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1997360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答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复习题(一)一、单选题(第一章)1、距今170万年的时候,云南(C)就已经活动在中国大地上。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2、距今约7020万年的(B),已学会使用天然火。A、北京山顶洞人 B、北京猿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3、( C )中关于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记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A、春秋 B、甘石星经 C、诗经 D、梦溪笔谈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A )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5、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B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6、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D

2、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7、( B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8、( D )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9、( A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写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10、( C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11、徐宏祖是著名的学者和旅行家,著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 B )的人。 A、山岳景观 B、岩溶地貌 C、丹霞地貌 D、火山地

3、貌12、古代纪月,仲春、季夏、仲秋、孟冬依次指(C)。A、二月、五月、八月、十月; B、正月、四月、七月、十月C、二月、六月、八月、十月; D、三月、七月、九月、十月13、在八卦中,象征天、地、水、火的四卦分别是(D)。A、艮、兑、坤、巽; B、巽、乾、震、离;C、坎、艮、兑、震; D、乾、坤、坎、离;14、皇帝的母亲和姑母依次称为( C ) 、皇太后、长公主 、太皇太后、大长公主、皇太后、大长公主 、太皇太后、长公主15、“明”国名命名的依据( C )。A、部族名 B、发迹地 C、流行口号 D、同音通假16、“文”这个谥号是属于( A )。A、表扬 B、贬义 C、同情 D、其它17、下列哪个

4、国名是根据发迹地特产命名的( C )。A、清 B、元 C、辽 D、蜀18、在封建社会,( C )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取中者称“举人”。 A、会试 B、院试 C、乡试 D、殿试 19、宦官最多的朝代当属( C )代。 A、宋 B、元 C、明 D、清20、殿试按成绩分为一甲三名,从第一名到第三名分别称为( C ) A、状元、探花、榜眼 B、秀才、解元、会元 C、状元、榜眼、探花 D、秀才、会元、解元21、五行相生规律中木生( C )。A、金; B、水; C、火; D、土;22、明朝、清朝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称( A )。 A、解元 B、会员 C、秀才 D、举人23、游客从画店中购了一幅近年国画,

5、上题“岁在戊寅昆戈画于北京并记”。已知该年1999年为已卯年,据推算,该画创作为公元(B)年。 A、1997 B、1998 C、2000 D、200124、丑末寅初为天津曲艺著名鼓曲,该曲名从字面上理解指的是( B )左右。A、凌辰一点钟 B、凌辰三点钟 C、一点钟 D、三点钟25、唐代把“观世音”改为“观音”,是避( C )的讳。 A、汉高祖名刘邦 B、汉文帝名刘恒 C、唐太宗名李世民 D、康熙皇帝名玄烨26、古代把每月十五日叫( C ) A、朔 B、晦 C、望 D、朏27、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中的“高宗”、“文景”依此分别是( C ) A、庙号、年号 B、谥号、尊号 C、庙号、谥号 D

6、、谥号、年号(第二章)28、下列诸山中属花岗岩名山的是( C )。 A、武夷山、衡山 、黄山、庐山 、华山、千山 、雁荡山、三清山29、下列哪个自然保护区属于综合型的自然保护区( A )。 A、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B、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C、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 D、九寨沟自然保护区30、康乐气候的温度是指( B )。 A、小于10度 B、10度到22度 C、大于22 度 D、11度到25度31、下列哪个景区不属于世界遗产名录( D )。 A、长城 B、苏州园林 C、五夷山 D、华山32、按湖泊的成因分类,长白山天池、镜泊湖、滇池分别属于( B )。 A、构造湖、堰塞湖、冰川湖 B、火口湖、堰塞湖

7、、构造湖 C、火口湖、构造湖、堰塞湖 D、堰塞湖、火口湖、构造湖33、千山位于( D )。 A、山东泰安市; B、陕西省华阴县; C、湖南省衡山县; D、辽宁省鞍山市;34、九寨沟风景区位于( D )。 A、浙江省乐清县; B、江西九江市; C、湘西北大庸市; D、四川省南坪县;35、庐山位于( B )。 A、浙江省乐清县; B、江西九江市 C、湘西北大庸市; D、四川省南坪县;36、竹子的象征含义是( A )。 A、清雅高洁; B、忠烈; C、出污泥而不染; D、送别;37、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全长( )。 A、2965公里 B、5464公里 C、6300公里 D、6500公里38、武夷山

