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参考资料)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21993575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前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参考资料)(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大学教学导论(已补充).教学是教学论学科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大学教学作为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是大学育人功能与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意义建构活动。大学教育属于教学活动的高端阶段,具有从正式的学校教育向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阶段过渡的性质。.大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我们拟从理解一般教学概念入手把握大学教学的特殊性质与特点。.一般教学的含义:(条)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教育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高级形态表现,是人类传承自身文明成果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人类重要的公益性活动,是促进个体发

2、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通过以传递和发展人类经验为己任的专门性社会交往活动,生成生命意义与社会价值的协同过程。教学从一个侧面说是一种认识活动,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则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实践离不开教师、学生、课程三要素。.大学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它是由大学教师的教与大学生的学所构成的意义建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中间过程。.大学教学具有十分丰富的含义:大学教学是基于通识教育的专业教学大学教学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具有研究性、开放性、创

3、新性的特点大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大学教学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通识教育”以学生为本位。*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专业化是大学教育的生命线。*把学生参加科学研究作为一门必修课而要求所有学生全部参加。*大学生逻辑思维高度发展,辩证思维逐渐成熟,独立性、自主性、自信心等趋向稳定,独立学习风格逐步形成。.通识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要促进不同常识领域的专家或不同职业的人士具有相互沟通与了解的心态,成为“完整的人”。.高校已经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成长的摇篮。.从教学方法本身来看,大学教学有两方面的特征:第一,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控制信息传递。第二

4、,教学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的自觉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瑞递增。*高等学校普遍要求学生参加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实习考察等。.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大学教育功能的主渠道。一般认为,大学的职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教学的发展价值是其社会价值的前提,没有教学的发展价值就没有其社会价值,同时教学的社会价值是教学发展价值的归宿。.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开放的意识、进取的精神与健全的人格。.美国学者阿历克斯.英格尔斯针对人的现代化提出条现代人的特征:.大学教学的现代发展价值表

5、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条):大学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科学与文化成果,同时受到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熏陶,养成一定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志向。大学教学通过对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的广泛讲座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与人格特征,把课堂建构成联系知识与社会、学术与思想、学习与生活的桥梁。大学教学通过对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辐射、指导和引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性品质。.英国哲学家阿尔弗莱德诺斯怀特海德认为,大学是教育和科研的场所,但是大学存在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或者为教师提供的科研机会。大学存在

6、的理由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因为保存了知识追求和生活热情之间的联系,把不分老少的求知者聚焦到充满构图的学习中。*大学的责任就是将想象力和经验结合起来。*现代大学教学增加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鼓励学生主动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的培养,强调学生是教学情景中学习的真正主体。*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养成现代人格特征,现代大学都在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立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了选修课程开设比例,普遍实施弹性学习制度建设;大力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的高校已经

7、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学生社团具有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大学教学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传播与创新价值、经济增长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在现代大学教学中,教师对作为教学内容的文化素材,不是机械照搬,而是根据时代需要和学科发展态势对文化素材进行再创造。.大学教学的社会价值(条):大学教学具有文化传播、文化创新价值;大学教学具有经济增长价值;教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年,世界银行公布国家财富的新的统计方法,将国家财富分为三项:人力资源、创造的资产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就是人们的生产能力所代表的价值,它与教育程度、营

8、养程度、医疗保健水平相联系。.现代大学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这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爱因斯坦通过自身的体验和长期的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观点,他反对把学校仅仅看作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反对把学生“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他认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作家。”所谓“和谐的人”就是即富有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她是中留给后世最可称赞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大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英国大学传统、德国大学传统、美国大学传统和苏联大学传统,西方大学的教学传统也经历了相对应的递变过程。.西方大学教学传统的演变(

9、条):中世纪大学教学传统:自治与国际性。英国大学教学传统:自由教育与心灵训练。德国大学教学传统:研究和发展知识。美国大学教学传统:从象牙塔到服务站。苏联大学教学传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被称为人类文化史上的“智慧的花朵”的中世纪大学,与宗教有关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纪曾领队于寺院和教堂,此后才形成教师与学生组合的学术性的:“基尔特”一种类似于今天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例如,年的牛津教师和学生大学.大学在创办伊始就表现出了教学上的自治性、国际性、综合性等特点。中世纪大学传统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基本框架。.英国大学教学传统:自由教育与心灵训练。.由牛津和剑桥大学所奠定的英国大学教学传统具有浓郁的人文教育

