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含解析)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21996313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3.钟面上的针都是按顺时方向旋转的( ) 4.汉字“田”“日”“国”都是轴对称图形。 ( ) 5.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6.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平行的。( ) 二、选择题(共8题;共16分)7.下列汉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明B.开C.旦8.下图所示的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1B.2C.3D.49.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10.下列现象中,( )

2、属于旋转 A.拉衣服的拉链B.拧瓶盖C.跳远时的腿部运动11.分针从指向12到指向3,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了( )。 A.45B.60C.90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 A.乘直升电梯从一楼上二楼B.钟表上的指针慢慢地走C.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行驶D.汽车在平坦笔直公路上行驶1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旋转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B.平移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C.平移和旋转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14.把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 ),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A.90B.180C.360三、填空题(共6题;共11分)15.在字母A、B、C、D、E、F、G、H、I、J、K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_

3、。 16.正方形有_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_条对称轴。17.一个三角形先向上平移了8格,再向下平移了10格,这个三角形相对于原来的位置是向_平移了_格。 18.电风扇扇叶的运动是_现象;拉抽屉现象是_现象(填“旋转”或者“平移”) 19.汽车沿着直线行驶时,车轮做_运动,车身做_运动 20.看图填一填.(1)蘑菇图可以先向_平移_格,再向_平移_格;也可以先向_平移_格,再向_平移_格。 (2)火箭图可以先向_平移_格,再向_平移_格;也可以先向_平移_格,再向_平移_格。 四、解答题(共3题;共15分)21.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在( )里注明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22.如图所示:a.

4、图形平移到图形的位置,可以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b.画出中间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c.画出右边图形的全部对称轴 23.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答案解析部分一、判断题1.【答案】 正确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据此解答。2.【答案】 正确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

5、答】解: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3.【答案】 正确 【考点】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 钟面上的针都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对钟面的认识可知,钟面上的针都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4.【答案】 错误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解:汉字“田”“日”是轴对称图形,但是“国”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

6、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5.【答案】 错误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解:没有确定对折的方法,所以无法确定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轴对称图形只有沿着对称轴对折后,左右两边才能够完全重合。6.【答案】 错误 【考点】平移与平移现象 【解析】【解答】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平行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铅笔如果在一条横线上左右平移,就不会出现平行,据此解答。二、选择题7.【答案】 C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第一判断,C中的“旦”字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分析】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

7、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8.【答案】 C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 下图所示的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一共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据此解答。9.【答案】 D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D中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D。 【分析】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

8、的直线就是对称轴。10.【答案】 B 【考点】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 拉衣服的拉链属于平移;拧瓶盖属于旋转;跳远时的腿部运动什么都不是。 故答案为:B。 【分析】旋转就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旋转改变的是图形的方向,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平移就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是图形的位置。11.【答案】 C 【考点】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解:分针从指向12到指向3,绕中心点顺时针旋转了90。 故答案为:C。 【分析】分针从指向12到指向3,一共走了

9、3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一共是330=90。12.【答案】 B 【考点】平移与平移现象,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钟表上的指针慢慢地走,属于旋转,不属于平移。故答案为:B。【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13.【答案】 C 【考点】平移与平移现象,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 根据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知识,把一个图形平移旋转不会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分析】考查基本的平移、旋转知识14.【答案】 C 【考点】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 根据旋转的基本知

10、识,把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360度后会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图形不变。【分析】考查基本的旋转知识三、填空题15.【答案】 A、B、C、D、E、H、I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在字母A、B、C、D、E、F、G、H、I、J、K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E、H、I. 故答案为:A、B、C、D、E、H、I.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据此解答.16.【答案】4;1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正方形有4条对称

11、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故答案为:4;1.【分析】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图形的对称轴,据此判断.17.【答案】下;2 【考点】平移 【解析】【解答】解:根据两次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可知,这个三角形相对于原来的位置向下平移了2格.故答案为:下;2【分析】平移了两次,先向上,再向下,然后根据两次平移的格数确定现在的位置即可.18.【答案】旋转;平移 【考点】平移 【解析】【解答】因为电风扇扇叶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电风扇扇叶的运动是旋转现象;因为拉抽屉过程中方向不发生改变,所以拉抽屉现象是平移现象【

12、分析】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移动过程中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据此判断出电风扇扇叶的运动、拉抽屉现象分别是哪种运动即可。故答案为:旋转、平移。19.【答案】旋转;平移 【考点】平移 【解析】【解答】汽车沿着直线行驶时,车轮做 旋转运动,车身做 平移运动【分析】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旋转自然是转动的;推拉门窗是把整个门窗按一定的方向来回运动,根据图形平移的意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依此根据平移与旋转定义判断即可。故答案为:旋转,平移。20.【答案】(1)上;4;右;4;右;4;上;4(2)右;4;下;5;下;5;右;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