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999838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七 单 元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的一分种,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证。教学本组课文,应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

2、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还要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读、多想、多体会,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教

3、学重点: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内容的。教学难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2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4学习第一段。教学重点: 1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2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教学难点: 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

4、园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我们这篇圆明园的毁灭讲的就是这段历史,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记住国耻,长大建设我们的祖国。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扫除文字障碍。1填写生字表。2读准字音。3区别形近字。理解字义,然后组词。博(渊博) 销(销毁) 幻(梦幻)搏(搏斗) 锁(锁门) 幼(幼稚)流(流水) 奉(奉献) 剔(剔除)统(统一) 棒(冰棒) 踢(踢球)损(损失) 瑶(瑶族) 珑(玲珑)捐(捐献) 谣(谣言) 咙(喉咙)4查字典理解词义。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

5、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瑰宝:珍奇的宝物。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象征:用具体东西表现事物的某种意义。西洋:泛指欧、美各国。有如:好像,仿佛。损失: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的东西。宏伟:(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饱览:饱,足足地、充分地。览,看。充分地观看。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一座专供皇帝、后妃居住游乐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清朝康熙皇帝将这里的一座面积约600亩的园林赐给他四子胤祯,并亲自题写园名为“圆明园

6、”。 5理解词义,找出近义词、反义词。 (1)近义词:环绕(围绕) 宏伟(雄伟) 估量(估计)奉命(遵命) 任意(随意) 珍贵(宝贵) (2)反义词:损失(收获) 破坏(建设)销毁(保存) 精华(糟粕)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遭毁灭的历史。) 2师:对照书上的插图,想象当年圆明园的壮观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发散思维,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准备。 四、理清脉络,分段、概括段意。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指导学生逐段朗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课文一开始点明了圆明园是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壮举,它的毁灭是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7、接着分了三个层次对圆明园辉煌的景观进行了介绍。第一,先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第二,再介绍圆明园中的景点;第三,对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及其文化艺术价值进行了介绍。最后讲述了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根据以上分析,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主要讲当年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英法侵略军毁灭了圆明园。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导朗读第一段,体会这一段在全文所起的作用。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段告诉我们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

8、的。)“估量”是什么意思?“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估量”的意思是推算、计算。“不可估量”说明圆明园毁灭的损失之巨大,没有办法推算了。) 3齐读第一段,使学生体会到圆明园的价值和侵略者的可耻。 4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点题。)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读熟课文。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9、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教学难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第一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分几段写的?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读书和分析课文结构,我们把这篇课文分为三段,第一段告诉我们: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板书:损失不可估量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朗读第二段。二、学习第二段。1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圆明园的辉煌景观。2默读、思考。第二

10、段从哪儿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提示学生按照不同方面把这一段分成三层。(第二段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景观。第二自然段是一层,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第三自然段是第二层,介绍了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了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第四自然段是第三层,介绍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3逐层讲解,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 (1)学习第一层(第二自然段)。找一位同学朗读这一自然段。请同学们画出圆明园由哪几部分组成?(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另外,还有很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众星拱月”般地

11、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众星拱月”的意思是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众星拱月”的各种园子。引导同学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模样,根据自己的“众星拱月”图,谈谈感想,体会圆明园的布局规模(宏大)。板书:圆明三园 众星拱月 (2)学习第二层(第三自然段)。 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作者很形象地描述)园中的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并为背诵做准备。 理解“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请同学讨论理解这句话,

12、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这一句话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板书:民族建筑西洋景物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结合第3自然段内容,前后桌讨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圆明园集中外名胜于一身,所以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有感

13、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习了这一部分,我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聪明,也感到作者对祖国的灿烂文化非常热爱。)练习背诵这一自然段。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背诵,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同学们互相提示着背诵。 (3)学习第三层(第4自然段)。找一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做“奇珍异宝”。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博物馆、艺术馆指导学生朗

14、读,练习背诵。 (4)小结第二段。这一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你认为这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怎样看待圆明园的辉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我觉得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园林史上的奇迹。)三、学习第三段。1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在文中找出三个字来概括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掠”、“毁”、“烧”这三个字概括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指导学生具体分析侵略者的暴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这句中的“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而且“拿不动的”也不放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暴行,想怎样就怎样。“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很快化为灰烬。)同学们,我们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强盗烧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