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2041860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2020年1月14日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2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A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B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C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D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3史

2、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背后昭示的是A“大一统”理念 B天人感应思想 C民本仁政观念 D封建迷信思想4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A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C

3、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5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出身前期中期后期功臣1030功臣子350外戚宗室031掾史文吏082经学之士0110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6“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该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儒学的价值信仰 B成为封建统治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7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

4、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8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9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民本思

5、想D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10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驱动行事。”这表明了A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B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C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11雅典公民要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并懂得驳倒对手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城邦生活,因此学习修辞学和辩论术成为雅典的一股潮流。智者学派的兴起直接迎合这股潮流,因而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可见,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当时( )A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 B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C雅典人崇尚理性精神 D雅典浓郁的文

6、化氛围12习近平在访问希腊时引用希腊文学家卡赞扎基斯的话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追求的理性是A知识与道德B伦理与规范C民主与人权D救世与责任13日内瓦从两方面彻底改革教会组织:一是大大简化教会组织和仪式;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A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的权威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兴起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改革使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领1418世纪末期,欧洲大陆的许多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等都鼓吹自己是国家

7、“第一仆佣”,以此拉拢人心。这反映了A民主政治已普遍建立 B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C君主对法国大革命的认同 D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A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C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16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受到封建伦理道德

8、的约束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17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是其中的一颗行屋。”材料中的“普遍法则”A为资产阶级构建了“理性王国”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D打破了“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181859年,达尔文发表基于“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尽管宗教界不断诋毁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但其学说在西方社会很快被普遍认可并产

9、生深远影响。达尔文学说得以迅速传播的根本因素是A冲击宗教神学的宇宙观世界观 B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C符合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 D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191896年,梁启超提出“今之西学,周秦诸子多能道之”;同时期的谭嗣同也认为“西法之博大精深,周密微至,按之周礼,往往而合”。据此可知,梁、谭二人A借肯定传统文化向顽固派妥协 B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C意在以复古手段谋求社会变革 D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20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

10、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21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A强调普遍平等民权 B极力宣传反清排满主张C主张推翻封建帝制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221914年,面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与国家统一化的观念,陈独秀撰文指出“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这一材料表明陈独秀A倾向于维护无产阶

11、级的利益 B反对专制道路维护共和政体C对民族主义的观念有所反思 D以民主和科学进行启蒙宣传23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24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

12、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25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6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

13、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A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B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 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27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B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28在1950年的扫盲运动中,凉山彝族汉语文扫盲课本第1册中,最初级的笔画练习都是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人民政府”等词汇来进行

14、的,在广州农民速成识字课本第1课 的注音词表中,主要有“中央”“解放”“南昌”“东方”“光明”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A确立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B构建与国家政权对应的意识形态C提高农民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素养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的全新形式29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欧美文学家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表现主义流派由此诞生。这一文学流派A延续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B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C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D描绘了资本主义的理想愿景30法国著名艺术大师雷诺阿:“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绘光。只重艺术的形式,忽视乃至否定艺术的内容。”上述描述是A古典主义绘画 B浪漫主义绘画 C现实主义绘画 D印象主义绘画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文艺复兴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