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考试主题分析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3780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考试主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申论考试主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申论考试主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申论考试主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申论考试主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考试主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考试主题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申论考试主题分析(源自正灵樊政公考名师团队)樊政:一般地讲,申论考题所给定的材料会围绕一个特定主题。然后将围绕该主题所涉及到的一个或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作为背景材料,列举在考题的第二部分之中。第三部分“作答要求”的考题也会围绕这个申论主题进行考核。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中关于申论考试的内容: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

2、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

3、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樊政:值得注意的是,各类申论考纲中经常提到的“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申

4、论作答不可能仅仅是考生在考场上对给定材料的思考结果,而是考生要根据自身已经具备了的,对党和政府相关政策以及主题所对应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认识进行系统综合思考的结果。樊政:这里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重要现象:我们申论作答中写道的任何内容都不应该是考生在考场上临时创意出来的!因为申论考的主题都是我们工作中最常见的焦点问题、重点问题,都是我们成千上万的决策者、理论工作者、各层执行者以及新闻工作者天天反复研究和实践的问题。大家试想:这成千上万的专业人士想不到的内容,让考生在考场上区区150分钟内突然创意出来,这可能么?就算某位奇才、天才、超人真的创意出一个从来没有人想到过的、正确的创意,试问判卷老师能有水

5、平认识到这位奇才、天才、超人的正确性么?换句话说,申论答题时所用到的所有内容都应该是能从我们的备考积累中找到的。因为申论主题都是我们工作中的焦点问题、重点问题,而且一般都是我们已经有了正确的可行性对策的问题。也就是说,考生对试卷中给定主题所对应的党和政府相关政策以及主题所对应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认识水平是决定考生申论成绩的关键。樊政:那么,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最有可能成为申论主题呢?我们先强调一下:并不是说越是主流媒体报道、探讨的社会热点,就越容易成为申论考试的主题。从出题者的角度分析,申论主题应该是便于测查区分考生实际水平的内容,说详细一些应该是行政行为具有主体性、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6、下面我们从人才测评的角度为大家尽量简明地进行一下讲解,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笔者曾经写作过的这方面的探讨文章。樊政:首先,申论主题应该具有行政行为的主体能动性。因为申论考试是测评一名考生是否具备作为一名合格公务员的基本素质,所以申论主题应该具备行政行为的主体性。我们举一个反面的例子。比如,近年来离婚率逐年上升这一社会现象相对来讲就不大适合作为申论主题。这一社会现象到底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还是当前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个别人思想意识比较浮躁的一种表现呢?这是至少几十年以后才能下结论的。而现在政府部门不应该用过多的行政行为去干涉、约束这种现象。我们既不应该如同几十年前婚姻法刚刚颁布之初那样去倡导离

7、婚自由,也不应过多的限制人们享有这种权利的自由。也就是说,对于“离婚率逐年上升”的问题,行政行为的主体性被淡化了,使其不适宜作为申论考试的主题。樊政:第二,申论主题其内容应该具有人才测评的可操作性。有一些问题尽管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但是其所对应的解决办法、社会意义、形成原因等内容已为大家所普遍熟知,人才测评的可操作性也就被弱化了。比如纠正交通违章,其意义大家普遍清晰认同,其对策(加大执法力度)大家所普遍熟知。这样其潜在的测评操作性相对较小,也就不非常适宜做申论主题了。樊政:第三,申论主题是应该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过分不具有普遍性的考题,不适于在统一考试中作为申论考题。比如说防止股市大

8、起大落、做好期货市场管理等等这样的金融问题,由于其专业性过强,对考生测查就缺乏普遍性了。再比如到目前为止,中央和各种地方申论考试还没有用外交问题作为申论主题的先例。原因很简单,外交战线有其特殊性,与我们国内的一社会问题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不大具备作为申论主题的普遍性特征。关于申论考试主题作为人才测评的合理性、科学性的探讨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简单地说,申论考试主题应该是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同时又应该是我们政府行政行为的工作重点、难点。申论考试主题应该具有热点、重点、焦点、难点的特征。申论主题具有其多样性和无限性。因为社会问题是无限的,看待社会问题的角度更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申论主题可以从各式各样

9、的角度去考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但另一方面申论主题如果严格地说也是比较有限的。同时具备既是社会热点又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难点特征的社会问题并不是绝对无限的。因为我们工作中的重点不能过分分散。否则“重点”也就谈不上是重点了。所谓申论考试主题“撞车”现象是相当多的。这说明了申论考试主题具有其有限性。例如,“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这一主题表面看似比较冷偏。2007年10月13日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是围绕“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问题进行的。而实际上这一主题与江西省2004年申论主题内容非常接近。在例如申论考试涉及频率最高的生态环境问题,仅从2007年初到2010年夏,国考和省、直辖市地方申论考试中被多反复涉

