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草坪区双语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光荣感淡化调查研究报告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1995236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尖草坪区双语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光荣感淡化调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尖草坪区双语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光荣感淡化调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尖草坪区双语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光荣感淡化调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尖草坪区双语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光荣感淡化调查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尖草坪区双语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光荣感淡化调查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尖草坪区双语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光荣感淡化调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尖草坪区双语实验小学少先队员光荣感淡化调查研究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少先队员光荣感淡化调研报告所谓光荣感,就是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的心理。组织光荣感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从属感、责任感。少先队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以后,有成千上万的成会员在她的旗帜下宣过誓,整整几代人打折星星火炬的旗帜,戴着光荣的红领巾在这个组织里成长。但是如今,少先队员光荣感却日渐淡化,值得关注。一、少先队员光荣感缺失的基本现状1、红领巾被“冷落”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红领巾不仅仅代表红旗一角、烈士的鲜血,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象征着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劳动童子团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腔热情投入革命

2、事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可如今的红领巾却被孩子们冷落一旁。如: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佩戴红领巾,他们把佩戴红领巾当作是“麻烦”;有的孩子的红领巾脏兮兮的;有的孩子的红领巾严重破损;有的孩子的红领巾在进入校园之后被遗忘在了课桌里的一角。2、队干部标志被“遗弃”每当少先队建队日到来之际都会有一些队干部被光荣任命。这些同学们在带上队标的那一刻都感觉非常自豪,但是新鲜感过去之后,有些队干部的队标或丢或损、惨遭“遗弃”二、造成少先队员光荣感缺失的主要原因当代的少先队员普遍缺乏光荣感和责任心,导致这一现象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的。(一)家庭因素现在的少先队员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所有人的活动中心。长辈的溺爱使得他

3、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尤为强烈,因此在进入一个组织时可能无法完全融入其中,获得实质上的组织归属感。与之相反,还有一部分少先队员在家里得不到家人的重视,家长外出打工,对孩子们的事不闻不问,放手不管,这也导致了他们缺乏组织意识,无法获得组织归属感。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最主要的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则会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意识。(二)学校因素1“全童入队”成为大环境。现在,学生加入少先队比以往更容易了,一般小学生入学一年后均能入队,没有一种竞争意识,自然就无法体现出少先队员对组织的认可与热爱,这就必然使得少先队员的集体光荣感有所下降。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由,将工作重心偏向智育

4、上,致使学习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或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准绳,造成了只限于督促学生的学习,为学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而淡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比如:劳动观念淡薄:安排劳动时, 偷尖耍懒, 根本不认真;轮到值日大多敷衍塞责, 蒙骗老师, 看见老师, 就做样子, 没有老师便自由散漫;轮不到值日, 班里的事一切都与我无关等。这种状况严重地减弱了我们对少先队员光荣感和归属感的培养。3中队辅导员的角色不到位。现在的学校基本都是班主任兼中队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整天忙于班级的琐事,很少以中队辅导员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没有真正地起到辅导员的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心目中慢慢淡化了少先队的意识,

5、少先队的光荣感与归属感也随之降低了。五、强化少先队员光荣感的主要措施(一)强化队前教育,更新入队仪式队前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少先队组织,进而培养少先队员的组织观念。所谓队员的组织观念,就是每个少先队员对自己的组织应该具有的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它反映在队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上。可见,队前教育是少年儿童形成少先队光荣感和归属感的关键。经过队前教育,学生有了一定的身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入队仪式就是孩子们热切期盼的一刻,也是培养少先队员荣誉感与归属感的有一个契机。举行入队仪式的时间要选择重大节日或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地点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可以邀请孩子们心中最崇敬、最有威信的人参加

6、入队宣誓仪式;采取不同形式发动家长在入队宣誓的那一天给孩子赠送有意义的礼物;在“授巾”环节中,我们可以创新,如从红旗图案上取下红领巾,由即将退队入团的优秀队员授予新队员,由党团员传递、授予红领巾等,给新队员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二)重温队史,强化少先队意识90 多年的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和少先队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少年儿童谋幸福、促成长的历史,是少先队在党的领导下带领少年儿童不懈奋斗、不断发展的历史。学习了解少先队历史是进行少先队组织意识教育、培养少先队员的少先队组织光荣感和归属感的最好教材。我们可开展参观队室、观看队史挂图,观看红领巾与共和国同行等反映新中国少先队历史故事的影视片,学唱

7、少先队历史歌曲等活动,让队员为光荣的少先队历史而骄傲,为自己能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而自豪。(三)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强化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与归属感形成少先队组织的光荣感与归属感,十分重要的前提是全员参与到少先队活动中,使每一位少先队员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少先队要特别重视队员的民主参与,引导队员积极参与队务管理,参与队集体建设。此外,少先队要实行少先队小干部轮换制,自设自荐服务小岗位,使队员人人都有服务锻炼的平台,让队员人人都有锻炼、出彩的机会。这种做法不仅满足了少先队员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还能够起到强化少先队员归属感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优势,开展

8、“手拉手”等活动,以此实现群体互动和同伴互助,体现团队关爱,促进共同成长。这些队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影响力,从而增强少先队员的少先队组织光荣感和归属感。(四)典型榜样激励法,激发少先队员的光荣感榜样教育有助于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他们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因此,对他们进行光荣感与归属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而应该为他们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宣传榜样的积极面、闪光点,特别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激发他们的光荣感。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不仅离不开榜样教育,更离不开激励与交流。每一次

9、激励评价,都会给孩子增加一份自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也会使孩子体验到成功。当他们表现出色时受到及时的鼓励表扬,会使他们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身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自然而然会逐渐培养起来。作为少队辅导员,我一定会认真学习和践行少先队改革方案,做好少先队宣传工作,重视每次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搞好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少先队员们的光荣感。少先队员光荣感淡化调研报告尖草坪区双语实验小学2017年5月17日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双击可以删除页眉页脚。谢谢!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wo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