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调研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2046345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调研报告一、“十五”期间我州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现状财政平均收益率是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地方财政收入占地方gdp的比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它能粗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gdp的真实性。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中文叫国内生产总值。它代表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增加值的总和。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经常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增长速度。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评价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富裕程度。财政收入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证经济学角度分析,

2、在一个长时期内,财政收入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长,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高低与财政收入的增长高低大体上应呈正比例关系。当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财政平均收益率将会提高,当财政收入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财政平均收益率将会降低。一般来讲,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应逐步提高。我州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情况。20XX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亿元,五年增长6xxxx,年均增长,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xxxx、2xxxx和1xxxx,三次产业构成比从“九五”末期的40:16:44调整为“十五”末期的34:26:40,实现人均gdp达897xxxx人

3、民币,年均增长;gdp总量在全省十七个州市中排序第12位,与省内八个民族自治州对比,我州gdp总量排序第5位;20XX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年均增长,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十七个州市中排序第14位,与省内八个民族自治州对比排序第6位;财政收入结构调整取得进展。20XX年我州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亿元,税收收入100xxxx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亿元,税收收入1147xxxx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税收收入1803xxxx元,实现了第一产业低税负,第二产业高税负,第三产业中税负的健康格局。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更加合理,高税负的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税收负担率较高,受国家

4、取消农特税和农业税等因素的制约,使gdp增长速度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随之降低。若扣除取消“两税”的影响因素,20XX年我州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应在至之间。对我州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基本判断。财政平均收益率,即地方财政收入占地方gdp的比重,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一般来讲,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应逐步提高。有资料表明,发达国家财政平均收益率的一般在405xxxx左右,个别国家如北欧发达国家瑞典,它的财政平均收益率高达6xxxx,发展中国家一般为203xxxx左右,世界平均水平为3xxxx左右;我国在1xxxx1xxxx之间,云南省保持在10-1xxxx

5、左右,这些平均水平是财政与经济基本处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区间,是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界定的主要依据是:国际上发展中国家一般水平在左右。税费改革后,我国财政收入统计范围与国际发展中国家相同,理论上讲,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应与发展中国家持平。我们利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参照国内外一些重要的经验数据,界定出在以速度型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运行条件下,我州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合理值应为51xxxx之间,而我州目前的财政平均收益率却只有,无论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对比,财政收入状况与gdp的比例严重不合理,揭示了我州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经济运行质量不佳,政府宏观调控力量不足,与全国、全省整体发展态势

6、相偏离,形势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二、影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因素分析影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直接因素是财政收入与gdp增长速度快慢的对比。一个时期内,如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就呈明显下降趋势;如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就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二者同步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会保持稳步增长。我州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之所以呈下降趋势,是因为在促进gdp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力量对比中,促进gdp增长的因素力量长期大于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力量。财税体制改革促使gdp增长速度快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国家

7、取消农特税和农业税后,纳税范围基本上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的税种较少、税负较轻,造成我州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20XX年我州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因取消“两税”共计减收 亿元,比上年下降,而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两税”取消后,我州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财政收入的主要由农业四税转变为以旅游、边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产生的营业税等工商各税。除思小公路、景洪电站等一些大项目相继建设对我州财政能有较大贡献以外,财源建设后劲严重不足,在同一时期内,全州有5xxxx左右的gdp不提供财政收入,他们主要集中在第一、三产业。对gdp贡献率较大的加工工业税负较低,对gdp贡献率较小的原材料、

8、采掘工业税负较高。(二)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不相称,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单位gdp创造的财税收入低。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提高,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经济运行质量降低,经济效益下降,财政收入也相应减少。20XX-20XX年,我州gdp每增长10xxxx,财政收入增长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xxxx左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xxxx左右,如果我州经济运行质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XX年财政收入可达8亿元左右,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xxxx左右,比实际水平高六个百分点。我州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不相称,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第一产业大而不强,产业优势不明显,农产品附加值低,加之,国家调整农业税收政策,在全国

