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授课或总复习提纲Document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200507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授课或总复习提纲Documen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授课或总复习提纲Documen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授课或总复习提纲Documen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授课或总复习提纲Documen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授课或总复习提纲Documen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授课或总复习提纲Documen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授课或总复习提纲Documen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一. 天体 1.概念2.常见天体及所属的天体类型 二.天体系统1.概念2.级别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地球普通性的表现 2.地球适宜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原因能力要求:熟练绘制太阳系模式图第2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 1.概念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二.太阳活动1.概念2.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对应的太阳活动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第3节 地球运动一.自转1.自转: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2.意义(1).昼夜交替(2).时差:地方时、区时和日期变更(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二.公转1.公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2

2、.意义(1).昼夜长短变化.昼夜状况.昼夜长短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幅度(2).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幅度(3).四季和五带能力要求:1.熟练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 2.熟练绘制“地球公转轨道图” 3.熟练绘制“二分二至”光照图 4.熟练绘制“五带图” 5.熟练绘制“时区简易图”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内部圈层结构1.研究原理2.圈层划分二.地球外部圈层结构能力要求:1.岩石圈的位置 2.软流层的位置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辐射(太阳暖大地)2.地面辐射(大地暖大气)3.

3、大气逆辐射(大气暖大地)二.热力环流1.概念2.成因3.形成过程4.常见热力环流现象及其影响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成因2.风:类型、画法、风向的判断方法能力要求1.熟练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和风力的方法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一.大气环流 1.概念2.意义3.气压带和风带(1).分布规律(2).成因(3).性质(4).移动原因和移动规律二.北半球冬季、夏季气压中心1.北半球冬季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成因2.北半球夏季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成因三.季风1.东亚季风(1).夏季风:风向和成因(2).冬

4、季风:风向和成因(3).东亚季风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2.南亚季风(1).夏季风:风向和成因(2).冬季风:风向和成因(3).南亚季风对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四.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1.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特征)(1).确定“南半球或北半球”(2).气温定带(3).以水定型2.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分布规律和典型分布区)能力要求1.熟练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图”2.构建全球气候分布心里图(分布规律、典型分布区、气候特征、气候成因、相应的植被或自然带)3.影响气温的因数4.影响降水的因素5.中国的锋面雨带第3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1.锋的结构2.锋的类型及对天气的

5、影响二.气压(气流)系统1.低压(气旋)和低压槽对天气的影响2.高压(反气旋)和高压脊对天气的影响能力要求1.等压线图中辨认低压(气旋)、低压槽、高压(反气旋)和高压脊2.运用天气系统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变化的时间特点1.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特点2.近100年来气候的变化特点二.全球变暖1.原因2.影响3.缓解措施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1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水循环1.环节2.类型 3.意义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河流的补给类型三.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能力要求:掌握“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看图方法第2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洋流1.概念2.成因 (

6、1).主要动力 (2).其他原因3.性质及判断方法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海区)洋流圈方向和洋流性质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海区)洋流圈方向和洋流性质3.南半球中纬度4.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5.南极环流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按成因划分洋流的类型1.风海流: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等2.密度流(表层海水由密度小的海域流向密度大的海域,底层相反)(1).大西洋海水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2).地中海海水通过苏伊士运河流入红海(3).阿拉伯海海水通过曼德海峡流入红海(4).阿拉伯海海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流入波斯湾(5).地中海海水通过土耳

7、其海峡流入黑海3.补偿流能力要求1.构建洋流分布心里图2.上升流形成过程:离岸风近海表层海水离开海岸底层海水上涌补充寒流 如:秘鲁寒流、索马里寒流等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水资源和人类社会二.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三.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1.开源措施2.节流措施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2.表现(1).主要表现及对地貌的影响(2).其他表现3.内力作用对地貌的总体影响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2.表现3.常见的外力作用及地貌4.外力作用对地貌的总体影响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2.各类岩石的特点及代表性岩石第2节 山地的形成一.山岳的主

8、要类型1.褶皱山2.断块山3.火山二.地质构造1.褶皱(背斜和向斜)(1).概念(2).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2.断层(1).概念(2).断层对应的地貌(举例理解)3.火山三.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四.板块运动1.板块分布2.板块运动和陆地地貌3.板块运动和海底地貌五.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能力要求1.区分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和地貌2.构建板块分布心里图3.区分“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4.理解“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5.理解“海沟”和“海岭”的成因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流水作用1.流水侵蚀(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和溶蚀)2.流水搬运3.流水堆积二.流水侵蚀对河谷的影响三.河流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9、2.河流堆积地貌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二.整体性1.概念2.表型三.差异性1.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2.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等值线一.等高线1.概念2.地形或地貌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4.地形剖面图(1).概念(2).应用二.等温线三.等压线四.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1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2.世界人口变化的时间差异(1).世界人口变化的总趋势(2).世界人口变化各时期的特点和原因3.世界人口变化的空间差异二.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和特点3.人

10、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4.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三.人口问题1.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原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政策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原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政策四.我国的人口问题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迁移1.概念2.类型(1).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流向、原因和意义(2).国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流向、原因和意义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2).其他因素4.人口迁移的影响(1).迁入区的影响(2).迁出区的影响二.人口流动以我国的“民工流”为案例1.概念2.影响(1).对流入区的影响(2).对流出区的影响能力要求1.理解“数量”和“比重”的差异和联系2.理

11、解“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3.“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第3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 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2.影响因素二.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2.意义第二章 城市和城市化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二.城市主要功能区1.城市功能区形成过程2.主要功能区(1).商业区的布局特点和特征(2).住宅区的布局特点和特征(3).工业区的布局特点和特征3.城市功能区总体分布特点三.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要求1.住宅区的布局要求:高级住宅区的布局一般考虑“上风(上风向)、上水(河流上游)、高坡(地势较高处)、近文教区、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一般靠近工业区,便于工人

12、上下班等。2.工业区的布局要求: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市区内,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带,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区;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余地等。要特别注意风向对工业区布局的影响在城市功能区的布局问题上经常会考虑到风向对功能区布局的影响,在图中能提供风向的信息较多,如风向标、风玫瑰图,所处的纬度位置或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季风气候区等等。该类问题中,首先要学会判断风频玫瑰图中的主导风向,其次是会根据具体区域的位置推断该区域的盛行风向(如东亚为东南西北风、西欧为西风)

13、,最后根据工业区的污染不能影响住宅区的原则,来确定工厂的分布。3.商业区的布局要求:商业区的布局一般有市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和交通最优原则(市区边缘环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处)。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类型2.影响因素五.聚落空间形态1.聚落空间形态类型2.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因素能力要求:区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聚落空间形态”第2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二.城市服务范围的空间分布特点三.城市等级、职能级别、服务范围和服务种类关系四.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等级、城市数量和城市距离的关系五.促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第3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1.概念2.动力3.表现(1).主要标志(2).其他表现形式4.意义二.世界城市化进程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变化(1).初期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和常见问题(2).中期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和常见问题(3).后期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和常见问题2.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章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二.农业地域1.概念2.农业地域的特点3.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分布、区位条件、特点、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