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耕不辍】小升初数学奥数周周练13(无答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201960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耕不辍】小升初数学奥数周周练13(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常耕不辍】小升初数学奥数周周练13(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常耕不辍】小升初数学奥数周周练13(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常耕不辍】小升初数学奥数周周练13(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常耕不辍】小升初数学奥数周周练13(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耕不辍】小升初数学奥数周周练13(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耕不辍】小升初数学奥数周周练13(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奥数周周练系列(13卷)友情提示:1、试题上传时间:每周一上午;2、参考答案上传时间:每周四上午;3、本套试题满分为分,建议答题时间为分钟;4、小升初答疑电话:010-68218051 一、计算题:(每题分,共分)1、()()()、(201.65-20+20)47.50.82.5二、填空题(每题分,共分)、从北京到G城的特别快车在2000年10月前需用12.6小时,后提速20。问:提速后,北京到G城的特别快车需要_小时.、有四个互不相同的自然数,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差是4,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积是奇数,而这四个数的和是最小的两位奇数,则这四个数的乘积是_ 、在序列19752中,自第五个数

2、码开始,每个数码都等于它前面的2个数码之和的个位数。试问,在该序列中,_(填“会”或“不会”)出现数码组1234和3269某商品的编号是一个三位数,先有五个三位数:874,765,123,364,925,其中每一个数字与商品的编号恰好在同一位上有一个相同的数字,问:这个三位数是_、一个整数乘以13后,积的最后三位数是123,那么,这样的整数中最小是_。三、解答题:(1题每题分,10题每题10分,共65分)、甲、乙、丙三所小学学生人数的总和为1999,已知甲校学生人数的2倍、乙校学生人数减3、丙校学生人数加4都是相等的。问:甲、乙、丙各校学生人数是多少?、钟面上3时过几分,时针和分针离“3”的距

3、离相等,并且在“3”的两旁?、已知:S=,求S的整数部分、在运动会上,小赵、小李、小刘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的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王老师猜测:“小赵得金牌;小李不得金牌;小刘不得铜牌。”结果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问:小赵、小李、小刘各得什么牌?、四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从小到大顺次是3的倍数、5的倍数、7的倍数、9的倍数,这四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最小是几?、计算:1234567891011121331211101987654321,求它的前三位数字、下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19种不同的数字,当算式成立时,“中国”这两个汉字所代表的两位数最大是多少?、5个工人加工735个零件,2天加工了135

4、个零件。已知这2天中有1个人因故请假一天。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如果几天后中无人请假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小明爷爷的年龄是一个二位数,将此二位数的数字交换得到的数就是小明爸爸的年龄,又知道他们年龄之差是小明年龄的4倍,求小明的年龄。、两袋什锦糖,甲袋有8千克奶糖和12千克水果糖混合而成,乙袋有15千克奶糖和5千克水果糖混合而成。如果要使混合成21千克的什锦糖中,奶糖和水果糖各占一半,需从甲、乙两袋里分别取出多少千克的什锦糖?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

5、,罗马数字等等。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3).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6、(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也是无限小数。(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7、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二)分数:表示把 “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3).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

8、“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3).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5).加法交换

9、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6).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a+(b+c)(7).减法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a-b=(a+c)-(b+c) ab=(a-c)-(b-c)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a b - c

10、= a - (b + c)(8).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ab = ba(9).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 = a(bc)(10).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 + bc(a - b)c= ac - bc(11).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ab = (ac) ( bc

11、)除法的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ab=(ac)(bc) ab=(ac)(bc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abc = a(bc)(12).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270.3或者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13).除法的意义: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 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

12、示24是3的多少倍?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例如: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个数。(四)整除与除尽(1).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2).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约数和倍数: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例如:“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