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二: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知识总结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121999118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53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二: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二: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二: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二: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知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二: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知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二: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备考复习二: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知识总结(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主要线索归纳 线索1 近代以来维护国家主权的民族战争 1 鸦片战争 1840 1842年 1 原因 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2 结果 签订了 南京条约 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 求 3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1860年 1 原因 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2 结果 签订了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等不平等条约 3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政治模块线索 3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1895年 1 原因 日本为满足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2 结果 签订了 马关

2、条约 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3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1901年 1 原因 根本原因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义 和团运动 2 结果 签订了 辛丑条约 3 影响 清政府沦为 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5 抗日战争 1931 1945年 1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 展开局部抗战 揭开 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 侵华日军罪行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组建 七三一部队 对根据地进行 大扫荡 3 全民族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工农革命军改编为国

3、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陆军新编第四 军 战略防御阶段 两个战场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战略相持阶段 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 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 抗战胜利 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署投降书 中国共产 党在抗战中发展壮大 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4 意义 近代中国一百年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 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线索2 近代以来中国求民主 建设民主 发展民主的斗争与努力 1 近代中国人民求民主的努力 1 反对满清专制统治的民主思想的发展 鸦片战争前后 徐继畬的 瀛寰志略 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这

4、对于开阔中国 人的视野 冲破封建思想樊笼 起了一定的作用 洪仁玕在 资政新篇 中主张以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 公众选举官吏等 19世纪60年代 王韬 冯桂芬等早期维新派主张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时期 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皇帝支持下 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他们要求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 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 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戊戌 变法运动开创了政治民主化的先河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孙中山提出了 建立民国 的主张 民主共和的思想成为潮 流 引发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满清的专制统治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 反对北

5、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 辛亥革命失败后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为维护辛亥革命建立的民主共和的成果 先后与袁世凯 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进行了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 运动 等重要斗争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 提出了 民主与科学 的口号 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维 护专制统治的封建思想文化 国民革命时期 为建立 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国 共合作发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中心的国民革命运动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 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斗争 国民党统治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反专制求民主的斗 争 如建立红色政权 在抗日根据地用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解放战争初 期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等

6、2 近代以来民主制度的建设 1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时期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建立了 中华民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自由 权利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加快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 义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推动了亚洲各国的近代民族解放运动 2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新中国即将建立 北平政协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参与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 进入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 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

7、协 商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正式建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 通过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从 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都规定实施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 这些制度的形成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标志着中国政治民 主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实现了民族平等 也 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3 新时期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1 平反冤假错案 纠正指导思想上的 左 倾错误 平反 文化大革命 前后的冤 假错案 2 政治体制改革 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

8、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加强基层政权建 设和基层民主建设 3 完善法律体系 加强立法工作 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法律 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 线索3 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变化 1 鸦片战争后 中国独立地位丧失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 争的失败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降低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更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更多主权的沦丧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随着 总理衙门的设立 中国的中央机构也开始了半殖民地化 2 甲午战后 民族危机严重 甲午中日战争后 中国战败 并且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割地赔款都创 下了历史之最 国际地位一落

9、千丈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 华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帝国 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中国到了任人宰 割的时候 中国的国际地位降到了冰点 3 抗战胜利 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抗日战争的胜利 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抗日战争是中国国际地位变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点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战胜了现代化的日本 中国的胜利让世界刮目相看 为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4 新中国成立 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10、从此走上了独立 富强 民主 统一的道路 新中 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成为 国家的主人 5 抗美援朝 国威提高 抗美援朝的胜利 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如果说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只是幕 后的策划者和支持者的话 那么朝鲜战争则是中美之间直接的较量 中国人民用落 后的武器装备战胜了强大的美国 这是正义对邪恶的胜利 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勇气 和意志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6 20世纪70年代 外交大突破 1971年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 席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意味着以美国

11、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长期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1972年 美国总统 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在这一事件的影响下 中日建交 世界上 很多资本主义国家承认新中国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9年 中美建交 帝国 主义国家包围封锁中国的外交坚冰被彻底打破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7 改革开放以来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有很大提高 1997年 香 港回归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 高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迅速崛起为发展中的地区大国 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 APEC会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当前 中国积极参与

12、全球治理 国际影响力大大增 强 线索1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 近代经济结构主要包括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经济模块线索 注 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1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解体的表现 洋纱取代土纱 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 纺 与 织 分离 洋布取代土布 使中国农家的 织 与 耕 分离 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 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 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2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兴起 夹缝

13、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上海 广东 天津等 沿海地区兴起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由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 以及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的发展 短暂春天 民国初期 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于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帝国 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 短暂春天 短暂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民 族工业获得了短暂的发展 但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的统治下 民族工业的 发展曲折而又艰难 沉重打击 抗战时期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国民政府实行专卖政策及 工业垄断 民

14、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陷入困境 抗战胜利后 在国民党统治后期 由于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和繁重的苛捐杂税 官僚资本的压迫以及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 民族工业的发展陷 入困境 民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 3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自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发展迅速 它冲击自然经济 诱导洋务企业 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又压制它们的发展壮大 它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 1949年以后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转化为国营经济的一部分 4 官僚资本主义 19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 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 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 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

15、 以后北洋政府由外债支持建立的 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官僚资本的一部分 近现代史文献中所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 主要指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 石 宋子文 孔祥煕 陈立夫四大家族 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所建立起来的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它形成于1927年以后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人 民政府在全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 直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及体制的变动 时间经济模式特点 1949 1956年 新民主主义经济 1 市场调节和计划调控同时存在 国家计划逐渐成 为经济发展的主导 2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主体 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 主义经济 合作社经济共同存在 19

16、56 1978年 计划经济体制 1 国家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排斥市场在经济发 展中的作用 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 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一的公有制经 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1978 1992年 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转轨 1 市场调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同时 国家计划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 2 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私营经济迅速发展 1992年 至今 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1 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2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 线索2 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运动 1 晚清的两次经济建设热潮 1 洋务运动 同光中兴 19世纪60年代起 洋务派打着 自强 求富 的旗号 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如军事工业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 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 民用工业 兴办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和湖北 织布局 2 甲午战后民间出现兴办企业潮 甲午战后 由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 限制 出现了民间兴办企业的热潮 主要表现为商办企业增加 规模扩大 由沿海 向内地扩展 2 民国初年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