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霸** 文档编号:12200926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测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C)(2分)A宰相/长相今朝/朝气蓬勃前仆后继/风尘仆仆B诓骗/眼眶渺茫/虚无缥缈言简意赅/骇人听闻C相公/相互弄堂/弄巧成拙分外妖娆/分道扬镳D开创/创伤虚妄/奸佞之徒眼花缭乱/穷困潦倒(解析:A.xin/xin,zho/zho,p/p;B.kun/kun,mio/mio,gi/hi;C.xing/xing,lng/nng,fn/fn;D.chung/chung,wn/nn,lio/li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2分)A豢养圣玛洛

2、置之不理自惭形晦B怨怅白茫茫自爆自弃画龙点睛C眺望发脾气众叛亲离哑口无言D撩逗翘鼻子不攻自破矫揉造做(解析:A.“晦”应写为“秽”;B.“爆”应写为“暴”;D.“做”应写为“作”。)3古诗文填空。(8分)(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3)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既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高远的志向,成为传诵千古名句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古诗词中常常会有很多蕴含哲理的警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把人间哀乐不平,同月的阴

3、晴变化相提并论,求得安慰;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4名著阅读。(4分)文学作品中许多精彩的故事情节都来源于人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冲突:人物的自我抗争意识与环境的束缚相对抗,往往会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请从下面几个人物中选一个,结合作品,简述与人物有关的反映其具有抗争意识的一个典型情节。林冲(水浒传)孙悟空(西游记)【示例一】林冲发配到沧州牢城营,高太尉指使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欲置之于死地;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手刃仇人后上了梁山。【示例二】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孙悟空。孙

4、悟空火冒三丈,大闹瑶池后返回花果山。玉帝暴怒,将孙悟空捉回天庭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求得如来佛祖帮忙,才将孙悟空降服,压在五指山之下。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拥有太多的“工匠精神”。“百工圣祖”鲁班,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技术的极致,这是发明家的工匠精神;贾岛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文人的“工匠精神”;王羲之“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是墨客的工匠精神。而今,我们的时代更需要这种“工匠精神”。当下,对物质利益

5、的追求在很多时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正是这种“工匠精神”的缺失,导致在国内很多人对“中国制造”敬而远之继而盲目崇拜进口,在国际上我们的很多技术领域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所以说,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工匠精神”更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制造”实现华丽转身的灵魂所在。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3)题。(8分)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和对知识产权的

6、保护,希望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材料二:“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世界读书日”的设立和宗旨(目的)。(2)材料二是“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说说这两幅宣传画的寓意。(4分)第一幅图寓意为通过阅读,掌握了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得更多,看得更远(2分);第二幅图寓意为阅读会使人心情愉悦,快乐生活(2分)。(意思对即可)(3)请为“世界读书日”活动拟写一句宣传

7、标语。(不超过20字)(2分)【示例】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修车老汉韦名桥下的修车老汉死了。听说死得很惨,在桥上被汽车撞得血肉模糊。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就像天空中一颗流星一闪即逝,再平常不过,于忙忙碌碌的世人更是毫无影响的只是又一次骑车过桥,轮胎破了,烈日下推车,在桥下找不到修车老汉,挨了另一修车档的“宰”时,才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在这个城市里骑车上下班,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早上准备骑车出门,发现车子丢了;火急火燎担心上班迟到猛踩脚踏板,轮胎不争气了遭遇不测,扎上了钉子铁块,破了。那天,本就起床晚了,正奋力骑行在

8、桥上匆匆赶路的我,忽地感觉脚上用不上劲了我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轮胎破了。像泄了气的轮胎一样,我推着车子过桥。桥下不远处就是老汉的路边修车档:一个黑乎乎的塑料盆装着半盆黑乎乎的水;一个皱巴巴的蛇皮袋铺在地上,上面摆着剪刀、铁锤、钳子等工具;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月饼盒装着汽芯、螺钉、垫片等细小物件;一个还算精神的打气筒直立在一边这就是老汉修车档的全部。一头白发的老汉正在给我前面的一位紧张地补胎不用说,又是一位中了招的主。“赶紧帮补一下!”屋漏偏逢连阴雨,心想迟到了回去挨领导批是肯定的,前面那位推车一走,我就催促老汉。“嗯!”老汉接过车,一双粗糙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

