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设计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1996166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设计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首师大大兴附中2013.4.22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设计颐和园首师大大兴附中一、背景分析: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就有六处,这就给北京的孩子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但遗憾的是,虽然大兴孩子生在北京,很多人都不曾有机会走进和感受这些文化遗产,因此,本次社会实践大课堂带领学生走入颐和园这一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境内,距天安门20余公里,占地290公顷。1960年颐和园首批被国务院定为全国

2、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颐和园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它所蕴含的中国老北京历史文化等很值得学生们去探究、了解。二、目的和意义:走进颐和园,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的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园林框景、隔景等相关的构景知识,领略园林建设中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质;通过整个颐和园的参观过程,使学生学会景观游览的基本方法,并迁移到对其它景观的游览中;通过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有利于帮助学生整合知识,迁移能力,把课本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促进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品

3、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通过实践强化、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和融入集体的意识。三、教学过程分析:(一) 活动内容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在校学习颐和园的相关历史和景点知识;去颐和园实地游览,结合参观加强体验、感受。(二)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在校学习颐和园的相关历史和景点知识1. 颐和园的历史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

4、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

5、,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2. 颐和园景区介绍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

6、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

7、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3. 主要景点 颐和园经过几次修建和修缮,其中的景点非常多,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有万寿山、昆明湖、东宫门、乐寿堂、玉澜堂、大戏楼、佛香阁、排云殿、智慧海、长廊、清晏舫、画中游、听鹂馆、十七孔桥、宝云阁、文昌阁、后山后湖、谐趣园、苏州街等,在教学中利用颐和园游览图结合各个景点的景观图,以及相关介绍,使学生对每个景点的位置、建筑形式、相关背景有个系统的了解,为实地参观打好基础。4. 游览路线 颐和园的游览路线有很多条,根据参观时间的长短不同,有不同的景点线路,给学生介绍几条经典的线路,使学生不仅学到颐和园的游览路线,更能迁移到其它景观的参观

8、上,让学生学会外出旅游参观的基本方法。根据颐和园的景点图,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条集体游览路线,既要保证安全,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观赏效果。东宫门入园:1小时路线: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邀月门-游览结束2小时路线: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邀月门-长廊-昆明湖畔-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桥-游览结束一天路线:东宫门入园-仁寿殿-德和园-谐趣园-万寿山-澹宁堂-苏州街-四大部洲-香岩宗印之阁-智慧海-佛香阁-排云殿-长廊-石舫-西堤-耕织图景区-绣漪桥-廓如亭-十七孔桥-南湖岛-乘船游览昆明湖-排云殿码头-长廊-乐寿堂-宜芸馆-玉澜堂-知春亭-

9、文昌院-游览结束 北宫门入园:2小时路线: 北宫门-苏州街-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乐寿堂-德和园-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3小时路线: 北宫门-苏州街-四大部洲-佛香阁-排云殿-长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昆明湖东堤-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德和园-仁寿殿-东宫门。 新建宫门入园:2.5小时路线: 新建宫门-昆明湖东堤-文昌院-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3小时路线: 新建宫门-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乘船至石舫-耕织图景区-苏州街-佛香阁-排云殿-长廊-乐寿堂-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第二部

10、分:颐和园实地游览组织学生回忆课堂学到的相关知识,结合参观颐和园内容来加强对皇家园林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置身在这样富有浓厚历史色彩和传统文化气息的“大课堂”里,将小小的课堂变换为真实的社会环境,增长了知识、加强了直观感受,提高了学习兴趣。对园林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有了直观的认识,不再枯燥乏味;对于自然风光有了亲身的体会,认识了不同的树种,千奇百怪的古树,加深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更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的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对于历经朝代变迁,不断修缮的世界文化遗产,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是爱国得到升华和内化。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双击可以删除页眉页脚。谢谢!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word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