10、及20余次。这里还未提及数以千计的地、市级公务员考试和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申论考试以及选调生申论考试中涉及到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申论考试。江西省2007年1月28日申论考试以生态安全为主题;山西省2007年5月13日申论考试的主题涉及了生态环境的内容。天津2007年11月4日申论考试的主题是围绕生态文明展开的。2007年12月9号进行的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围绕的是生态环境问题水电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2010年11月29日进行的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围绕的有是生态环境问题海洋生态环境。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2005年、2007年、2009年三年的国考申论都是围绕“三农”

11、问题的。也就是说从2005年起,每间隔一年国考围绕一次“三农”问题。而2008年、2010年的国考申论都是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期间也是间隔了一年。我们拭目以待这种有趣的现象是否会在过考申论中继续下去。樊政:再举一个例子,2008年的国考中的第二题实际上考察的是对移民问题的对策问题。在考察考生怒江水电站建设这一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关系问题上就涉及到了移民安置问题。移民安置问题也完全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申论主题。其问题特点、解决方式(比如提高补偿标准、通过安置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手段保证移民安置的科学性等)与2007年国考中的失地农民补偿问题非常近似。这种主题材料中某一重要组成部分相互接近、相互联系

12、的情况就不可胜数了。由于申论考试的主题必然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我国当前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申论主题都是在同样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人文背景之下的主题。当我们对足够多的申论考题有了充分的了解、分析、思考之后,就发现所有问题都是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关键是我们要对足够多的典型性基本申论主题有所了解,要对其相关的问题特点、原因、对策、意义、背景、关键问题等等有所了解、有所思考、有所分析。樊政:申论主题是可以灵活构架、衍生组合的,但这都是对基本问题的构架和衍生。申论主题是有其共通性的;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是有其关联性的。不夸张地讲,每一次申

13、论考试的考题都是这一观点的例证。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熟悉带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申论主题。这是一定要做的一件备考工作。构架衍生的申论主题可以说是无限的,我们要在这浩如烟海的问题中抓住重点,各个突破。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经过认真比较、筛选,将申论主题分做了四大类型。1、 环境资源与产业升级2、 “三农”问题3、 打造服务型政府4、 社会建设看到这里可能会有考生产生疑问:第一部分为什么叫“资源环境与产业升级”呢?这还是由于申论主题的关联性。樊政:请大家试想: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较少、环境问题较大的国家。环境的破坏,包括水资源、海洋资源等等,最主要的产生原因还是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产业模

14、式。确保环境安全,最首要的任务是加速促进产业升级。资源问题也是一样。“煤荒”、“电荒”、“油荒”都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那保证能源安全首要的对策是什么?还是要尽快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改变粗放式的产业模式,加速促进产业升级。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看做一类申论主题进行备考。可以说近三年来,无论是国考还是地方考试,资源环境与产业升级是最常见的申论主题。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首要的对策都会是促进产业升级。那么,促进产业升级最首要的对策是什么呢?促进产业升级我们最主要的对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打造创新经济。那么,打造创新经济的首要工作或者说是首要

15、对策又是什么呢?打造创新经济首先是要坚决打击盗版侵权、假冒伪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良性市场竞争环境。只有在制假售假、盗版侵权等行为被坚决遏制,市场竞争良性、健康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可能会积极投入创新。在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通常也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获得发展。那么,对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制假售假,我们首要的工作是什么呢?有的人会说是建立健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醒大家,这不是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制假售假的首要对策。为什么呢?樊政:因为我国已经不是处于改革开放之初了,现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已经相对健全。很多申论问题的首要对策已经不是立法问题,而是执法问题。而且立法也不是公务员的行政工作内容,这主

16、要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范畴。如果真有某个主题单纯是立法层面的问题,其在申论考试中出现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至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侵权的主要对策,应该是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市场长效监管机制,为知识产权持有人提供更好的便捷服务。其实大家应该可以发现,申论问题实际上都是有一定关联性的。保护知识产权问题说到这里,重点已经是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已经是另一个申论大的主题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内容了。而且,“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是食品安全、整治污染、交通管理、药品安全、打击商业贿赂等申论问题的主要对策之一。所以说申论主题是有很强的关联性的。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尽量注意融会贯通,加深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