9、范围内减免农业税,影响了我州税收的增长,但是,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却在不断地增长,也就是说,作为我州财政收入主要的农业税没有了,全州的财政收入比原来减少了,但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不断增长又促进了我州gdp的增长,这种一退一进,使我州财政收入与gdp的比重降低。我州是农业州,在农业产业不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的情况下,这种影响是必然的;第二产业基础薄弱,品牌少,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好的工业企业少、小、弱,税源企业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强,对我州财政收入增长的推动力显得尤为偏弱;经济增长需要三架马车拉动:第一是消费,第二是投资,第三是出口。而消费的主战场在第三产业,我州第三产业不发达,促进消费的能力

10、低,长期以来提供的税源散而小,旅游作为服务行业的支撑产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已被大理、丽江等地超越,所提供的税收与“旅游兴州”的定位不相称。固定资产投资质量不高,经济体内的投资效益较低,对财政收入增长的推动力偏弱,导致gdp的增长与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同步。从发展阶段看,我州仍属于西部地区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阶段,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总量小,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正处于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gdp也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是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条件。目前我州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低是特殊经济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我州的g

11、dp增长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成为我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十五”时期,特别是“十五”后期,我州5xxxx以上的gdp来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投资方向看,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的规模相对较大,如:景洪电站、思小公路、小磨公路等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从投资效率上看,我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出比较低。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总值产出的关系看,20XX年全省玉溪市红塔区产出率最高,红塔区每投资xxxx单位的资本可以创造单位的产值,即1,而我州的投资产出比值是1:左右。这种现状大体反映了我州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短期内相对较高,但投资的质量不高、投资创税能力较弱的特征。

12、我州投资产出比值相对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投向基本建设领域的投资规模所占的比重较大,占5xxxx以上,投向生产建设领域,如:投入技术改造、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基本建设投资偏大可以拉动gdp增长速度,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同一时期内,尤其是“十五”期末,由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特别是房地产业投资增长最快,我州的gdp不断攀升,但是,大部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属于基本建设投资,短期内直接创税能力有限,不能也不可能同步产生税收,因此,财政收入的增长相对滞后于gdp的增长,导致这些投资所培植的财源及税收基础并未得到充分的显现,因此,我州同一时期,特别是“十五”时期,

1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较偏低。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但外贸提供的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我州外贸依存度在2xxxx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比例,20XX年对外经济贸易总额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但是,我州的对外贸易大多是过境贸易,贸易额虽大,但我州的外贸企业只是提供过境服务,收取报关费,实际缴纳的税收很少,州内真正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实力弱,创税能力低;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对外开放口岸的基础设施,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外地外商投资我州经济建设,使我州的gdp不断攀升,但是,由此产生的许多税收被向上转移,同时,由于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来自外地外商投资企业虽然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但实际缴纳的税收反而减少,从而造

14、成外资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对gdp贡献较大,而其缴纳的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则较小的局面。其它原因。非税收入挤占财政收入现象比较严重。非税收入包括预算外资金收入、各项收费和基金,它是一种不规范的政府分配行为,是对财政收入的“截流”。“九五”期末全州非税收入达亿元左右,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我州已经取消了10xxxx项收费项目,尽管如此,20XX年我州的非税收入仍然有700xxxx元左右,国家和云南省出台的收费项目,其中绝大部分由非财政部门征收使用,这种现状从体制上阻碍了财政收入增加的可能性;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州国有经济占gdp的比重正逐步缩小,但税收贡献率的下降速度较缓,非国有经济

15、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正在加大,但税收贡献率却提高得不多;部分企业和个人纳税意识不强,税源零星分散,征管难度大,导致税收的“跑冒滴漏”现象仍然存在,税收征管部门的水平有待提高;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后,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个主要税种,中央、省和地方按一定比例分享,而这一比例经过多次调整后,地方所得的比例越来越小,直接拉抵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某些行业有增加值,对gdp贡献很大,但这些行业无税或含税很少,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很小。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增加值及教育、文艺等其它文化产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增加值主要由工资性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构成。上述行业实现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大,但政府财政从中得到的税收却很少。 精品办公范文集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