10、理想。牛津学者纽曼()在牛津大学生活了长达余年,他于年写的大学的理想一书,反映了当时牛津大学的思想。.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教学机构”和“心灵的训练”的场所,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自由、公平、稳健和智能”生活习惯的绅士。.德国大学教学传统:研究和发展知识。.德国大学教学传统:,洪堡建立柏林大学,系统地形成和提出了自己的大学观,他提出“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主张;世纪,德国通过制度创新,逐步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德国的大学制度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初始模版。年,蔡元培执掌北大,由他主导的北大改革具有德国大学的烙印,这为中国打开了一个盛况空前的学术书面,“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成

11、为中国大学的精神标尺。.世纪年代,在美国大学的先驱者佛兰斯纳的努力下,英国和德国大学的传统在美国得到了系统的阐扬,这为美国大学在世纪下半叶的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础。.年,美国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杰弗逊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强调“州立大学应成为建设各州的智囊团和人才的策源地”。.年,莫里尔法案的分布进一步失去了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威斯康星大学首倡大学要为农业、工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这一思想得到了其他大学的响应,大学正式与社会主动结合,形成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大学也由具有教育和科研的“象牙塔”,逐渐变为涵盖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服务站”。.第二次世

12、界大战后,美国成为继德国之后世界大学发展的中心,美国大学引领着整个世界大学发展的潮流。从年到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以美国大学为榜样进行了改革。.*国家办学的单一体制、以单科性院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结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单一大学职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政府主导、统一计划和层次化成为苏联大学传统的基本特点。在苏联大学教学传统指导下,年下半年开始院系调整。总体来看,全面学习苏联大学教育经验的改革过程贯穿着一种以大学为工具的精神:国家需要建设人才,大学就要求为国家建设培养专门人才。.春秋战国,齐国出现了著名学府“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思想重镇。.公元前年,汉武帝从大儒董仲

13、舒之请,创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宋代,书院出现意味着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学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官学与私学:中国古代大学的两种形式。.在官学类型中,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此外,东汉末年出现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艺术大学“鸿都门学”;三国时曹魏建立的五经课试法,其中由“门人”升为“弟子”的制度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南朝刘宋政权设立的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个学馆的分馆授业制度是大学分科教学的开端;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自觉、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专科学校,拉开了大学按照专业设置时行专门化教学的历史帷幕。.私学有蒙养教学和经师讲学,

14、后者相当于大学。.唐宋时期,私家经馆发展为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学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到清朝时期,书院官学化越来越严重,绝大部分书院成为准备乘兴考试的场所。.古代大学教学的传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条) :学习儒家经典,注重修齐治平;注重辩难讲会,提倡学术交流注重因材施教,长于启发诱导;学而优则仕,学思行合一。(“学与仕”、“知与行”始终是不可分离的。“学”是近道与悟道,“仕”是行道与体道。)*大学开宗明义地道出了我国大学教学理念: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古代的大学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修身与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中的泛道德货币,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情感

15、与爱国精神有关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普遍要求,但同时也造成了伪道学、伪道德的万千,不利于民智开化,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官学中太学的教学以相互问难、讨论经义为重要形式。博士既是太学的专职教师,又是朝廷的学术顾问。.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王守仁除在濂溪书院讲学外,还和湛若水等人历时数十载奔波于全国各地讲学,形成了我国书院史上著名的“讲会制度”,使书院成为学术争鸣和交流的舞台。.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是我国古代大学教学所一贯秉持的宝贵经验。.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首创并实施了因材施教,他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实现培养目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 为政)】.孟子吸取了孔子的教学思想,认为“教亦多术矣”,(孟子.告子下)且注意了教学方式的变化,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心上)。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学记主张“长善救失”,强调了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并且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特点作出更具体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