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旅游的理论实践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2670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旅游的理论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低碳旅游的理论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低碳旅游的理论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低碳旅游的理论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低碳旅游的理论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碳旅游的理论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旅游的理论实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碳旅游的理论与实践【摘要】:气候变化已经延伸出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命题。低碳经济因其所赋予的重要政治意义及其特殊的技术经济属性,而受到学术界与决策者们的普遍关注。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旅游学科研究的交叉性与应用性,如何与最新的应用型理论研究接轨,以直是旅游学科研究创新关注的着力点之一。本文尝试将低碳经济的理论嫁接于旅游系统内部的运行规律之中,试图寻求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旅游发展规划与管理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依据。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理论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但两者都没能在能源要素与交通组合的变革方面寻求一条发展新路,在实践层面出现了诸多局限

2、。本文基于技术经济的视角,在生态文明、低碳经济以及旅游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搭建起低碳旅游的理论框架,并尝试将其付之于实践。本文各章的研究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为绪论部分,指出本文研究的问题、目标以及研究方案。本文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旅游部门职责为起点,以旅游发展方式内部要素组合变化的规律为主线,以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理论的创新为要求,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即基于技术经济的视角,构建一种更加符合人类文明理性的旅游发展模式,用于指导旅游发展实践。第2章为文献综述部分。该部分内容就目前国外内低碳旅游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碳排放的评估与相关减排对策与理论两个方面,以定量

3、研究为主,注重实证分析,但理论体系的研究相对缺乏;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文献众多,但研究成果层次不高,大多数都是简单的描述性概念讨论,缺乏实证案例分析,尚未形成有关低碳旅游科学的理论体系。第3章为理论基础部分。该部分就低碳旅游所涉及的三大核心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其中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低碳旅游方式建构的伦理导向;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低碳旅游实现的技术原理;旅游系统理论作为旅游科学研究分析的基础理论,是进行低碳旅游方式建构的系统支撑。第4章为论文的核心理论部分之一,即回答“什么是低碳旅游”这一核心命题。该部分就低碳旅游概念的来源、主要内涵、基本特征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

4、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的旅游响应模式,是生态文明价值的旅游实现,是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其具有低碳性与经济性、技术性与创新性、普遍性与实践性等特征。第5章为低碳旅游实施的框架,即低碳旅游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度。该部分主要解决“为什么要发展低碳旅游”以及“如何发展低碳旅游”这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指出低碳旅游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提高旅游发展综合效益、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低碳旅游技术、旅游行为模式以及“碳汇”旅游资源是影响低碳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旅游发展主体的角度,建设低碳旅游目的地,营销低碳旅游产品,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实现低碳旅游发展的主要路径。第6章是城市低碳旅游发展的

5、实践分析。该部分就上海构建都市型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实践进行了分析,指出上海建设都市型低碳旅游目的地是实现上海旅游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上海建设都市低碳旅游目的地,必须建立在对上海旅游业碳排放水平的科学认知之上,必须制定相关的评估指标,推出都市低碳发展的行动导则,建构都市低碳旅游发展的合力机制,要以示范区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展开,并针对不同的片区特征,确定合适的示范领域。对崇明进行低碳旅游岛的建设示范是实现都市型低碳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一步。第7章为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实践分析。该部分以湖北省大冶市保安湖地区作为案例,就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模式、实现路径以及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湿地公园是实现

6、保安湖地区发展的重要模式,塑造高质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培育乡村低碳休闲产业集聚区,实行严格的旅游发展负面效应管制,是实现碳保安湖乡村低碳旅游发展的主要路径。第8章为西部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的规划实践。该部分以新疆沙雅县为案例,就西部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沙雅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区位的边际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等特征,但同时又具有独特组合的原生碳汇资源以及多彩的民族社会文化底蕴,是政府战略决策的重要区域,沙雅县的低碳旅游发展要以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为主线,通过建立低碳旅游消费市场,促进相关产业与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来加以实现。第9章是对中国低碳旅游发展

7、战略的探讨。该部分从中国低碳旅游发展的背景、发展的意义以及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具备发展低碳旅游的良好政治环境与政策背景,具有地方与旅游各界的积极响应热情。中国应该从战略性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个层面,加快制定低碳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低碳旅游发展的合力机制,通过示范区的形式,推进低碳旅游的发展实践。第10章为结论部分。该部分就全文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同时就论文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旅游 可持续旅游 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F592;F205【目录】: 摘要6-8

8、ABSTRACT8-16第1章 绪论16-261.1 命题提出16-211.1.1 缓解气候变化是旅游部门的重大职责16-181.1.2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发展方式亟待转型18-191.1.3 生态文明呼唤旅游发展新思维19-211.2 研究目标21-221.2.1 揭示低碳旅游的科学内涵211.2.2 建构低碳旅游的科学规范21-221.2.3 探索低碳旅游的实践经验221.3 研究方案22-261.3.1 研究思路22-241.3.2 研究方法24-251.3.3 内容模块25-26第2章 文献回顾26-502.1 国外研究动向26-442.1.1 研究发展历程26-292.1.2 研究

