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18032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与研究以福建省为例摘要:本文以福建省为例,深入讨论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策,自从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就开始了面对国际间的竞争,我国福建农业的发展也深受其影响,文章提出福建农业的产业规模化和正规化的对策,从而能够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对策 福建一绪论1.1选题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了推动农村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任务,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的而且有效的实践方法,这种方法就是

2、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种实践方法,对传统农业进行了深入的科学化改革,这是我国现代农业以后发展的指向标,还将农村经济整合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使农村经济不再孤立,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为构建经济繁荣、全国人民富足的小康社会打下基础。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可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节省农业成本投资,进而提高了农村产品的竞争力 浙江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0年1月。自从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就开始了面对国际间的竞争,中国农业的发展深受其影响,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现在,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济发展落后于国外大概五十年,这对于我

3、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农业产业化经济的经验,这样会少走很多的弯路。比如,在农业节水方面,我们就因该去学习以色列的做法。在以色列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全国可用的水资源大约有1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340立方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是以色列人均的三十三倍,中国人均水资源量是以色列人均的七倍。所以以色列非常重视农业水资源的利用,在农业上实行的节水方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以色列的农业灌溉中,沟渠灌溉已经完全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节水技术。滴灌系统就是将水通过管道和滴水,将植物所需的水分直接运送到根部,这样农民就可以用最少的水达到最

4、好的效果。以色列还根据植物的不同专门设计灌溉的方法和设备。以色列的节水不光体现在农业的灌溉设备,还注重全民的节水意识,而且通过政府部门的宣传和科技设备的支持,将以色列的节水型农业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同时,农村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多种选择,具体选择哪种,对于一个地方以后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有很多的农村都在大力推广“企业+农户”模式,其中由于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和人民意识的差异,所以这种模式以及其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农村的推广有很多的障碍。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怎样消除在农村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的障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广,

5、可以使我国农业由原来的散户式改为集中式,这就使得农村的产业变得规模化和正规化,这样就能够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壮大 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改革与发展,2002。1.2选题意义及目的1.2.1选题意义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从本地的特有资源下手开发,用点破面的方式来打开经营道路,在农村的商品生产过程中,体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人大常委的布赫副委员长曾经强调过,要大力扶持农业的产业化建设。所以,在战略意义上看发展农村产业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福建省的农民经过改革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并且根据本地优势实事求出发,建立了自己的特色核心产业。在核心产业的带动下,以点破面的方法打

6、开了产业的经营道路,使得原本分散的农业产业全面整合,展现出了区域化的趋势。 (1)与原本平均土地承包所形成的一个个小的土地经营模式相比,全面的整合向规模化转变的土地经营模式来说,规模化的经营更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和专业化操作,可以提高农民的工作效率,减小农民的劳作负担。从农村生产要素分配来看,规模化的生产可以使的农村有更多的人可以投入到非农业的产业中,为农村的经济下一步发展打好了基础。还是以福建为例子,福建省农村将土地一租赁的方式整合,形成了规模化的茶园,这些茶园在进行生产和交易时,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向前发展,给农民带来可更多的收入。 (2)可以帮助原本独自为战的生产经营,转

7、换为同一的市场化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没有什么可说的,可这毕竟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到了现在其中的缺点也明显的暴露出来。因为要种地,所以农民都在远离都市的偏远地区,这使得农民们无法及时了解到,农产品的需求状况,再加上农产品有比较长的生长周期,对市场变化做不出灵活的反应,只能被动的接受,尤其是在现在社会的很多服务制度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独自为战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经济。专业化经营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给农村的经济打入一剂强心针,通过专业的营销策略,使得农村的产品可以有组织计划的进入市场,让市场需求来引导农村的产品生产。这也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 (3)可以帮助农村农业的生

8、产由原来的经验型经营转变为科学型经营,每个层面之间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在生产经营中,一定要想办法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这样在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下来。 综上所属,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和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现在各个地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积极性很高,现在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为了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质量和健康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对其扶持和引导,这才是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关键所在。1.2.2选题目的 本文是通过对福建农业的产业化模式的分析和探索,并且在结合外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福建以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主旨是对

