观度而不重视线缆物理特性的严重错误的施工方式。2.由于综合外部串扰(PSANEXT)只发生在同一捆线内部,因此同一捆线线缆数量越少,综合外部串扰(PSANEXT)越小,同一捆线Cat 6A类

14、双绞线数量最理想不超过12根,一般最多不能超过24根。3.线缆捆扎的时候尽量宽松,最好在线缆捆扎处放置一块保护垫。4.大多数的ANEXT发生在离测试端头20米位置处,实验室内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当测试距离超过20米以后,ANEXT对于整个PSNEXT事实上没有任何影响,除非两条线缆整个链路完全平行。鉴于此,机柜内配线架上跳线的管理和捆扎方式将会对整个链路的ANEXT产生重要影响。跳线捆扎越紧,ANEXT耦合越大。5.了解线路拓朴结构对于测试ANEXT非常有帮助,鉴于此,在布线施工时应对线缆捆扎进行编号并标识。7.3.2线缆弯曲半径1. C6A线缆弯曲半径随着安装过程中(拉伸载荷)和安装后的情况而变

15、化。依据ANSI/TIA/EIA-568-C.1,4对UTP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当在无负荷的情况下四倍于其外径(弯曲半径不小于5cm)。当C6A线缆安装于电信间、水平电缆管理和存储时,应确保电缆穿放整齐,采用标准线夹按出线顺序进行布放,线缆在长距离布放时不交叠,而弯曲半径要求需满足ANSI/TIA/EIA-568-C.1要求。7.3.3管道填充率1.由于直径和硬度的增加,6A类线缆应以更少数量线缆的线缆束在管道中穿放。同时由于更大的盘绕直径要求,线缆束尺寸也受到限制。线缆束可使用少量润滑剂帮助润滑进入管道以减少摩擦影响,穿放时避免尖锐边缘以防止线缆护套磨损。2.在过线位置建议采用更大尺寸的过线盒,提供线缆额外的空间。考虑线缆需要改变走线方向,过线盒内应考虑大约15cm的弯曲半径空间,T型桥架进入过线盒连接处应设置保护套管。3.由于C6A线缆直径较大,管道填充率有所降低,如表所示,管道填充率比较:电气金属管道常用尺寸C6 UTP铜缆按40%填充率(条)C6A UTP铜缆按40%填充率 (条)C6 FTP铜缆按40%填充率 (条)(假设外径=6.35mm)(假设外径=8.99mm)(假设外径=7.37mm)20mm42 3 25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