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实录完美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2040408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稼先》教学实录完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邓稼先》教学实录完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邓稼先》教学实录完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邓稼先》教学实录完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稼先》教学实录完美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邓稼先教学实录邯郸市永安学校 李慧君一、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体会他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2.知识目标: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3.能力目标: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并获得有用信息;组织材料表达观点。【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整体感受法、发现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查阅资料法【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因特网、书籍等查找资料,了解关于邓稼先、杨振宁等科学家的事迹,了解奥本海默的有关情况,准备课上交流使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组视频资料(播放一组

2、视频片断)(1)1860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并烧毁了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2)1937年,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国的热血青年奔赴抗战前线。(3)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4)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5)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2.问题: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些资料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发言:中国曾经有过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但经过中国几代有识之士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如今的中国正在以崭新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3.师:(激情导语)二十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伟大而深刻的时代

3、变迁。这样的时代必然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然而他们当中有些人并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高尚而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邓稼先。(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师:同学们,课文挺长,让我们展开竞赛,快速地、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更好更快!(自由朗读)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激情,一定是被感染、被感动了。请谈一谈你的感想!讨论交流:生1:读此文我非常感动,许多像邓稼先一样的国防科技专家们,为了祖国的强大,心甘情愿地作无名英雄,他们在

4、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他们太伟大了!生2:我觉得像邓稼先这样不计名利、为理想不懈努力的人生才是最辉煌的人生。生3: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的国家拥有许多像邓稼先一样的伟大科学家,我一定要努力的学习,也要争取成为祖国的骄傲!师:我发现几位同学都谈到关于邓稼先的精神令人感动,那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找出一些支持你看法的依据。填空:邓稼先是一个的人。(从文中找出一些依据)讨论交流:生1:邓稼先是一个具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从第五部分的吊古战场文中感受到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工作的环境非常恶劣,他和他的同事们时常面临着死的考验,而邓稼先却毫不退缩

5、,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倾尽全部心血。从这里可以看出邓稼先是一个具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生2:邓稼先是一个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第二部分写邓稼先的生平和功绩,充分说明了他一生为祖国做出的重大贡献。生3:邓稼先是一个能力极强却忠厚朴实的人。在与奥本海默的对比中,突显了他最为可贵的、典型的中国农民的质朴淳厚。他们同样是科学家,都在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成就,而奥本海默居功自傲,邓稼先却质朴亲和。生4:我也填的是邓稼先是一个能力极强的人。课文中写到文革期间他奇迹般地说服工宣队和军宣队并使各派继续工作,这说明他很有领导能力;在遇到技术难关时他缜密计算,勇敢决断,这说明他具有极强的科研攻关能

6、力和决策能力。生5:邓稼先是一个为国家鞠躬尽瘁的人。当核试验出现意外的危险时刻,他说:“我不能走”;当癌症即将夺去他生命的时候,他仍然坚持写关于中华人民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这充分说明他对国家的忠诚,他甘愿为国鞠躬尽瘁。教师总结:邓稼先是一位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科学家。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仰的。(三)深入探究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他领导了美国原子弹的研制;而邓稼先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可以说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可他们两个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读第三部分,体会他们的性格,你觉得哪一种性格更有利于

7、科学的发展与进步?1.利用你手中的资料和阅读课文所获得的信息先在小组中讨论,确立自己的观点。2.再分为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红方:邓稼先的性格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为他踏实肯干,不计名利,更容易专心致志于研究工作,这必定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举例居里夫人、诺贝尔等)蓝方:奥本海默的性格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因为他锋芒毕露,善于发现问题,不畏权威,更容易突破学术的樊篱,获得更高的学术成就!(举例伽利略、爱因斯坦等)教师总结:同学们辩论得很精彩,都表达出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其实,文中把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对比着写,是为了更好的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当然,无论是邓稼先还是奥本海默,他们

8、的成功都有其必然性,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体会感受。(四)拓展练习师:正如我们开始讲课时所说的,二十世纪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邓稼先只是其中之一。他们当中每一位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学们不妨选取其中一位,写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五)作业:总结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总结:1.写成语。2.摘名人名言。3.用一组排比句。4.体会一首歌。5.品味一首诗。6.仿写一个相仿事例。(六)板书设计二、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情感的升华,邓稼先作为顶尖的科学家能具有如此高尚的人格:默

9、默无闻地为国家付出,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名利无求,鞠躬尽瘁。我初读此文时即感慨良多,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在作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很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并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情怀,以改变当今年代里浮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们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格。整个课堂在体会情感的氛围之中进行,但是也相应的缺少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关照。一堂课下来自己感觉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1.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关注的不够多。文中所显示的作者的深厚语文功底应让学生有所体会,并学习其语言的表达。2.对于朗读能力的关注不够。课文虽然长了一些,但是可以选一些语言精彩的段落进行朗读训练,以体会语言,提高语文的朗读能力。3.学

10、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的引导,如果我们只注重课堂的活动而忽略了活动的主体语文知识积累,那么,尽管学生有了思想,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却失去了可以表达它的工具。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达到语文知识教育与思想情感教育的统一。三、案例点评从本课教学案例的设计来看,设计者能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既重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也注意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文的主人公邓稼先是一个“大写的人”,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他对我国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及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他卓越的创造才能、质朴淳厚的人格魅力等,无不放射出灼灼光华。面对这样一篇课文,教案设计者能够把感受、学习邓

11、稼先的崇高品质作为教学重点,体现出注重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意识。同时,教案设计者也注意到根据课文的特点,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课文由六个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是对该部分内容的高度概括,这几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又紧密组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邓稼先的平凡与伟大。只有注重整体感知,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的感染、熏陶,获得更多的启示。另外,注意方法的灵活多样,强调合作探究,也是本教案的特点。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

12、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