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综合布线及楼宇监控 系统工程 设计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47105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楼综合布线及楼宇监控 系统工程 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楼综合布线及楼宇监控 系统工程 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楼综合布线及楼宇监控 系统工程 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楼综合布线及楼宇监控 系统工程 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楼综合布线及楼宇监控 系统工程 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楼综合布线及楼宇监控 系统工程 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楼综合布线及楼宇监控 系统工程 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设计说明书(2014 /2015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 :网络与综合布线 题 目 :6号教学楼综合布线及楼宇监控系统工程 设计3层至5层子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 电气六班 学生姓名 : 学 号 : 110062614 指导教师 : 刘增环、高敬格等 设计周数 : 2周 设计成绩 : 2015年 01月 3日目 录课题任务书1一、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21.1设计的目的及意义2 1.2 设计的主要任务2 1.3设计的技术要求2二、工程概括2三、设计需求3四、设计方案44.1方案的预期目标44.2方案说明4五、具体设计45.1工作区子系统45.2水平子系统55.3线缆长度65.4计算订

2、购电缆箱数75.5建筑物线缆敷设方式75.6管理子系统75.7直干线子系统75.8备间在系统75.9相关设备选择7六、实际要求8七、大楼综合布线工程估算10八、参考文献10九、课程设计及试验心得体会11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1.1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对网络与综合布线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了解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步骤、方法及过程,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局域网组网技术。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熟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需要提交的技术文档的要求,学会书写和绘制网络拓扑图、综合布线逻辑图、信息点分布表等文档,掌握设备材料的预算方法及工程费用

3、计算方法,学会查阅有关专业技术资料及设计手册,提高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并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1.2 设计的主要任务根据6号教学楼中3层至5层各房间的具体结构,依据机电学院的使用要求,对各子系统进行设计。确定每个房间信息口的数量、类型和位置,依据设定的信息点的数目,计算出所用线缆数量,估算本部分的工程造价,绘制出相关图纸。利用实验室的现有设备进行系统的模拟实验。对课程设计进行总结,撰写课程设计报告。1.3设计的技术要求(1)设计应符合EIA/TIA-568民用建筑线缆标准和ISO/IEO11801国际标准;(2)整个网络规划应符合实际情况,拓扑结构合理、科学、具有先进技术;(3)缆线的路由和敷

4、设方式应满足规范和实际需要的要求;(4)与其他各子系统的连接要合理;(5)根据各个房间的功能,分别考虑信息点的 富裕量;(6)利用组态软件绘制信息点和照明的布局,并对照明状态进行监控;(7)课程设计报告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楚、数据完整、结论明确。二、工程概括 6号教学楼4层有七个语音室,其他均为上课教室。根据建筑物布局结构以及干线子系统设计方案,楼层配线间选在既靠近建筑楼入口又接近外墙的位置,这样方便于设备间相关大型设备的搬入,也有利于建筑物干线与外网的连接。所以选02房间作为配线间建筑面积900计算机中心设在一层.三、 设计需求3-5层各12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设双孔信息插座一个,分别

5、支持话音和数据。3层共计13个数据点13个话音点,4层25个数据点25个话音点,5层共计13个数据点13个话音点,总计数据点51个,话音点51个,数据水平系统使用5类非屏蔽对绞线,话音水平系统使用3类非屏蔽对绞线,数据垂直主干系统采用光纤,话音垂直主干系统采用3类50对大对数电缆。四、 设计方案4.1方案的预期目标 1符合最新国际标准ISOIEC11801和ANSI EIATIA568标准,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2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信,话音通信和图像传递。3除去固定与建筑物内的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将来发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扩

6、展进去。4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及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或数据终端设备。5能够支持100MHZ的传输带宽,可支持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网,ATM,ISDN等网络及应用。4.2方案说明 整个布线系统由工作区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构成。以下按各子系统分别进行说明,在本方案中分别进行说明,在本方案中充分考虑了布线系统的高度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及可扩充性和安全性。五、 具体设计5.1工作区子系统 包括所有用户实际使用区域,共设数据点13个,话音点13个。为满足办公环境信息高速传输具体情况,数据点采用5类非屏蔽信息模块,话音点采用3类非屏蔽信息模块,使