9、一模一样的钉子。“路上长钉了!”看到这两个一模一样的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害我上班迟到,我气不打一处来,拿话损老汉媒体上登过,一些不法分子一边在马路上撒钉子,一边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我怀疑老汉,边说边观察老汉的反应。B11“嗯!”老汉听出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单音字后,低头继续干活。B12老汉抬头瞬间,脸上风干了的皱纹格外显眼。B13“现在的人,人心不古,见利忘义!”我心存怀疑,却又苦于没证据,还得求助于他,心里愤愤不平,继续用言语发泄愤怒,“卖棺材的恨不得亲自去杀人,开药店的巴不得全城投毒”B14“嗯!”老汉这回头没抬,手也没停,又是不置可否地应了个单音字。B15心虚了吧

10、?话都不敢接,就像抓了小偷现行,我一脸正义。B16“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拍了拍微微驼着的背,言简意赅。B17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老汉站起来的那一瞬,我突然有心悸的感觉老汉特像乡下的父亲,苍老、能干又狡黠。B18但愿钉子不是你撒的,但愿善良在你那还有一丝尚存,看着这像父亲一样的老汉,我把到嘴边更恶毒的话咽了回去。付了还算公道的两块钱,急急赶路。B19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B20没多久,我再次“帮衬”老汉的修车档。依旧是麻利的动作,依旧是“嗯”到底的言简意赅,依旧是有些许的心虚。B21老汉修好车站了起来捶捶腰。而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

11、腰背,我不再有心悸的感觉,我更多相信我的判断,他就是撒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B22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B23那天要陪领导坐早班机出差,天刚蒙蒙亮,我就骑车出门去单位。B24清晨一切都还睡意蒙眬,路上车少人稀。上桥时,远远见到一黑影和我相向而行。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B25一开始,我没怎么在意,或许是黑影落下什么东西,在桥上寻找。靠近了,从微驼的后背和苍白的头发,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B26难道是趁着车少人稀,在马路上撒钉子?B27“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B28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

12、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B29“嗯!”老汉发现是我,顿时轻松了下来,“吓死了!”B30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心悸和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B31“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大到桥下江里的鱼虾大约都能听见。B32“嗯!啊?”老汉还是言简意赅,只比刚才多了一个语气词。B33“别再这样了!”哎!面对像乡下父亲一样的老汉,怎么说他好呢?B34B35出差回来好长一段时间不用“帮衬”老汉。老汉被我撞见撒钉子后,或许是良心发现了,不再撒钉子,生意也就似乎“冷清”起来,上下班

13、高峰期不再忙得没空站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B36我每次都是呼啸而过,不停一分一秒。B37但愿老汉改过自新了!B38老汉不知改过了没有,老汉却死了。原本,像老汉这样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于世人毫无影响,也无人会记挂。然而,老汉在离去后半年,却引起了轰动本城晚报报道了老汉的事: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B39对照那篇报道,我才知道,老汉右手那团黑黑的东西是磁铁,铁盒里装的是他每天吸走的钉子!B40报道说,老汉因为儿子在桥上开车,车子被钉子扎破轮胎出车祸身亡,自此之后,老汉就在桥上吸钉子,桥下修车。B41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

14、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的老汉。B42我也看到了乡下的父亲。7根据文章内容和提示,把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对老汉的情感态度变化补充完整。(4分)情节:老汉第一次为“我”补车胎(开端)老汉再次为“我”补车胎(发展)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吸钉子)(高潮)老汉出车祸(结局)情感态度:怀疑,心悸冷淡,冷漠厌恶,憎恨歉意,内疚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嗯!啊?”两个语气词分别表达了修车老汉怎样的心理感受?(4分)“嗯!”表达了修车老汉对我的大声质问,表示赞同(不应该丢钉子在马路上)(2分)。“啊?”表达了修车老汉明白了“我”的话外音误解(冤枉)修车老汉在马路

15、上撒钉子,感到很吃惊(2分)。9作者在第段不惜笔墨地描写老汉的修车档,有何作用?(4分)说明老汉修车档的简陋和人物的卑微(2分),为下文叙写自己对老汉的不友好态度做铺垫(2分)。10仔细品读最后两段,再联系全文内容,分析“我”的形象,探究小说的主旨。(4分)“我”是一个同情弱者、关注弱者、对丑陋现象深恶痛绝的有正义感的普通职员的形象(2分)。文章结尾通过“我”的深深内疚和像怀念亲人一样怀念修车老汉的情节,告诉人们“不要以阴暗的心理看待社会底层的人,生活中好人总是多,好景总常在”的道理(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2分)“知入”与“知出”张运辅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