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FIFO技术规范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200727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步FIFO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异步FIFO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异步FIFO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异步FIFO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异步FIFO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异步FIFO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步FIFO技术规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异步FIFO技术规范1. 总体描述1.1. 功能定义异步FIFO ( First In First Out)指的是在两个相互独立的时钟域下, 数据从一个时钟域写入FIFO而另一个时钟域又从这个FIFO 中将数据读出。本设计用8*256的RAM实现异步FIFO。具体功能:1 写使能有效,且FIFO不为满时,在写时钟的上升沿向FIFO中写入数据。2 读使能有效,且FIFO不为空时,在读时钟的上升沿从FIFO中读出数据。3 当FIFO写满时产生满信号,当FIFO读空时产生空信号。1.2. 应用范围异步FIFO 是用来作为缓冲的存储器, 它能对数据进行快速、顺序的存储和发送, 主要用来解决不同速

2、率器件间的速率匹配问题。2. 引脚描述图12.1. 引脚功能描述信号名输入/输出功能描述r_clk输入读数据时钟信号w_clk输入写数据时钟信号data_in7:0输入8位的输入数据r_en输入读使能,高电平有效,在FIFO非空时,clk上升沿读入数据;w_en输入写使能,高电平有效,在FIFO非满时,clk上升沿写入数据;rst输入异步清零,低电平有效,低电平时读地址,写地址,计数器都清零。empty输出空信号,高电平有效,当FIFO读空时其值为1full输出满信号,高电平有效,当FIFO写满时其值为1data_out7:0输出8位的输出数据2.2. 引脚时序描述当写满时full由低变高,当

3、读空时empty由低变高。只要不为满full就为低,不为空empty就为低。3. 顶层模块划分图2顶层模块说明:1 ram_fifo :存储器模块,用于存放及输出数据;2 w_addr_reg : 保存访问RAM的写地址;3 r_addr_reg : 保存访问RAM的读地址;4 w_addr_adder : 计算RAM下一个写地址;5 r_addr_adder: 计算RAM下一个读地址;6 cmp : 将读地址和写地址进行比较产生空满标志。设计思想说明:FIFO满空的判定:当读地址的值加1之后等于写地址的值时,表明FIFO写满,当写地址的值加一之后等于读地址的值时,表明FIFO读空。在初始状态

4、时FIFO的读地址在RAM的中间位置,写地址在RAM的开始位置,所以初始状态FIFO不满也不空。空满信号的产生由组合电路产生。4. 功能模块描述4.1. ram_fifo模块ram_fifo:RAM存储器。用8*256双口RAM实现。4.2. w_addr_reg模块 w_addr_reg模块:写地址寄存器。用来寄存写地址加法器输出的地址。4.3. r_addr_reg模块 r_addr_reg模块:读地址寄存器。用来寄存读地址加法器输出的地址。4.4. w_addr_adder模块 w_addr_adder模块:写地址加法器。把写地址寄存器的输出加一,即表示当前写 地址的下一地址位。当w_e

5、n为低时停止累加。4.5. r_addr_adder模块r_addr_adder模块:读地址加法器。把读地址寄存器的输出加一,即表示当前读地址的下一地址位。当r_en为低时停止累加。4.6. cmp模块 cmp模块:读地址和写地址进行比较,产生满空标志。二、异步FIFO总体设计方案1. 概述 异步FIFO有高速、可靠性好等特点。由于异步FIFO 在两个不同时钟系统之间能够快速而方便地传输实时数据, 因此在网络接口、图像处理等方面, 异步FIFO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异步FIFO 指的是在两个相互独立的时钟域下, 数据从一个时钟域写入FIFO 而另一个时钟域又从这个FIFO 中将数据读出。异步FI

6、FO 通常被用来将数据从一个时钟域安全地传送到另外一时钟域。2. 功能模块设计2.1. ram_fifo模块2.1.1. ram_fifo模块描述ram_fifo:RAM存储器。用8*256双口RAM实现。2.1.2. 管脚描述信号名称输入 / 输出源功能描述w_clk输入PIN写时钟信号w_en输入PIN写使能信号w_addr7:0输入w_addr_reg写地址信号r_clk输入PIN读时钟信号r_en输入PIN读使能信号r_addr7:0输入w_addr_reg读地址信号data_in7:0输入PIN输入数据data_out7:0输出输出数据表22.1.3. 实现说明应使用双口RAM,双地

