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绿** 文档编号:12202471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州二中高2020级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存。第卷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属于北半球、东半球B. 甲地附近有巴拿马运河C. 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D. 乙地东临太平洋,西邻大西洋2. 飞机

2、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A.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B.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 一直向西D. 先向北,后向南【答案】1. C 2. B【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涉及到知识点主要是地球上最短距离以及世界地理概况,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1题详解】甲乙两点都在北半球,但甲位于非洲红海沿岸,东半球,乙位于中美洲,西半球;甲地附近是苏伊士运河,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乙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东邻大西洋,西邻太平洋,结合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题详解】图中极圈内主要为海洋,为北冰洋,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甲、乙两点位于20N附近,飞机从甲

3、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后向西南(球面上最近的距离是过两点的大圆)。【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地球上最短航线,两点最短距离为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大圆包括赤道、经线圈和晨昏线圈,如果两点在上述三个大圆上,按照上述三个圆的轨迹选择劣弧就是最短距离。如果两点不在上述三个大圆上,在北半球航线要先向(西或东)北飞,达到航线的纬度最高点再向(西或东)南飞,南半球相反。下图为我国南方局部区域地形图,图中河谷低地是当地耕地的主要分布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 该地区近期拟设立一个建制镇,应选择在哪个村落A. 甲B. 乙C. 丙D. 丁4.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甲、乙、丙、丁四村落的产业发展比

4、较合理的是A. 甲村发展水稻种植业B. 乙村发展水果种植业C. 丙村修建梯田种植小麦D. 丁村发展户外攀岩运动【答案】3. B 4. 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的判读,学生要能够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并能够根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发展条件。【3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丙、丁三村落坡度较陡,且甲、丁远离河流,水源短缺,不利于建设大型聚落;乙地势平坦,处于河流的交汇处,利于聚落发展,所以选择B项。【4题详解】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甲远离河流,地势较陡,不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A错误;乙村地势平坦,处于河流的交汇处,发展粮食种植业,B错误;丙村地势较陡,且为石灰岩地区,容易渗漏,不

5、能修建梯田种植小麦,C错误;丁村靠近陡崖,可以发展户外攀岩运动,D对。【点睛】重点读懂地形图,熟悉影响农业发展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强度受纬度高低、大气透明度、地形地势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该地可能位于A. 阴山山区B. 长白山区C. 横断山区D. 天山山区6. 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A. 2月1日 晴天B. 4月1日 晴天C. 9月14日 多云D. 12月1日 多云【答案】5. D 6. C【解析】【5题详解】各地太阳辐射强度在地方时12时最强,该地在北京时间14时时,太阳辐射最强,可判断与北京时间相比晚2个小时,故经度是90E,可

6、能位于天山山区。D正确,阴山山区、长白山区和横断山区的经度值都大于90,ABC错误。故选D。【6题详解】该日的太阳辐射实际数值小于理论数值,天气状况可能是多云,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A、B错。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当天的昼长约11.5小时,接近昼夜平分,说明接近二分日,日期可能是9月14日,C正确,D错误。故选C。7.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位于北半球B. 冬季盛行西南风C. 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D. 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答案】D【解析】【详解】图中乙河自自西北流向东南,根据河

7、谷东西向剖面图,河流东岸岸侵蚀,西岸堆积,说明受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即该图位于南半球,A错误。冬季受南半球盛行西风带影响,盛行西北风,B错误。沿岸属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寒流经过,C错误。结合指向标,Q湖北侧等深线密集,说明北侧坡度陡,深度变化大于南部,D正确。故选D。位于河南省贾湖遗址(33.5N)中发现贾湖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原始“圭表”,观测正午日影。下图示意该原始“圭表”使用原理(图中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的日影末端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贾湖先人利用骨笛和叉形器观测时,应将 ()A. 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东端B. 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