7、用国标双口防尘墙上型插座面板,1 配线子系统应用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之楼层配线设备FD的水平电缆楼层配线设备FD,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CP点任选的功能,如图下图,配线子系统在工程设计中内容最多,也较为复杂,因为它具有永久特性,所以做的原则考虑发展和陈余。 FD CP90米设备缆线水平电缆信息插座跳线 2 在楼层内按办公区域设置区域配线箱CP,CP箱的位置确定依照楼层任选。3 CP箱安装为吊顶内吊装,根据环境的不同,也可以有不同安装方法。4 信息插座安装为墙上暗埋式安装,根据环境的不同,也可以有不同安装方法。5 墙上型暗埋盒距地面高度按标准应为30CM,地面出线盒及分线盒规格为284M

8、M284MM95MM,材料为铝合金,厚度2.5MM,出线盒内可安装两个RJ45模块和两个单相电源插座。6 数据点话音点在每层分布如下表: 信息点设计表格 楼层数据点话音点3类非屏蔽5类跳线(条)RJ45插座(个) 5类 3类防尘墙盒面板(个)3F1313131313134F2525252525255F131313131313合计5151515151515.2水平子系统 拓扑结构及线缆路由水平布线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是以FD为主节点,各种通信引出端(信息插座)为从节点,FD 与TO之间采用独立的线路相互连接,形成以FD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星型线路网状态。其优点是线路长度较短,有利于保证传

9、输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及便于维护使用并很好解决了它对应用的开放性 。典型的水平子系统布线和工作区终端设备的连接如下图示:图2典型的水平子系统布线和工作区终端设备的连接示意 本系统设计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分别以4层楼层配线架为中心结点,以各楼层工作区(各个房间)内信息插座为从节点,在楼层配线架(FD )与信息点(TO)之间采用独立的线路相互连接。 线缆路由:根据楼层具体结构,布线路由设计为水平线缆从楼层配线架(FD )引出,经楼道然后引入各房间,端接到信息插座(TO)上。水平子系统是由建筑物个管理间至各工作区之间的电缆构成。为了满足搞建筑率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选用5类非屏蔽4对对交线,话音传输使用3类

10、非屏蔽4对对绞线。水平布线子系统缆线长度在90M以内。电缆可选用普通的综合布线铜芯对绞电缆,在一定的环境区域中,必要时应选用阻燃、低烟、低毒电缆。息插座应采用8位模块通用插座,或光缆插座。线设备交叉连接的跳线应选用综合布线专用的插座软跳线,在电话应用时也可选用双芯跳线或3类1对电缆。条4对对绞电缆应全部固定终接在1个信息插座上,不允许将1条4对对绞电缆终接在2个或2个以上信息插座上。 5.3线缆长度水平布线子系统线缆长度的确定应根据布线的具体方法和走向,先确定距离交换间最远和最近的信息插座的连接电缆走线距离,然后计算平均电缆长度和电缆平均走线长度,从而算出每个楼层用线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平均

11、电缆长度=最远与最近两根电缆路由的总长度/2电缆平均走线长度=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电缆长度的10%)+ 端接容差6m(可变)每个楼层用线量C可按下式计算:C=0.55*(F+N)+6*n (m)式中: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交换间的距离N为最近信息插座离交换间的距离n为每楼层信息插座数量先计算3层线缆长度:3层最近信息点位于设备间旁边,距离楼层配线架9m,即N=9m,最远信息点是312教室,距离楼层配线架82m,即F=82,而n=9,则C=0.55*(9+82)+6*13=729(m)四层有七个教室是语音室,每个语音室有七个信息点,相比三层而言,语音室使用线缆长度比不是语音室所使用的线缆长15m,所以四层的线缆长度等于729+(15*7)=834m五层和三层设计一样即五层所需线缆长度是729m5.4计算订购电缆箱数发货时电缆是以箱为单位计算的,因此当计算出需要的电缆长度(多少米)后,应将其转换为电缆箱数 。电缆箱数的计算方法为线缆长度每箱线缆长度 每层所需线缆箱数:三层:729305=2.4 向上取整即三层所需线缆箱数为三箱四层:834305=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