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2352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对策研究以温岭市中心村建设实践为例要真正实现中国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心村建设是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世界各国在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都非常重视中心村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从事工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从我市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看,作为村庄“小中心”的中心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和人口集聚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形式的城镇无法取代的。如果把所有的农民搬进集镇,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都是极为不利的,也不符合

2、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以温岭市中心村建设的实践为例,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心村建设的概念内涵、现实意义、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作一些必要的探讨。一、中心村建设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一)中心村的理论内涵中心村,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居民点为中心,或具有一定规模、或聚集周围一些弱小村庄后形成的,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且能对周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村庄。中心村的出现,是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理论上,农村中心村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1)从乡村聚落体系看,中心村介于乡(镇)和行政村之间,由一个或

3、若干个行政村联合组成,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行政村的概念,更多的是一个社区的概念,是小型集镇的雏形,起到乡镇副中心的作用;(2)从职能作用看,中心村既要为本村居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还要为周边村庄居民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3)从内部结构看,中心村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公共设施较为齐全的农村社区,每个中心村都有各自清晰的核心和边缘,基本功能齐备。中心村的形成和发展,表面上是传统乡村聚落的重构,本质上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从分散布局走向相对集中的过程。这种集中,不仅带来乡村聚落形态的变化,而且为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了新的途径,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

4、面进步。(二)中心村建设的现实意义中心村建设,不但有利于优化农村劳动生产力的区域空间配置、节约耕地,而且能提高广大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既是实现村民居住集约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战略要求,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进行中心村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为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1、加强中心村建设,是城乡二元结构存在条件下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当前我们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目的在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使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分享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成果

5、,而不是简单地拉平城乡之间各种表面上差别。所以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变农村为城市,而是要以现代农村取代传统农村、以现代农民取代传统农民、以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也就是要着眼于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市场要素、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现阶段,立足农村发展实际,从优化村庄布局入手加强中心村建设,是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着力点。2、加强中心村建设,是顺应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内在要求。特定的乡村聚落方式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土地是

6、乡村居民生存的重要基础,一旦土地产出无法维系村落人口的生存,部分村民就会迁徙异地,开垦荒地并另辟新村,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宏观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推进,乡村工业的兴起、交通设施的发展、城乡联系的加强、交流范围的扩大,农耕不再是生存的唯一手段。一些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较好、观念较为超前的村庄,率先发展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村工业、商贸、服务中心,兼具生产、流通、居住、服务等功能,起着中心村的作用,从而在区域内形成了较强的吸纳能力,吸引周边人口和生产要素等逐步向它集中;另一方面,附近地域空间的村落也逐步向这个中心靠拢,以便共享其相对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从而使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

7、呈现出连片发展态势。工业化社会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的这种规律,为加强中心村建设提供了可能。3、加强中心村建设,是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益的有效途径。发展中心村对于我们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配置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乡村空间的优化整合。尽管强势村庄中心化和弱势村庄边缘化是工业化社会乡村结构演变的必然趋势,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这种自发演变加以引导,任其无序发展将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村庄内部用地结构日趋复杂,不仅制约农村生产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中心村的健康成长。发展中心村就要对传统村落体系和内部空间结构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二是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村庄布局散

8、乱导致耕作、建设和居住用地粗放利用,出现用地严重不足与严重浪费并存的怪现象,不仅难以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效益,而且难以综合治污,致使环境恶化,甚至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还会严重制约机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开展中心村建设可以加快村庄的合理整合、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三是有利于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中集聚。中心村可以凭借其基础设施和产业优势,对人口、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产生巨大的吸引作用,形成聚集效应、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从而使中心村成为地域经济中心。通过发挥中心村生产要素集聚的优势,引导企业、项目进

9、园兴业,加快产业集聚,提升经济实力,为中心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通过发挥中心村生产要素的集聚中心功能,加快发展物流、中介、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中心村的综合服务能力,从而使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四是有利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并且重复建设既带来土地和资金的浪费,也不符合经济集约发展的要求。中心村建设,有利于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建设某些集中区域的水、电、路、通信、广播、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达到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五是有利于

10、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开展中心村建设,不仅可以集中建房,提高住宅的建筑水平和美观程度;也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步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变以邻里和亲缘为纽带的传统人际关系,淡化封闭的小农意识和浓厚的乡土观念,有利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二、温岭中心村建设的实践探索(一)城乡一体规划,积极探索“1+X”中心村发展模式在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温岭充分重视和突出了规划的龙头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构建了“1+X”城乡一体发展模式,确立了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中心镇,中心镇辐射带动中心村,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行政村的发展思路。2001年,温岭市委、市政府对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发展作了重新规划,将原来3个街道、

