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仪规章制度

上传人:zejun11****63.com 文档编号:122029238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礼仪规章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中国古代的礼仪规章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中国古代的礼仪规章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中国古代的礼仪规章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中国古代的礼仪规章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礼仪规章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礼仪规章制度(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特不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难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直到近代以后,礼仪的范畴才逐渐缩小,现在则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本章所述礼仪制度,差不多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概念,依照“吉、嘉、宾、军、凶”五礼,分门不类地加以介绍,但对有些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删节或压缩。 礼仪

2、的起源,能够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应当讲,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荀子讲过,“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荀子礼论)。礼仪制度正是为着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郭沫若讲:“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从考古资料来看,在辽宁喀左发觉的距今五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有大型的祭坛、神庙、积石冢等,是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的场所;有裸体怀孕的妇女陶塑像,可能是受先民膜拜的生育女神。更早的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人

3、面虫身图像,墓葬中死者头颅西向而卧,也都透露出远古时代礼仪制度的若干信息。在古代文献方面,有“自伏牺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的讲法。(1)实际上,礼仪制度的演变进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真正比较完备、系统的是西周的礼制。周往常的礼仪制度,由于材料匮乏,文献不足,差不多难以详考了。 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以后二千多年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因此被称为“礼经”。今天,要研究探讨古代要紧适用于贵族的礼制,“三礼”仍然是最重要的书。尽管对它们的思想倾向评价不同,它们的论述中有许多只是出于后世儒家的理想,

4、但它们在文化史上依旧有一定参考价值和阻碍的。 长期以来,由于礼学家们各宗不同的学术派不,对古代文献各有不同的理解,加之历代当权派出于各自不同的政治需要、文化背景,他们制定的礼仪制度常有前后矛盾抵触的情况。本章尽可能避开枯燥的论证和繁琐的考据,尽量少介入各家的争吵,而把重点放在礼制的沿革演变上。至于五礼以下的节目分类,大体依照清代学者秦蕙田五礼通考的编排。 作者:初初一2007-11-30 09:37 回复此发言 2回复: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第一节吉礼 吉礼是五礼之冠,要紧是对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礼。礼记祭统讲:“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按照周礼春官大宗伯的讲法,吉礼用以“事邦国之鬼神示(只)

5、”,是祝祈福祥之礼。要紧内容有: 祀昊天上帝; 祀日月星辰; 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上是祭天神。 祭社稷、五帝、五岳; 祭山林川泽; 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以上是祭地只。 祫祭先王、先祖; 禘祭先王、先祖; 春祠、夏禴(礿)、秋尝、冬烝,享祭先王、先祖;以上是祭人鬼。 后代从这三类祭祀中又衍生出许多项目,那个地点列为天、地、宗庙、其他四类,分不加以介绍。 一、祀天 古文献记载,虞舜、夏禹时已有祭天的典礼,称为“类”。在殷商甲骨文中,天神是“帝”,或称“上帝”,他是自然和下国的主宰,他的周围还有日、月、风、雨等作为臣工使者。祭祀上帝要杀死或烧死俘虏和牲畜,作为祭品,耗费大量的财宝。到了周代

6、,“天”的观念逐渐代替了殷人所讲的“上帝”、“帝”。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又有了“天子”的称谓。周王是作为天帝之子在人间统治人民的,他也要象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天帝。祀天确实是对天帝的侍奉、享献的仪式。殷周以来,对天帝的称呼也日趋繁化,名目错出,有:帝、上帝、天、皇天、昊天、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维皇上帝,等等,指的差不多上有意志的人格化的神。 天本来只有一个,然而到了汉代谶纬之书风行以后,便出现了“六天”之讲。据讲,天上的紫微宫是天帝之室,北辰(北极星)名耀魄宝,即为天帝,一名“太一”,是“天神之最尊贵者”。(2)在太微宫中,则有五个星位,即为五方天帝。五帝是“五行精气之神”,人间的帝王和朝代确

7、实是五帝轮流所感应而生的,因此也称为“感生帝”,如尧是赤帝所感生,舜是黄帝所感生,禹是白帝所感生,汤是黑帝所感生,周文王是苍帝所感生。帝王祭天因此要祭祀与自己一朝相应的天帝。五行、五方帝又与五方、五色、四季、五人神、五人帝等一一相配,构成了我国古代祭天大典的差不多网络。 1.圜丘祀天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进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因此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

8、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确实是燔燎,也叫“禋(y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同意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

9、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秦代祭天的有关资料甚少,只明白有三年一郊之礼。秦以冬十月为岁首,郊祀就在十月进行。 汉高祖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负责。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轮一遍。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在长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第一个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这是汉代南郊祭天之始。后汉在洛阳城南建圜丘,坛分上下两层

10、,上层为天地之位,下层分设五帝之位,坛外有两重围墙,叫做“壝(Wi)”。 作者:初初一2007-11-30 10:02 回复此发言 3回复: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南北朝时郊祀制度也有一些变革。一是少数民族政权祭天虽采汉制,但常有民族传统礼仪掺入。二是梁代南北郊祭天地社稷、宗庙,都不用牺牲,而用果蔬,据讲是“无益至诚,有累冥道”。(隋书礼仪志)三是圜丘坛外建筑屋宇,作为更衣、憩息之所。旧制全用临时性的帷帐,南齐武帝永明二年(483年)始用瓦屋。 隋唐圜丘制度与东汉相似。隋代将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只、神州社稷、宗庙定为大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为中祀,祭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等定为小祀