7、址输入,并且带有读写使能,异步的读写时钟。RAM宽度为8bit,深度为256个存储单元。2.2. w_addr_reg模块2.2.1. w_addr_reg模块描述 w_addr_reg模块:写地址寄存器。用来寄存写地址加法器输出的地址。2.2.2. 管脚描述信号名称输入 / 输出源目标功能描述W_clk 输入PIN写时钟信号Rst输入PIN复位信号,低电平有效W_addr_nt 7:0输入W_addr_addr输入数据W_addr7:0 输出RAMW_addr输出数据表32.2.3. 实现说明在时钟的上升沿将8位的输入数据锁存输出。2.3. r_addr_reg模块2.3.1. r_addr

8、_reg模块描述 r_addr_reg模块:读地址寄存器。用来寄存读地址加法器输出的地址。2.3.2. 管脚描述信号名称输入 / 输出源目标功能描述R_clk 输入PIN读时钟信号Rst输入PIN复位信号,低电平有效R_addr _nt7:0输入R_addr_adder输入数据R_addr7:0 输出RAMR_addr输出数据表42.3.3. 实现说明在时钟的上升沿将8位的输入数据所存输出。2.4. w_addr_adder模块2.4.1. w_addr_adder模块描述 w_addr_adder模块:写地址加法器。把写地址寄存器的输出加一,即表示当前写地址的下一地址位。当w_en为低时停止

9、累加。2.4.2. 管脚描述信号名称输入 / 输出源目标功能描述w_en 输入PIN1-允许地址加1;0-禁止地址加1;w_addr7:0输入W_addr_reg输入数据W_addr_nt7:0 输出W_addr_reg加一后输出数据表52.4.3. 实现说明以w_addr为输入,输出为 w_addr+1。2.5. r_addr_adder模块2.5.1. r_addr_adder模块描述r_addr_adder模块:读地址加法器。把读地址寄存器的输出加一,即表示当前读地址的下一地址位。当r_en为低时停止累加。2.5.2. 管脚描述信号名称输入 / 输出源目标功能描述r_en 输入PIN1-

10、允许地址加1;0-禁止地址加1;r_addr7:0输入r_addr_reg输入数据r_addr_nt7:0 输出r_addr_reg加一后输出数据表62.5.3. 实现说明以r_addr为输入,输出为 r_addr+1。2.6. cmp模块2.6.1. cmp模块描述cmp模块:读地址和写地址进行比较,产生满空标志。2.6.2. 管脚描述信号名称输入 / 输出源目标功能描述W_addr7:0输入W_addr_regFIFO当前的写地址R_addr7:0输入R_addr_reFIFO当前的读地址empty输出PIN0-FIFO未空1-FIFO读空full输出PIN0-FIFO未满1-FIFO写满

11、表72.6.3. 实现说明将w_addr加一与r_addr对比,相等则full为1否则为0;将r_addr加一与w_addr对比,相等则empty为1否则为0;三、异步FIFO验证方案总体验证方案1.1. 测试FIFO在正常状态下,是否能写入和读出;full和empty的标志位均为0;1.2. 测试FIFO在写满时,full是否能变为高;当满时读出一个数,full能否由高变低。1.3. 测试FIFO在读空时,empty是否能变为高;当空时写入一个数,empty能否由高变低。1.4. 异步复位后,FIFO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另外,在编写激励时,FIFO读空后,则将读使能禁止,FIFO写满后,则将写

12、使能禁止,以保证读出和写入数据的正确性。四、电路设计源代码及仿真激励(1)异步FIFO源代码:module fifo( data_in, data_out, r_en, w_en, r_clk, w_clk, full, empty, rst ); input 7:0data_in;input r_en;input w_en;input r_clk;input w_clk;input rst;output 7:0data_out;output empty;output full;wire 7:0w_addr;wire 7:0r_addr;wire 7:0w_addr_nt;wire 7:0r_addr_nt;ram u1( .data_out(data_out), .data_in(data_in), .w_clk(w_clk), .r_clk(r_clk), .w_en(w_en), .r_en(r_en), .w_addr(w_addr), .r_addr(r_addr) );w_addr_reg u2( .w_addr(w_add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