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与现代艺术设计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2589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学说与现代艺术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道家学说与现代艺术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道家学说与现代艺术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道家学说与现代艺术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道家学说与现代艺术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家学说与现代艺术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学说与现代艺术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家学说与现代艺术设计田颖拓(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道家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人们每提及道家,则必说到“老庄”。老子是道家的宗师,又被后来的道教奉为教主;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载体,到了唐朝,因为李世民要和老子攀本家祖宗,就大力提倡道教,老子被称为道德经;到了唐玄宗时,庄子也被称为南华经,成了道教的必读经文。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庄子一书也不过三十三篇,有人说,它们是一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告诉我们许多法则。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庄,近代以来,许多外国人,包括近如日本、韩国,远如欧、美,乃至于大洋洲的人,也都喜欢研究起老庄来了。那

2、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足鼎立之一足的道家哲学,对艺术设计有没有影响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道家哲学对艺术设计的深刻影响。 老庄哲学思想成了“包豪斯”的必修课 我们知道,德国的包豪斯(BAUHAUS)是迄今为止,最受推崇和肯定的艺术与设计教育典范。全世界对包豪斯的设计理论和艺术教育方法都赞不绝口,我们的艺术家、设计师和艺术设计教育家经常提到包豪斯的理论和方法。虽然两起三落的包豪斯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成为历史,但我们仍然不厌其烦地进行着深入的研究,总想从中找寻到对我们今天的现代设计和艺术教育,有某种指导意义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当然,这是一种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艺术的态度,因为毛泽东同志在

3、谈到古今中外文化发展时,就提出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正确观点。但是,我们还不知道,包豪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中国的老庄学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应用到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去。 包豪斯的创办者兼校长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在包豪斯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在格罗庇乌斯最早聘任的形式大师中,有一个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就是瑞士画家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英国人弗兰克惠特福德(FRANK WHITFORD)在他的包豪斯一书中,对约翰伊顿作了这样的评价:“尽管他肯定不是最优秀的艺术家。他有一些奇异的信仰,是一位异常明智的教师,也是圣人和吹牛大王

4、的古怪混合体。据他后来的同事罗塔施赖尔(LOTHAR SCHREYER)说,伊顿心理很有数,在艺术教育领域里,他的见解是具有国际意义的事件。” 伊顿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师,他的主要成就是,设计并推出了包豪斯的初步课程。这个初步课程的首要目的在于,把每个学生内心沉睡着的创造潜能解放出来。这个建议被格罗庇乌斯采纳,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先学习六个月的初步课程,此后才能获准去作坊做进一步修习。伊顿独立负责这个初步课程,对选录修课的学生负有很大的责任,因而也就对包豪斯本身负有很大的责任。 约翰伊顿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其教育实践中,引进了老庄的哲学思想和道教的气功修炼。约翰伊顿给学生讲中国

5、的老庄哲学,经常引用老子“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类的话。要求学生在做专业训练之前,先要磨练自己的身体和意志,辅助手段是躯体拉伸、呼吸控制、沉思冥想。约翰伊顿要求学生学习画中国山水画,让学生画山、画水、画树,要求学生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观察与诠释世界。上人体绘画课时,约翰伊顿也大胆引进老庄的哲学思想,他不要求解剖学意义上的准确无误,而要求学生独出心裁地发掘与诠释模特摆出来的各种姿势。约翰伊顿还经常引用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帮助学生掌握建筑空间理论。伊顿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分为倾向精神表现者、倾向理性结构者、倾

6、向真实再现者三种类型,分别加以不同的指导。这明显源于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思想。 老庄哲学思想能够给艺术设计以巨大启发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对道家的学说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说老庄哲学无所不包,这并非把老庄的哲学与东方的神秘学扯到一块。老庄讲顺应自然,这是老庄最大的“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这个道理。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这是易学“阴阳消长”的基本观念,也正是道家的基本哲学思想。应用这个哲学思想,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如果讲阴阳太抽象,太“玄学”,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下自然界。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

7、,走到中午,也就是“如日中天”,最圆、最热的时候,但是再走,就是“夕阳西下”,再下去,就是“月淡星稀”。月亮也是这样,初七、初八左右是上弦月,然后是十五月满,接下去是二十三,二十四下弦月。所以古人讲“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把这种自然现象说得明明白白。 拿老庄的哲学思想解释一下艺术与设计上的“主义”之争,流派之争,就可以很清楚地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现代主义反古典主义,由繁琐装饰到无装饰,最后把艺术推到裸体和空白。古典主义建筑艺术一直充斥着隐喻、典故和神话传说,建造者刻意追求石头的象征意义,在墙面上刻下神话中的人物、繁琐的花

8、纹,还要加上金碧辉煌的装饰物。现代主义对此深恶痛绝,他们反对装饰的口号是:少就是多。革命者剥夺了建筑身上漂亮的衣服,让它们裸露出身体,它的皮肤或光滑或粗糙,但这是本真的,在他们看来应该赞美。因此,存在主义大师阿伯特加缪参观伊夫克莱因在伊丽丝克莱尔画廊的实验装置展览后,写下了一句日后传诵一时的名言:“唯其空空,最富力量。”事实上,这种极端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如果我们在艺术与科技之间找到一个比较适中的方法,那不是使两者都达到理想的解决了吗?这不是折中主义,是一种老庄式的“法天地,法自然”。格罗庇乌斯在包豪斯就一再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其实也是老庄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故道