11、。唐代祀天一年四次。 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后,要在皇城门楼上进行特赦仪式,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灵宫祖宗神像前行“恭谢礼”。 辽代祭天礼与祭山礼同时进行,在祭祀契丹族先祖所居住的木叶山(今辽宁西北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交汇处)时,设天神、地只之位。金初每年五月初五、七月十五、九月九日行拜天礼。金世宗大定后才有较完备的南郊圜丘祀天之礼。 元初有蒙古民族的拜天礼。宪宗时曾在日月山拜天,且合祭昊天后土。元世祖忽必烈至元时才在大都(今北京)丽正门东南七里处建祭天台。成宗大德时建圜丘,南郊祀天。 洪武十年(1377年),改变圜丘礼制,定每年孟春正月合祀天地于南郊,建大祀殿,以圜形大屋覆盖祭坛。明成祖迁都北京后,

12、在正阳门南按南京规制营建大祀殿,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改变天地合祀制度,在大祀殿之南另建圜丘。 清代差不多沿袭明制。世祖(顺治)定都北京后即恢复修建正阳门南天坛各种配套建筑,后经乾隆时改修,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天坛古建筑群。它包括圜丘、大享殿、皇穹宇、皇极殿、斋宫、井亭、宰牲亭等。清人祭天除采纳汉制外,还保留了本民族入关前“谒庙”之礼,入关后改称“祭堂子”。 2.祈谷、大雩(y)与明堂 (1)祈谷礼记月令讲:“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郑玄认为,这确实是“上辛郊祭天”,即正月的第一个辛日在南郊祭天。信从郑讲者就以这一天为郊祀日。两汉迄于魏晋

13、,多于正月南郊祭天,确实是将圜丘、祈谷混为一谈。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确认祈谷与祀天是两回事,但实际上并没有加以区分。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及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所定礼制都有祈谷礼,仪式与圜丘祀天大致相同。明初无祈谷之祭,嘉靖十年(1531年),定孟春上辛在大祀殿行祈谷礼。后祈谷之祭改在惊蛰之日进行,礼仪规格略小于大祀,不设从祀坛位,不行燔柴。清祈谷礼仿明制,乾隆时,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以合祈谷之义。 (2)大雩是求雨之祭,在无风旱灾难发生时是例行之祭,于仲夏进行;在大旱发生时则不管夏秋,随时进行。隋唐时,孟夏之月在圜丘行雩礼,如遇旱灾,则另有祈太庙、祈太社、祈五岳山川海渎于

14、北郊等祭礼。如久雨,则禜祭于国门。宋代,例行的雩祭在圜丘之左雩坛进行,遇干旱不有祈雨、祷雨种种祭仪。金、元无雩礼,遇干旱祷雨于宗庙、社稷,或在北郊望祭岳镇海渎。明嘉靖时在圜丘坛外泰元门东侧建雩坛,行大雪礼。清代在圜匠雩祀祷雨。乾隆后设例行的常雩之祭,遇干旱则大雩行礼。常雩初在立夏,嘉庆后改在立夏后择吉日进行。 (3)明堂礼记月令讲它是季秋之月大享天帝的地点,大享是报答天帝的恩佑,把收获的新谷及牲畜进献给天帝。一讲明堂是祭祀祖宗或者是天子布政的地点;也有人认为明堂、太庙、灵台、辟雍、路寝等差不多上一回事,名异而实同。 汉代始建明堂的是武帝。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在长安城南建筑了明堂、辟雍等。

15、那个建筑遗址差不多发掘,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西汉末年礼学家对明堂的认识。由于对明堂制度争议太大,南北朝时明堂祭祀就各行其是了;而隋朝直到灭亡都没有就明堂的构建争吵出个结果来。唐代武则天掌权后在东都洛阳毁乾元殿兴建明堂,垂拱四年(688年)建成,是一个三层的圆亭形建筑,武后下令改称“万象神宫”,多次在那个地点进行祭祀天地的典礼。几年后一场大火烧掉了神宫,武后又下令重建,号称“通天宫”。建成后,武后改元“万岁通天”,以示庆贺。武氏进行大享礼,受群臣朝贺,并于四时孟月及季夏行告朔之礼。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也在明堂行大享礼,合祭天地;次年返西京,才改为季秋在圜丘大享行礼。玄宗开元时,东都明堂恢复乾元殿旧名,并拆除上层,缩小规模。玄宗到洛阳,常于元旦、冬至在此殿受朝贺。北宋仁宗时以大庆殿为明堂。南宋初明堂祭祀规模较小,只祭天地祖宗四位,绍兴四年(1134年)起才逐渐增设从祀神位;十年(1140年)制定明堂仪注,大致同郊祀礼。明初无明堂之制,季秋大享礼在南郊大祀殿进行。嘉靖时始议明堂之礼,先将原来的道士之宫元极宝殿充作明堂,行大享之礼;后又在大祀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