8、西端C. 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D. 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北端9. 当贾湖先人进行农作物春播时,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 ()A. 、之间,正在向处移动时B. 、之间,正在向处移动时C. 、之间,正在向处移动时D. 、之间,正在向处移动时【答案】8. C 9. C【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对物体影子长短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子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物体影子越长。【8题详解】河南贾湖遗址(33.5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正午日影朝正北,因此木桩应按南北方向对位,叉形器位于南端,以根据北侧的影子长短来判断季节变化,故选C。【9题详解】由图知为该地

9、日影最长日,太阳高度最小,为冬至,为日影最短日,太阳高度最大,为夏至,为春秋分。清明节气一般出现在4月5日前后,故日影应位于、之间,正在向处移动,选C。下左图示意M地的地理位置,右图是12月22日在M地海边拍摄的风光照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图示时刻太阳所处方位是( )A. 东南B. 东北C. 西南D. 西北11.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 )A. 12月21日18时10分B. 12月22日7时20分C. 12月22日16时40分D. 12月23日5时50分【答案】10. A 11. C【解析】【1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日出方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大陆东部,此时拍摄到太

10、阳位于海平面上,则说明在A地拍摄应该面向东方,这也说明太阳大致在东部,且处于日出时刻;12月22日,除极圈内之外的全球大部分地区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由此判断太阳所在方位为东南,答案选A。【11题详解】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A地位于南半球,所在经度大约位于50W,所以该地在12月22日时,昼长夜短,日出时间应介于0:00-6:00之间;北京时间指120E的地方时,根据两地经度差可求出两地时差为大约为11小时,且北京时间较早,因此可求出此时北京时间大约介于12月22日11:00-17:00之间,最接近的选项是C。点睛:本题以某地的区域图示为背景,以太阳的日出景观为材料考查太阳日出方位的判断和

11、时间的相关计算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总结)日出日落的方位的变化规律:规律一: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规律二: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规律三: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

12、南。第卷12.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某游客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1)说出该游客行进的方向,估算其步行距离及A地到溶洞之间的相对高度。图为游客拍摄的村落照片。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2)推测游客的拍摄地点位于图中B、C、D、E中的哪一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这些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院落形状以四合院为主,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村中

13、道路则依山势修建,虽算不得宽阔,倒也平展。以当地盛产的青石和紫石铺就,寓意“平步青云”、“紫气东来”。(3)分析该村落建筑特色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答案】(1)行进方向:先自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 步行距离:约400600米之间; 相对高度:60100米之间。(2)拍摄点位于D处;D处海拔(大于710m)高于村落最高点(约670m),可俯视拍摄;D处(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位于开阔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由地图中的村落形态可知,D处的拍摄角度恰当;D处与村落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适合拍摄村落全景。(3)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位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

14、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且依阳坡层层抬高,有利于采光通风;石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解析】【详解】(1)图示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根据图示公路延伸形态,游客的行进方向,先自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 从游客中心到A处的图上距离约5厘米,根据图上比例尺,步行距离约在400600米之间。图中等高距是20米,A地海拔650-670米之间,溶洞海拔在730-750之间,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60100米之间。(2)游客照片中,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说明可以俯视拍摄整个村落,拍摄点位于D处。D处海拔大于7

15、10m,高于村落最高点,可俯视拍摄。D处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位于开阔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地图中的村落形态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从D处的拍摄角度,与图示村落形态一致。D处与村落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适合拍摄村落全景。B处海拔较低,看村落形态不是元宝形,B错。C处海拔低,不能俯视全村,C错。E处与村落间有山脊阻挡,E错。(3)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组织紧凑。村落位于华北地区,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利于防寒采光。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依阳坡层层抬高,有利于采光通风。以当地盛产的青石和紫石铺就,石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寓意吉祥。【点睛】图示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图中等高距是20米,A地海拔650-670米之间,溶洞海拔在730-750之间,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是60100米之间。D处海拔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