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有机合成材料

上传人:csy****27 文档编号:12200719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有机合成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有机合成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有机合成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有机合成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九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有机合成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有机合成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有机合成材料(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同步训练及解析有机合成材料第I卷(选择题)未命名一、多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酸雨显酸性,正常雨水显中性B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C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D用灼烧法可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答案】BD【解析】【详解】A、正常雨水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呈酸性,错误;B、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正确;C、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也不能降低土壤酸性,错误;D、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鉴别,正确;故选:BD。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泼金属能

2、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答案】BC【解析】A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

3、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选BC3芬太奴是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曾被用作解救人质,其化学式为C20H24N2O,下列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芬太奴是有机物B芬太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C一个芬太奴分子中含有47个原子D芬太奴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2:7:8【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A由芬太奴的化学式可知,这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C.1个芬太奴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一个芬太奴分子中含有47个原子,故正

4、确;D芬太奴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24):16:(142)=60:6:4:7,故错误。故选BD。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4下列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白色固体C棉花和羊毛灼烧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D铁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气体同时有水珠产生,没有固体产生;羊毛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铁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故选考点:物质的

5、变化和现象5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1和操作2均有错误的是() 选项鉴别的物质操作1操作2A软水和硬水观察颜色滴加食盐水B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滴加酚酞溶液C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闻气味伸入燃着的木条D氯化铵和磷矿粉加水溶解加熟石灰研磨AABBCCDD【答案】AC【解析】【详解】A、操作1观察颜色不可以,因为二者都是无色的液体,操作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钙镁离子的多少,都不能与食盐水反应,不能鉴别,故A符合题意;B、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线,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棉线,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滴加酚酞试液都没有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

6、色无味的气体,都不支持燃烧,不能区分,故C符合题意;D、鉴别氯化铵和磷矿粉;方案一:磷矿粉难溶于水,氯化铵溶于水,能区分;方案二:氯化铵能和熟石灰反应放出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而磷矿粉与熟石灰不反应,能区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C。【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6下列内容是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A三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可燃冰B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C常见的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金等D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答案】BD【解析】【详解】三大化石

7、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属于新能源;故选项错误;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故选项正确;常见的合成材料有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故选项正确。故选:BD。7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物质性质与用途B日常生活经验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C安全常识D化学与生活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氢氧化钠维生素A

8、-缺乏时引起坏血病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AA BB CC DD【答案】CD【解析】【详解】A、O2有助燃性,促使燃料燃烧放热,用于气焊切割金属;H2O2能分解放出O2,故可用于实验室制O2,故选项正确;B、汽油和酒精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圆珠笔油能溶解于汽油和酒精;区别棉与羊毛,可以用灼烧的方法,羊毛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选项正确;C、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但不能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皮肤沾上浓硫酸,要先抹布擦拭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错误;D、维生素C的缺乏症是坏血病,糖类、蛋白质属于人体六大营养素之列,是人类必须摄取的营养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D。8下列

9、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微粒观:干冰由分子构成 B能量观:氢气燃烧吸收热量C分类观:食盐水属于纯净物 D转化观:氢气和水可相互转化【答案】AD【解析】【详解】A.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选项正确;B. 氢气燃烧释放热量,选项错误;C. 食盐水是由食盐和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D.氢气燃烧可以生成水,水通电能生成氢气和氧气,选项正确,故选AD。9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燃烧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B闻气味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钾固体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棉线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答案】BD【解析】【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不支持燃烧,可以

10、用燃烧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故A正确;B、硝酸铵和氯化钾固体闻不到气味,则闻气味不能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钾固体,故B不正确;C、蛋白质在灼烧时发出烧焦羽毛气味,所以灼烧闻气味如果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则灼烧后闻气味可以区分羊毛线和棉线,故C正确;D、酚酞遇到碱性物质变红,遇到中性或者酸性物质都不变色,而硫酸是酸性的,硫酸钠溶液是中性的,在滴加酚酞后都没有颜色变化,则用酚酞溶液不能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故D不正确。故选BD。10小林同学对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能源B安全知识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风能、水能、太阳能前景良好的绿色能源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使有害

11、物挥发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C元素与人体健康D环保与物质利用缺钙易得甲状腺肿大缺氟易生龋齿减少水污染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AABBCCDD【答案】CD【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并不能再生;风能、水能、太阳能是新型无污染的绿色能源故正确;B、居室装修后,存在有害物质,要常开窗通风,使有害物挥发;煤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见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应关闭气阀、严禁烟火,故正确;C、缺氟易生龋齿是正确的;碘缺乏易患甲状腺病,而缺钙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故错误;D、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要减少水污染,化肥、农药要合理使用,而不是禁用故错误故选CD【点

12、评】本题不难,但知识的归纳综合性强,需同学们熟悉课本的基本知识,才可做好此题二、单选题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羊毛和棉花鉴别点燃,闻气味B蔗糖和 NH4NO3 固体鉴别加少量水溶解,测量溶液温度CKCl 溶液中少量 CuCl2除杂滴加适量 NaOH 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D空气中 NaOH 变质程度检验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过滤,加酚酞,观察现象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B、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

13、蔗糖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C、CuCl2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加入足量BaCl2溶液,碳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加酚酞,若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可以确定空气中NaOH 变质程度,故选项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12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下列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答案】D【解析】A、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放易燃物,所以错误B、图中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带火种,所以错误C、图中

14、标志的含义是禁止吸烟,所以错误D、图中标志的含义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所以正确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H2CO3BCH3COOHCC2H5OHD(C6H10O5)n【答案】A【解析】【分析】含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详解】解:A、H2CO3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选项A正确。B、CH3COOH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B不正确。C、C2H5OH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C不正确。D、(C6H10O5)n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D不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判别,抓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 )A纯碱 NaOHB酒精 C2H5OHC生石灰 Ca(OH)2D小苏打 Na2CO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A、纯碱是Na2CO3,错误,B、酒精 C2H5OH,正确,C、生石灰的主要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