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版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二课时 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999940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课标版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二课时 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新课标版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二课时 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新课标版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二课时 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新课标版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二课时 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新课标版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二课时 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新课标版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二课时 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课标版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二 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二课时 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2课时古代中国的文学 课标要求 1 概述汉字 绘画起源 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 知道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3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其艺术成就 考点一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一 汉字的起源演变 新石器时代 刻画符号 秦朝 小篆 隶书 商代 甲骨文商周 金文西周晚期 籀文 大篆 1 起源 2 成熟 3 统一 4 基本脉络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与行书 5 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 图画 线条 笔画 日益规范化 稳定化 王羲之 书圣 社会危

2、机 士人群体 宋四家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注重规范法度 国家一统盛世气象 张旭 怀素 草书 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 楷书 祝枝山 文征明 狂放不羁 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有意无法 强调个性化创造 重文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社会平民化 世俗化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考点一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二 书法1 发展历程 自觉阶段 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考点一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二 书法 书法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 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 成为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

3、书法既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 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 因而 它是具有综合性的艺术 是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 2 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1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 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纵情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 草书 3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既有审美价值 又具有实用价值 雅俗共赏 考点一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二 书法 3 主要字体特征 考点一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三 绘画1 起源和演变 自然 生动 质朴 粗犷 又不失浪漫 浪漫 神秘又不失古拙 凸显个性 社会危机 士人群体形成 顾恺之 以形写神 考点一 汉字的起源 演

4、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 雍容华贵 注重意境 描绘市井生活 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 商业兴盛 城市发展 文化普及 吴道子 吴带当风 马远 夏圭 残山剩水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三 绘画1 起源和演变 考点一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木刻版画 年画 壁画 布贴画 剪纸画 不拘成法 时代变化 社会动荡 八大山人风格奇特 三 绘画1 起源和演变 考点一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三 绘画2 绘画艺术的特点 1 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 2 文人画注重写意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3 中国画讲求神似 意境和气韵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表现手法灵活 自由 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

5、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笔墨丹青 女史箴图送子天王图步辇图五牛图山径春行图山水十二景荷石水禽图轴清明上河图 阎立本八大山人夏圭张择端吴道子马远顾恺之韩滉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1 先秦诗歌 风 骚 1 诗经 内容 收录了 至 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 分为 雅 颂三部分 特点 四言为主 多重章叠句 语言质朴丰富 地位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的基础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 楚辞 特点 以 为基础 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灵活 代表作 屈原的 离骚 地位 开创了古代文学 的先河 西周 春秋 风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南方民歌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2 汉赋 1 特点 铺陈排比 文

6、采华丽 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2 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 二京赋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3 唐诗 李杜白诗篇万口传 唐诗 时代特征 盛唐时期 国力强盛 经济发展 文化开放 称谓 继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誉称为 诗仙 诗风特点 以激情与浪漫著称 诗风狂放炽烈 想象丰富 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名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浪漫主义 杜甫现实主义 时代特征 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 离乱飘泊 称谓 是一位 苦难诗人 有 诗圣 之美誉 杜诗被后人称做 诗史 诗风特点 凝重沉郁 严谨顿挫

7、三吏 三别 系列诗篇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 代表作 七律 称兴八首 登高 五律 春望 月夜 等 地位 李白 杜甫 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 白居易现实主义 时代特征 中唐时期 唐朝走向衰落 称谓 有 诗魔 和 诗王 之称 诗风特点 作品针砭时弊 通俗流畅 平易近人的讽喻诗 代表作 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 等 一 唐诗繁荣的原因1 政治上 1 唐代国家统一 国力强盛 社会安定 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 唐代君主对诗歌的爱好和提倡 也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诗歌的风尚 2 经济上 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诗歌的繁荣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 文化上 1 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唐诗

8、的繁荣 唐代的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显耀 而进士科又以声律取士 推动了诗歌的创作和发展 2 唐代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 唐代以前五言 七言诗所取得的成就 对唐诗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疑难突破 一 唐诗繁荣的原因 疑难突破 4 民族关系上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各民族间的融合和南北文化交流 促进了诗歌高潮的到来 5 对外关系上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有利中外文化的交流 促进了唐朝科技文化的进步 6 个人因素 唐诗的繁荣也是诗歌本身不断发展变革和大量诗人勇于创新的结果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4 宋词 1 繁荣原因 经济 商业发展 城市经济繁荣 政治 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

9、锐 词便于抒发感情 社会 市民阶层的扩大 市井文化的需要 2 分类 按照创作风格分为 柳永 两宋之交的女词人 与 苏轼 辛弃疾等 婉约派 李清照 豪放派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兴起 宋代 繁荣 元代 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5 元曲 1 历程 2 兴盛原因 3 代表人物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元朝 汉族文人入仕无望 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 曲圣 窦娥冤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6 明清小说 1 小说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搜神记 唐朝 传奇 短篇小说 宋代 话本 明清 小说 2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经济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 社

10、会矛盾加深 文人对社会不满 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社会 市民阶层扩大 要求更平民化的文学作品 印刷术的不断发展 为小说的传播创造条件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3 代表作 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 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 批判封建社会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水浒传 吴敬梓 儒林外史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蒲松龄 聊斋志异 特别提醒明清小说大都折射出抨击封建制度 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 理解古代各阶段文学的特点 四言为主 重章叠句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句子参差不齐

11、 句式灵活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在楚辞的基础上 吸收散文成分而形成的 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前期的诗歌开朗奔放 刚健清新 后期诗歌反映社会现实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句子长短参差 又称 长短句 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抒发感情 并可配乐演唱 散曲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数量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对现实提出深刻的批判 1 诗经 2 楚辞 3 汉赋 4 唐诗 5 宋词 6 元曲 7 明清小说 一个发展趋势 文学的世俗化 平民化二个基本要素 政治 经济决定文化 文化是政治 经济的意识形态反映 考点三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先秦时期 两宋时期 元朝时期 清朝时期 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 源头 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认知水平有限崇尚鬼神等信仰 社会 城市经济发展通俗文化繁荣市民娱乐兴起 主要在民间流行 贴近百姓生活 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发展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元朝注意保护艺人等 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成熟 北京是全国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人们的娱乐文化需求 统治者的重视 艺人的努力 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角色分为生 旦 净 丑四大行当 将唱 念 做 打结合起来 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鼎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