9、内容分析29-432.1.3 主要研究进展43-442.2 国内研究态势44-492.2.1 研究成长过程44-462.2.2 主要研究方向46-492.2.3 问题与不足492.3 研究趋势展望49-502.3.1 深化对低碳旅游概念的研究492.3.2 加强与实践案例的有效结合492.3.3 重视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分析49-50第3章 低碳旅游的理论基础50-773.1 生态文明理论50-553.1.1 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50-523.1.2 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52-543.1.3 生态文明的旅游指向54-553.2 低碳经济理论55-713.2.1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55-573.2.2

10、低碳经济的科学机理57-643.2.3 低碳经济的实践方式64-713.3 旅游系统理论71-773.3.1 旅游系统要素的组成71-743.3.2 旅游系统的运行流转74-763.3.3 低碳旅游系统的建构76-77第4章 低碳旅游的诠释77-864.1 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77-804.1.1 低碳旅游概念的来源77-784.1.2 低碳旅游概念的界定78-794.1.3 低碳旅游的核心要素79-804.2 低碳旅游内涵的解读80-844.2.1 低碳旅游:低碳经济的旅游响应模式80-814.2.2 低碳旅游:生态文明价值的旅游实现81-824.2.3 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新路径82-

11、844.3 低碳旅游的基本特征84-864.3.1 低碳性与经济性844.3.2 技术性与创新性84-854.3.3 普遍性与实践性85-86第5章 低碳旅游实施的理论框架86-1115.1 低碳旅游实施的目标86-885.1.1 缓解全球气候变化865.1.2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86-875.1.3 提高旅游发展质量87-885.2 低碳旅游实施的影响要素88-1055.2.1 低碳旅游技术88-1005.2.2 旅游行为模式100-1045.2.3 碳汇旅游资源104-1055.3 低碳旅游实施的路径105-1115.3.1 建设低碳旅游目的地105-1075.3.2 营销低碳旅游产品107

12、-1085.3.3 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108-111第6章 大都市型低碳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实践分析111-1436.1 上海都市低碳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111-1156.1.1 全球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导向111-1126.1.2 中国旅游城市发展的低碳指向112-1136.1.3 上海城市发展实践的低碳行动113-1156.2 上海都市低碳旅游发展的战略设计115-1276.2.1 都市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内涵115-1186.2.2 上海都市旅游业碳排放的现状评估118-1216.2.3 上海都市低碳旅游发展的战略方案121-1276.3 崇明低碳旅游岛建设的实践示范127-1436.3.1 崇明

13、低碳旅游岛建设的条件诊断127-1316.3.2 崇明岛旅游业发展的碳源调查131-1386.3.3 崇明低碳旅游岛建设的行动方案138-143第7章 乡村低碳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规划实践143-1627.1 案例区的典型特征143-1477.1.1 生态环境面临恶化144-1457.1.2 旅游发展刚刚起步145-1467.1.3 旅游民生诉求强烈146-1477.2 低碳旅游实施的条件147-1507.2.1 次生碳汇的本底环境147-1487.2.2 区域转型发展的机遇148-1507.2.3 低碳产业要素的支撑1507.3 低碳旅游的实施方案150-1627.3.1 低碳旅游实施的模式15

14、0-1557.3.2 低碳旅游实施的路径155-1607.3.3 低碳旅游实施的措施160-162第8章 西部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的规划实践162-1758.1 案例区的典型特征162-1658.1.1 区位条件的边际性162-1638.1.2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163-1648.1.3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164-1658.2 低碳旅游实施的条件165-1688.2.1 原生碳汇的独特景观165-1678.2.2 多彩的社会文化图景1678.2.3 政府的战略决策指向167-1688.3 低碳旅游实施的策略168-1758.3.1 重点培育原生碳汇旅游产品168-1728.3.2 着力构建低碳旅游产业

15、体系172-1738.3.3 高度关注生态环境脆弱性173-175第9章 中国发展低碳旅游的战略分析175-1859.1 中国发展低碳旅游的背景175-1799.1.1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规划175-1769.1.2 加快旅游发展的国家战略行动176-1779.1.3 倡导低碳发展的旅游各界响应177-1799.2 中国发展低碳旅游的现实意义179-1829.2.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79-1809.2.2 加快发展方式转型180-1819.2.3 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181-1829.3 中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182-1859.3.1 互动发展:加快凝聚低碳旅游发展的合力机制182-1839.3.2 规范发展:尽快推出低碳旅游发展的行动导则183-1849.3.3 示范发展:创建低碳旅游目的地示范区184-185第10章 结论与展望185-19310.1 主要结论185-19110.2 研究展望191-193附录193-201参考文献201-213后记213-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