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电站考察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997147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水电站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水电站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水电站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水电站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水电站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水电站考察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电站考察报告20XX年8月21日上午,07中青班56名学员驱车前往北盘江水电站进行考察,近二个小时的颠簸后,10时达到坝区。组织上由于事前与工程指挥部进行了联系,由张大光总工程师给我们对电站的建设、施工、社会经济效益、工程难度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水电站是XX第二大河流北盘江上的大型水电站之一,由于受下游广西龙滩水电站建设项目已下闸蓄水的影响,省政府明确电站建设为“抢救性工程”。水电站位于XX省西南部的北盘江下游,右岸属我县,左岸属镇宁县。电站枢纽由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岸开敞式溢洪道、右岸放空洞、右岸引水系统、右岸岸边地面厂房组成,导、截流建筑物由左岸1#导流洞、右岸2#导流洞、上、下游土

2、石不过水围堰组成。电站正常蓄水位490m,水库总库容亿m3,装机容量为880MW;保证出力近期172MW,远景140MW,多年平均发电量近期亿kWh,远景亿kWh。水电站为二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型。挡水、泄水建筑物为1级,放空洞、引水系统、厂房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工程按百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洪水位,下泄流量13330m3/s;百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洪水位,下泄流量11478m3/s。坝址河谷呈开阔的“V”形,坝址区出露地层为青岩组第二段、边阳组第一段和第二段及第四系地层,坝基及两坝肩以灰色厚层砂岩、粉砂岩夹钙质泥岩为主。坝址区处于多德向斜北西翼,坝址区未发现

3、大的断裂带发育,褶皱、裂隙是坝址区的主要构造形迹。坝址处地形开阔,利于建筑物的布置,不存在岩溶渗漏问题,岩石完整,构造单一。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0m, 坝顶高程,坝顶全长,上游坝坡1:,下游综合坡比1:,坝体总填筑方量约890万m3。溢洪道控制段距大坝左坝肩约60m,分别由引水明渠段、控制段、泄槽段及消能工组成。右岸放空洞为独立放空洞,在必要时作水库放空之用,进口底板高程。地面厂房引水系统布置于右岸,采用一洞一机单元供水方式。电站设四台机组,装机容量880MW。引水系统由塔式进水口、引水隧洞、压力钢管等建筑物组成。进水口底板高程为,引水隧洞断面型式为圆形,洞径为9m,压力钢管管径为

4、7m。厂房布置在面板坝下游右岸坝脚,厂区枢纽主要由主机间、右端安装间、上游副厂房、上游升压开关站、中控楼、下游副厂房、下游尾水平台及尾水渠等建筑物组成。施工导流度汛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标准,采用全年河床断流、隧洞导流方式,两条导流洞分别布置于左右岸,上游设堆石围堰,下游设土石围堰。下闸蓄水时间为20XX年11月,第一台机组发电时间为20XX年12月。根据目前工程施工进度情况,右岸2#导流洞于20XX年10月底全面竣工。水电站工程已于20XX年11月15日实现大江截流,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在上游光照水库的调节下,电站具有良好的发电、调峰、备用等性能,是贵州目前不可多得的优秀电源点。电站建成后,与附

5、近的坑口火电站联合运行,可实现水火电互济,提高贵州电网的供电质量,为电力紧缺的华南地区提供优质电能。因此,水电站的兴建不仅对促进贵州经济和流域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贵州“西电东送”和北盘江流域滚动开发的选择,更是XX电力建设和电力市场的客观要求。通过考察,电站给学员们的映象就是六个字:高科技、重和谐。整个忙碌的大坝施工现场,没有看见几个汗流满面的施工人员,看到的都是现代化的施工机械;因工程而开凿裸露的岩壁正被相关施工人员采用人工喷射地衣的方式恢复原来绿的面目;施工沿线都种上了行道树,这是重和谐的一种表现。值得提醒工程指挥部注意考虑是:整个水电站采用全年河床断流、隧洞导流方式进行建设,因截流,河流中原有的鱼类无法完成回游繁育过程,生态系统必然遭到破坏。据资料查证,河段发现现有鱼类49种,没有海河间洄游的鱼类。电站建设将导致长薄鳅、叶结鱼、乌原鲤、长臀、卷口鱼等濒危保护鱼类和珠江水系特有鱼类以及部分经济鱼类减少,甚至绝迹。如果只重视开发利用水资料,不重视鱼类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此鱼类必将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在建设电站的同时,建立鱼类增殖保护站,结合资源、环境和渔政的保护管理,合理调度电站的生产运行,可以将电站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降到最低的程度。同时,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调查、分析,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才能使资源得到长期、有效的利用。这才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精品办公范文集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