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期限合同4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989867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期限合同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附期限合同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附期限合同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附期限合同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附期限合同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附期限合同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期限合同4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期限合同4篇由于商品房预售合同是在将来的一定期限交付房屋的合同,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商品房预售合同是附期限的买卖合同。(注:金俭:析商品房预售合同,现代法学1996年第1期。)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民法中,附期限的合同是指以一定的期限到来作为合同效力开始或终止根据的合同。如果所附期限是作为合同效力开始的根据,则该期限为延缓期限;如果所附期限是作为合同效力终止的根据,则该期限为解除期限。在附延缓期限的合同中,合同已经成立,但没有发生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都不需要履行自己的义务,也都没有权利请求对方履行义务。只是在期限到来时,双方当事人才开始履行义务;在附解除期限的合同中,合同不仅已经成立

2、,而且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双方都已经开始履行自己的义务。在期限到来时,双方当事人不再履行义务,合同终止。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双方约定在将来的一定期限交付房屋,这里确实存在一定的“期限”,但这种期限绝不是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因为:其一,如果将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期限”作为附期限合同中的解除期限,则商品房预售合同不仅已经成立,而且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在期限到来时,商品房预售合同终止效力,双方应当解除合同。这样,作为预购方就不能取得约定的房屋。显然,这与当事人订立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目的是相违背的;其二,如果将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期限”作为附期限合同中的延缓期限,则商品房预售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还没有

3、发生法律效力,只在期限到来时,商品房预售合同才发生法律效力。这样,作为预售方就不能要求预购方支付一定的定金或房款。显然,这也不符合商品房预售合同的要求。可见,商品房预售合同并不是附期限的买卖合同。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期限”是一种履行期限,是当事人履行义务的具体时间。最新附期限动产赠与合同附期限合同(2)赠与者_(以下简称甲方)、受赠者_(以下简称乙方),双方就赠与事宜缔结契约如下:第一条甲方于乙方届至第二条所列的期限时,赠与乙方_出版社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_套。第二条本赠与契约因乙方结婚期限的届至而生效。第三条乙方结婚时,甲方应于一个月内购得_出版社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_套赠与乙方。第四条甲方于乙

4、方尚未届至第二条所列的期限前死亡时,本契约即告失效。第五条本契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为凭。赠与人(甲方):_身份证统一号码:_住址:_受赠人(乙方):_住址:_身份证统一号码:_年_月_日附期限赠与合同附期限合同(3)甲方(赠与人):_(写明姓名、住址)乙方(受赠人):_(写明姓名、住址)甲乙双方就赠送_(写明赠与标的物)事宜达成协议如下:一、甲方将其所有的_(写明标的物)赠送给乙方,其所有权证明为:_(写明证明甲方所有权的证据名称)二、赠与财产的状况:1名称:_2数量:_3质量:_4价值:_三、赠与目的:_四、合同生效时间:_(写明将来合同生效的具体时间,也可以写明当事人约定的以将来

5、必然会发生的某一事件为合同生效时间,如乙结婚之日或乙满50周岁生日等)五、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_种方式解决:1提交_仲裁委员会仲裁;2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六、本合同未作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执行。七、其他约定事项_。八、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甲方(签章):_ 乙方(签章):_年_月_日 _年_月_日最新有关附期限动产赠与合同的范本附期限合同(4)赠与人(甲方):住所:有效证件号码:受赠人(乙方):住所:有效证件号码: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赠与合同如下,双方共同遵守执行。第一条 赠与标的物甲方自愿将其所有 的赠与乙方。第二条 合同生效时间此合同于 时生效,届时 移转乙方所有。第三条 赠与标的物的交付时间于 交付于乙方。第四条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自动解除第五条 违约责任若甲方未能按合同约定期限提供所赠 ,乙方可限期提供;逾期仍未提供的,乙方可向甲方请求交付相当于合同所指 价值的货币。第六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签约时间:精选办公范文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