8、风景区位于( B )。 A、广东仁化县 B、闽北崇安县 C、安徽齐云 D、江西贵溪39、岩体为火山流纹岩的旅游名山( D )。 A、千山 B、华山 C、黄山 D、雁荡山 40、泰山是属于( C )。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D、文化景观遗产41、现代登山旅游一般分为( D )两大类。A、运动登山和探险登山 B、运动登山和娱乐登山C、探险登山和观赏娱乐登山 D、运动登山和观赏娱乐登山42、风景名山是指具有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它给人一种综合美感,其中以( C )为核心和基础。 A、色彩美 B、动态美 C、形象美 D、嗅觉美43、被称为

9、“万丈盐桥”的察尔汗盐湖位于我国( A )。 A、青海省 B、新疆 C、甘肃省 D、内蒙古44、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大叠水瀑布,依次在( B )。A、贵州省、陕西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B、贵州省、山西省、黑龙江省、云南省C、湖北省、山西省、黑龙江省、贵州省 D、浙江省、山西省、辽宁省、福建省45、我国保护大熊猫、褐马鸡、银衫、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依次为( C )。A、神农架、梵净山、肇庆、鄱阳湖; B、高黎贡山、长白山、武夷山、扎龙;C、卧龙、庞泉沟、花坪、宣城; D、卧龙、神农架、武夷山、宣城;(第三章)46、满族在我国的分布以( C )最多。A、黑龙江 B、吉林 C、

10、辽宁 D、北京47、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 C )族。A、满族 B、朝鲜族 C、回族 D、壮族48、在服饰方面最讲究银饰的我国少数民族是( B )。A、黎族; B、苗族; C、傣族; D、彝族;49、维吾尔族人的( B )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 A、踩芦笙 B、赛乃姆 C、孔雀舞 D、玄子舞50、( B )是傣族的传统新年。A、火把节 B、泼水节 C、开斋节 D、圣纪节51、少数民族服饰中,戴四楞小花帽的和藏式金花帽的分别是( D )族。A、回族和藏族 B、回族和维吾尔族 C、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D、维吾尔族和藏族52、少数民族服饰中,男女均披“察尔瓦”和妇女披“披星戴月”

11、披肩的分别是( C )族。A、纳西族和苗族 B、纳西族和彝族 C、彝族和纳西族 D、苗族和纳西族53、壮族有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素有( C )之乡的誉称。 A、壮歌 B、壮锦 C、铜鼓 D、刺绣54、黎族儿女成年后就住在屋外的寮房,盛行( C )的婚俗。A、阿注婚 B、抢婚 C、不落夫家 D、走婚(第四章)55、按佛教天台宗说法,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与他们相对应的佛名依次是( C )。A、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 B、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C、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 D、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56、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创立地点依次为( D )

12、。A、阿拉伯半岛、巴勒斯坦地区、古印度 B、古印度、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半岛C、巴勒斯坦地区、古印度、阿拉伯半岛 D、古印度、阿拉伯半岛、巴勒斯坦地区57、佛教、道教、儒教褒封关羽称号分别是( C )。A、关帝圣君、伽蓝神、武圣人 B、武圣人、关帝圣君、伽蓝神C、伽蓝神、关帝圣君、武圣人 D、关帝圣人、武圣人、伽蓝神58、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是( C )A、东林寺 B、塔尔寺 C、白马寺 D、华严寺59、基督教有( D )传中国之说。A、一 B、二 C、三 D、四(第五章)60、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 C )奇迹”。 A、六 B、七 C、八 D、九61、下列( C )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62、中国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是( B )墓的普通采用。 A、木椁墓 B、砖石墓 C、土穴墓63、因为君权“受命于天”,且要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