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999866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语文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六下第二单元集体备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年级六年级学科单元第二单元课题6、北京的春节课时第1课时课型精读课文设计者徐高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2、过程与方法: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春节刚过不久,也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

2、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兴趣点春节的热闹景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修改一、快乐读书 精彩展示二、激趣导入 届时目标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五、作业:抄写词语背诵春日。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3、说说你的感受。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

4、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色味双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男女老少 灯火通宵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齐诵。说理由。说感受。在重点品读除夕之前,应引导学生自读过腊八和年前的准备

5、部分,抓住重点词语“农业展览会”、“彩排”等进行研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及北京的春节的热闹景象。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守岁”,引导学生丰富传统的除夕守岁的意义。作业设计1、 积累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时间风俗习惯教 学 反 思 、随 笔年级六年级学科单元第二单元课题北京的春节课时第2课时课型精读课文设计者徐高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2、过程与方法: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春节刚过

6、不久,也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兴趣点春节的热闹景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二次修改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氛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三、领悟表达特点四、拓展总结,回顾提高五、布置作业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

7、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

8、现出来。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3对比写法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

9、,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在思想与知识方面有何收获。2拓展阅读春节各地的习俗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诉说除夕。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

10、别的多。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学生找出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再进行比较,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在思想与知识方面有何收获。作业设计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板书设计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教 学 反 思 、随 笔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

11、六年级 学科单元第二单元汇课时间课题藏戏课时1课型略读设计者冯丹丹执教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了解藏戏的形成。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重难点兴趣点重点: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难点: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兴趣点:藏戏的独特表演形式教学过程二次修改一、 导入新课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2板书课题3要求学生初读课文。4、检查读文,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理解“咆哮、吞噬、雄浑、开山鼻祖”等词语。5.文章

12、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分为四段:开始用三个设问句揭示藏戏的特点;接着讲藏戏的形成;然后介绍藏戏的艺术特色;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二、读文,理清思路1、藏戏的特点是什么?小组合作探讨。“面具”的特点及作用。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2、引导感情朗读,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1要求: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四、了解藏戏的形成1问: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2引导交流:(1)以弱抗强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五、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