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1997503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玻璃-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简析: 新型玻璃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都是说明文。新型玻璃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他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此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造出用途更广泛的玻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五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能理解“藕断丝连”等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

2、业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读熟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研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教具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读出注音的生字,理解“藕断丝连”等词在文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认识几种新型的玻璃,了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1猜一猜 (老师出示一个袋子),同学们猜猜这个袋子里面有什么?(当学生疑惑时)老师摇了摇袋子,叮叮当当的声音给了学生启示,随

3、机老师拿出袋子里面的玻璃杯子,玻璃碗等,趁机让学生再观察教室里面的窗户上的玻璃,日光灯,玻璃黑板,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普通的玻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新型玻璃。(设计理念:由实物导入,让学生感受普通玻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小的作用,新型玻璃与普通玻璃有什么不同呢?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揭示课题(老师板书课题)理解“新型”一词3.看课题质疑(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大家齐读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三、一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老师巡回指导,并给学生推荐好的学习方法要求:(1)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遇到生字看看拼音,并想想它的意

4、思。(2)想办法识记生字,可以在小组内解决,也可以查字典(设计理念:注重学法指导)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抽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设计理念:倡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2)出示课件:词语宝典 陈列 急促 企图 盗窃 坚硬 防盗 问世 阻挡 废水 噪音 研制 分贝警报 碎片 窗帘 对付 制服 奇迹博物馆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3)出示课件:分辨多音字 tio ( ) zhan( ) kn( )调 粘 看dio( ) nian( ) kn ( )4)比一比,组词噪( ) 粘( ) 藕( ) 废( ) 养( )操( ) 站( ) 偶( ) 泼( ) 恙( )5)指导难写的生字学生练习

5、写字,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的既准确又美观(设计理念: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教学生不会的,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办法,要相信学生的潜在能力。)四、二读课文,读通句子1.抽学生逐段读课文,老师随机指导,检查是否正确,流利,并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要求:大家仔细地听,看这个同学读的怎么样,有没有读错的地方。2.在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看字面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方法。理解“安然无恙”“藕断丝连”“问世”“分贝”等词语的意思。(设计理念:注重学法引导)3抽学生评价同学读的怎么样,老师引导他们从字音,停顿,语调等方面去评价。(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五、三读课文,

6、理清思路1、默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名字,特点及作用。(设计理念:培养学生默读课文的能力,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2、小组交流,完成表格(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3、出示课件:种类 特点 作用 4.检查合作学习情况5看表格内容,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6出示课件:有机玻璃,u型玻璃,夹层玻璃,钛化玻璃等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六: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 加丝网 加丝 新型 变色 玻璃 吸热 吃音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介绍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2.展开想象设计未来新型玻璃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

7、习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回忆课文讲了哪几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二:重点讲读,体会写法1. 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这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设计理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种玻璃的介绍方法,掌握学习方法。)2. 老师总结归纳介绍名称介绍特点介绍作用3. 运用这种方法,自学,25段(设计理念:学练结合,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4. 说一说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 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2)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来处理。3) “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

8、手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噪音为40分贝,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三:拓展延伸,鼓励创新1.大家开一次玻璃展销会,把你设计的新型玻璃介绍给顾客要求:自己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2 用自述的方法汇报推销,师生点评评出最佳推销员,最佳推销词(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四:课堂总结板书: 新型玻璃 学生设计的新型玻璃名称教学反思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例如:我在导课时,先出示一个袋子让学生猜猜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起初学生充满了好奇,满脸的疑问

9、,趁机我摇了摇袋子,叮叮当当,清脆的声音唤起了学生的兴趣有个学生大声地说:肯定是与玻璃有关的东西。随即我出示袋子里面装的玻璃杯子,玻璃碗,镜子等。这些玻璃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紧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玻璃,黑板,日光灯等。我告诉大家这些都是最普通的玻璃,今天我们了解的是新型玻璃,它与普通玻璃有什么区别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这样的导课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二:以读为主,理清课文思路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为“经”,以字词训练为“纬”。讲授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主要用读的方法,

10、促使学生思考。采用三读法,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识记生字;二读课文,读通句子,理解词义;三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每次读的形式也不一样,有自由读,默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等,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在读中学习遣词造句,在读中理解课文的语言美。在第一课时我在学生读够三遍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回答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那几种?学生很条理地总结出来了。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瓜熟蒂自落,水到渠必成,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事实上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就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读书,这就是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巧用多媒体,拓展思维

11、课件的巧妙使用使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它色彩鲜明,有动画和动态演示效果,声音等。合理利用这些媒体手段,可以从更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到达更佳的学习效果。例如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我们了解了课文中的五种新型玻璃,你还知道哪些新型玻璃。在学生疑惑时,我出示课件:分别是有机玻璃,金属玻璃,U型玻璃,钛化玻璃。夹层玻璃等,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增长了见识,为下一节课介绍自己设计的新型玻璃储备了材料。四:教给读书方法,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养成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学生中寻找榜样推广学习经验。初读课文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要求,学生开始读书,我来回巡视指导,发现一个学生

12、动笔圈画,我便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指导读书,我趁机表扬他的学习方法,顺手拈来,因势利导,鼓励大家向这位学生学习。并给学生介绍一些阅读方法,让大家借鉴。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学生受到奖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的宝贵。在这位同学的感召下,大家都动起了笔。五:借用文本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一次玻璃展销会,让学生采用自述的方法,介绍自己设计的新型玻璃,这样改变人称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在学生自述的过程中。老师随即修改他们文字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让大家参与修改,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作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双击可以删除页眉页脚。谢谢!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wo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