9、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建议。主要是分析政府在推广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上,应该与政府的文件相结合,认真阅读和落实其中的政策精神,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做出贡献 顾益康.求索三农.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在政府和企业的双重作用下,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根据地区的不同分别推广,将农业的竞争力提高一个档次,增加农民的收入,将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1.3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思路:本文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内涵和发展的基础理论出发,深度解析了我国福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状态,对我国福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深入地研究,同时,结合我国现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条件、因素,再结

10、合外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福建以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思路,来将我国的三农问题解决。研究方法:我们想要用经验与理论相结合,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相结合,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相结合,从这三个大的宏观方面解析。在进行研究写作的过程中,力图吸收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等的一些理论成果。1.4本文可能创新之处(1)指出了福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所受的制约因素与有利条件,并且结合了实际案例,用于为选择合理的、科学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在结合外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与我国现状相结合,提出引导企业资

11、本进入农村产业化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为解决我国福建农业的产业化经济的资本投入太少提供了解决途径。(3)提出培育农村的龙头企业、注重宏观的调控、加强科技的创新、合理的规划,与此同时应平衡好个区域间的差别共同发展,这是推动福建农业的产业化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二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理论2.1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内涵 农业产业化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科技的进步,对农村的经济和农业实行区域分布、一体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的服务和企业化的管理,最终变为贸易工商和农业的一体化、产能和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与产业的组织形式 2006年1月10日温州市第十届人民代

12、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工作报告.范小建.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及发展对策.中国牧业通讯,2002(10)。他的定义,可从分为四个方面去理解其中的内涵: (1)强调跟着市场走,以经济为利益为主。这就使得,我们要摆脱原有计划经济的束缚,形成新的市场机制,不能被动的去被迎合,而是需要什么我们产什么。 (2)强调企业和科技的重要性。因为,企业的一体化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实现区域化的布局、专业化的生产、一体化的经营和社会化的服务,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科技的推广 (3)采用企业化的管理。一个企业都有其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最终演变为自己核心的竞争力,因此,对于现阶段我国农业处于的分散状态经营的现状考虑

13、,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水平 。 (4)经营方式的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是农民自己全部包了,自己种自己卖,很难形成规模化的经济,也无法预测到市场现在的需求状况。农业的产业化经济运用的是工业农业和贸易三位一体、产品加销售的一条龙的农村经营方式,使得农民在农业经营的过程中的风险大大减小,有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2.2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基础2.1.1规模效益理论 规模效益理论指的是在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专业化、采用先进技术,来产生获得规模效益。一般产生规模效益的原因有三个 刘东明.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流通.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第一个,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性

14、质。有时候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停产,企业都要进行一个最低限额数量的投入,被人们称作固定的成本,因为他们并不会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在运行中的企业管理者、会计和市场调查都不可缺少。产出增加和减少不会改变成本。因为是规模经济,产出的越多,单位产出所得到的成本也就越低。农业的产业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将原本分散的农户和农资等统一集中在一起,使的原来分割的一些生产环节被纳入到了一体化的生产过程中,所以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而且易于形成规模效益。第二个,就是专业化。企业扩大生产并且增加用工人数,每个工人只干一个任务,他们的工作效率随时间不断提高.在农业的产业化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的地区用的是“公司十

15、农户”的模式,这样使得原来分散经营的农业开始向公司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农民由原来一人多职,变为一人一职,这有利于农业的专业化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科技发展,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第三个,就是规模大的企业大多可以用更好的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复杂昂贵的机器设备也是生产中不可分割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我国农业情况来说,长期实行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经营就是一些小打小闹,对于单个的农户来说,使用高科技的机器,一是太贵,二是没有相对应的操作面积。所以,采用农业的产业化模式,首先要有大型企业公司的支持加入,有了基本的启动资金才可以购买先进的农业设备,由原来土地的过于分散到集中,这就便于大面积的作业。有规模经

16、济所产生的原因来看,我们知道了规模效益的理论是我们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对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2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经济学在经济的条件下一门对市场发展和产业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其运动规律的经济学学科。在这里,我们将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简单的称为产业关系,它指的是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之间的关系实质就是产业间投入产出的关系,表现具体可分为直接与间接关系两类。直接的关联指的是生产产品与技术上所出现的直接投入产出的关系,像是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产业;间接关联指的是产业间通过其它的产业存在间接投入与产出两者的关系,像是钢铁行业与农机行业业和农村农业。产业之间全部的总体关联就表现出了产业之间存在的资源的分配,还有产业产出上所体现出的比例。显而易见,如果产业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技术生产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