11、31个镇调整为5个街道、11个镇。5个街道组成中心城区,3个镇为省级中心镇,2个镇为市级中心镇,6个镇为一般城镇。在此基础上对中心村进行重新定位,把中心村定位为在农村地区一定地域范围内,区位优势相对良好,辐射作用相对明显,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较为齐全的村落。在规划确定中心村时,因地制宜分两种情况加以把握:一种是实质上的中心村,即把有可能通过撤并周边行政村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另一种是形态上的中心村。区分不同情况加以确定,即对“一村一品”产业优势比较明显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行政村紧密度较高,人口已经集聚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较为成熟的区域确定为中心村。对

12、近期无法整体搬迁的高山村、海岛村及有文化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在规划上冠之为单列村。对中心城市规划覆盖区及城镇近期发展区域内的行政村,规划上称之为农村社区。根据这个“1+X”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市834个行政村将组建成中心村91个,覆盖周边341个行政村,建成129个农村社区,覆盖464个行政村,保留单列村29个。中心村概念的清晰定位,改变了中心村建设就是行政村简单撤并的传统思想,为中心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规划保障。(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1+X”中心村建设温岭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的

13、工作思路,积极培育“1+X”中心村建设模式,形成了中心村建设的四种类型。一是直接并村型。对比较紧邻的小型行政村(或历史上原本是一个行政村),相互有合并意愿,在充分酝酿、通过群众“公开投票”的基础上,实施行政村撤并组建中心村,将农民逐步集中到规划中心点。如箬横镇浦岙村,由6个小行政村合并而成,现有1402户,常住人口4305人,合并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60万元,并顺利启动了新村建设规划。新河镇新堂、塘前、小岙三个行政村撤并,建立了新的“硐天南村”,新村有人口3148人、耕地1470亩、山林4800多亩,新的中心村将依托“长屿硐天”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开发乡村旅游,实

14、现资源共享。目前温岭市已成功合并了14个行政村,还有几个村也按照这一模式正在酝酿之中。二是社区建设型。此模式形成于城(镇)郊村、土地征迁村、渔区村、移民村等中心村建设,其特点是打破村界、移地联建,村务独立,事务共管,属农村社区。如石塘镇四新社区,4个行政村(新峰、新红、新滨、新进)探索联创联建模式,填海造地10多万平方米,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型渔村社区。目前社区人口达到3600多,党员113人,2006年底设立社区党委,实现了社区事务统一管理,但行政村的经济仍然独立。目前,大溪镇白泥、梅庵等移民新村,人口已初具规模且非常集中,正在积极筹备建设农村新社区。三是功能辐

15、射型。“村庄整治工程”实施五年来,温岭市建成了大量的省、市级示范村,这些示范村已具备中心村的雏形,对周边形成了集聚和辐射效应。如箬横镇贯庄村,原本是小乡的政府所在地,在区域内拥有完全小学、社区医院、合作银行的基础上,近年建成了文化广场、连锁超市、菜市场、工业点、幼儿园等基础设施。由于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吸引了近百户周边村民到贯庄建房居住。贯庄村在设立工业点解决部分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村级自身实力,呈现出较强的辐射、集聚能力,带动了周围五个村5000多人参与产业分工。2007年底建立了贯庄中心村(社区)党委,逐渐吸引周边村庄向中心村集聚。四是设施共享型。即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区域加强基础设

16、施建设,提高共享率,而其他一般行政村原则上保留12个居住点,中心村和各居住点之间以较好的道路相连接,集中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公共设施等,增强中心村的集约、集聚功能。如松门镇大、小交陈两村,2007年初成立管委会,联合建成老年公寓、幼儿园、卫生室、超市、文化娱乐以及海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中心村雏形。(三)多措并举保障中心村建设顺利推进在推进中心村建设过程中,温岭在用地保障、资金筹措、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按照分级配套的原则,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为规划建设中心村构筑坚实的保障平台。一是多举措为中心村建设集约用地。温岭市在对中心村、行政村规划调整时,严格对照已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村庄建设规划图(以下简称“两图”),最大限度确保“两图合一”,避免因“两图分离”而影响中心村规划落地建设。对目前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两图合一”的规划中心村,将在下次修编时坚决予以调整到位。同时,坚持中心村建设规划立足在原有村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