9、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被西方许多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认为是“最大的人本思想”和“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筑空间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同时人、建筑与环境,也就是古人经常讲的天、地、人三者之间,要有一种十分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天、地、人”三者并排共列,而人在其中。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最讲究“人道”,人文的精神最为浓厚,人道的价值最被看重。易经系辞上有“参赞天地之化育”,正是人道价值之所在。人类因天地间种种现象变化所做的因应与开创,就叫做“参赞”。这是人类的伟大,所以老子将人和天地并举,称为“天、地、人”三

10、才。老子说,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有四种东西是最主要,最关键性的,而人的价值占了其中之一。宇宙中何以人能与“道大、天大、地大”同列为四大之一呢?这是因为人类的聪明才智,能够 “参赞天地之化育”,克服自然界对人存在的不利因素,用技术的、艺术的等等手段,于天地间上演着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 所以,我们从事任何活动,譬如我们设计一个房屋,就要考虑怎么让使用者舒适、便捷、安全、满意;设计一件家具,也要充分考虑使用它的人是否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方便地使用。有着良好的使用功能还不算尽善尽美,还要使人的视觉感到美好。南北朝时,宋人谢灵运在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里说:“天下良晨、美景、赏心、乐事,四事难并。

11、”唐朝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说:“四美具,二难并。”可见,想做到以人为本是很难的,但是艺术家与设计师应该努力争取做到。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外国同行设计的商品为用户想得十分周全,几乎达到极至,其实这就是老庄道家学说的体现。总之,不能忘记把人放在第一位。因为它和天、地、还有老子说的道并列为四大。 既然人的地位有这么重要,这么特殊,老子便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效法大地,跟大地学习。易经坤第二说:“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大地驮载万物,替我们承担着一切,包括我们的罪过,为我们生长着一切,而大地竟无怨言。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非常强调效法大地

12、这种大公无私、无所不包的伟大精神,告诫人们:“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今天提倡环境保护,讲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其实都是老庄几千年前的观点。大地依法于天,这里的“天”,是天文学上的天体之天,它不是抽象的概念。易经乾第一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宇宙生成了地球,地球养育了我们,人欲效法大地,就应该如易经乾第一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是天地的运行转动,永远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分一秒绝不偷懒,时时刻刻向前开创,永远生机勃勃,这才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行”。地依法

13、于天,天则要效法道,以道为其运行的依归。“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我们生活的宇宙空间,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它不需要去效法谁,学习谁,只能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 老子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西方艺术家与设计师认为,这是建筑空间与建筑结构之间最明白无误的辩证解释。由建筑材料围起来的空间,是人们使用的有效空间,而墙壁、门窗则是次要的。庄子说:“人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是这个意思。我们知道建筑可以供我们起居使用,于是就用巨大的投资和许多的材料建造它,但是我们不知道,人们所

14、利用的恰恰是我们没有任何财物投入的那部分空间。这种说法不但对建筑师研究建筑空间很有用,对于所有艺术家和设计师都非常有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古代制造大木车的车毂,它的中心支点只是一个小圆孔。由这个中心小圆孔向外周延,共有三十根支柱辐辏,外包一个大圆圈,便构成一个内外圆圈的大车轮。由此而能担当任重道远的负载,旋转不休而到达目的地。以这种三十辐辏合而构成一个大车的轮子来讲,你能说哪一根支柱才是车轮负荷的重点吗?每一根都很重要,也都不重要。它们是平均负力,根根都发挥了它的伟大功能而完成转轮的效用。但支持全体共力的中心点,却是中心空无一物的小圆孔。它既不偏向支持任何一根支柱,也不做任

15、何一根支柱的固定方向。因此才能活用不息,永无止境。“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埏埴是陶土,可以制作陶器,制作时必须把泥土作成一个防范内外渗漏的周延外形,使它中间空空如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需要用它的时候,随意装载盛满,达到效果。“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户是门,牖是窗。要建造一间巨大的房屋,必须要开辟门窗,以便光线空气的流通,才能使人胸襟开阔,内外畅达而无阻碍。这就是“明白四达,能无为乎”。最后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解此理,把它用于我们的艺术设计创作,不是使我们更能创作出合乎人性,贴近自然的作品吗? 老庄的哲学思想,不仅对建筑的艺术设计、环境的艺术设计有着极大的指导作

16、用,推而广之,对一切现代艺术设计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也是西方艺术家与设计师对老庄哲学百学不厌的原因。 老庄哲学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台湾学者南怀谨对中国的儒、道、释三家,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老庄学说是一个思想体系,不是一种技巧秘籍。它不能教我们设计技巧,却可以指导我们进行艺术创造。 老庄把天地视为大宇宙,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