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汇报材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988766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汇报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汇报材料我县属传统农业县,105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截止20XX年底,农村劳动力万人,劳务输出累计达万人。今年以来,县劳动保障部门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始终以实践的观点、改革的举措、务实的作风强力推进劳动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和返乡创业三策并举,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采取系列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全县劳务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技能培训成为农民增收的推进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目标是转移10000人,至10月底已

2、转移17418人,其中劳务输出13245人,就地转移4173人。已完成目标的174%。主要做法:1、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把劳务输出作为落实县富民工程的主要措施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分析研究我县劳务输出现状,制定落实劳务输出政策措施,把劳务输出列入年度工作的目标考核内容。今年调整充实了县劳动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各乡镇成立相应输出组织机构,各村设立劳务输出联络员。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一体化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切实做到领导有力、责任靠身、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的工作格局。2、加大资源调查力度根据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实施“镇镇通”工程的要求,我局认真抓好基础性工作,组织专门力量,

3、在全县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从今年九月下旬开始,用近两个月时间,印发调查表40万份,按照一人一表、如实登记、分类统计、不重不漏的要求,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基础台帐,为统筹规划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决策依据。3、创新南北挂钩劳动协作模式创新与扬中市南北挂钩劳务协作模式,采用乡镇和乡镇、乡镇与企业点对点对接新模式,输出乡镇派专人赴扬中市进行管理,用工单位向输出地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降低了输出成本,强化管理效果,调动了输出方和输入方的积极性,取得了双赢。4、强力实施“六大战略”。一是坚持市场化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上的基础作用。主动和长三角劳动力市场对接,

4、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主导劳务输出工作。充分利用“南北挂钩劳动力交流专场招聘会”平台,今年签约近8000人。二是坚持科技化发展战略,输出附加值高的技术人才,培训科技含量高的数控机床、电子电工、计算机操作等紧俏工种。整合县内培训资源,以县就业训练中心和教育中心为龙头,挖掘培训潜力,年培训技术工种400多人。三是坚持规模化发展战略,注重输出规模,显现边际效应,重点发展成建制输出,在劳务输出地成立党组织,提供劳务信息、培训职业技能、维护合法权利,使劳务输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双达到最大化。四是坚持特色化发展战略,重点擦亮“电子电工”“纺织”等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五是坚持二元化发展战

5、略,坚持向外输出和县内转移并重,抓住县城开发区、临港开发区、和旅游风景区强劲发展的机遇,为进区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目前已有6000余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六是坚持产业化发展战略,把劳务输出当成产业来做,当成项目来抓,加大对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硬件投入,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为劳务输出产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5、返乡创业成为就地转移的新亮点劳务人员在外出打工学到技能的同时,返乡创业、致富乡亲成为有志人士的首要追求。在江南打工青年*,在学有专长,致富有方时,在家乡创办了电子厂,提供就业机会80多个。在常州务工的李*,返乡兴办保温材料厂,可以解

6、决300多人就业。“凤还巢”的奇特效应,成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亮丽风景。二、农民培训工作今年目标5000人,实际完成8900人,完成目标的178%。坚持从县情出发,围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中心任务,积极利用境内现有培训资源,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农民培训。1、制定下发了“*劳输*号”文件。一是明确培训任务,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500人,其中阳光工程1500人,贫困劳动力培训4000人。二是确定工作重点,把我县62个经济薄弱村的贫困劳动力培训和市场亟需的电焊、服装缝纫、数控车床,餐饮服务、机械电子等工种列为重点。三是落实培训经费,在省给予补助资金同时,协调县财政和省、市

7、扶贫单位培训资金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四是规定培训券发放使用和管理办法。培训券由县劳务输出协调小组办公室扎口管理,县扶贫办和阳光工程办密切配合。五是制定工作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建好基础台帐,完善公示,第一节课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制度。2、认真做好培训券发放工作。根据不同对象,发放不同面额的培训券。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现场发放的办法,目前已发放培训券4260人,其中农村贫困劳动力3260人,一般劳动力1000人,涉及补助金额万元,补贴标准,一般工种200300元,技术含量高的培训工种每人400元。3、想方设法落实培训资金。除省补助资金150万元外,目前已争取省市扶贫单位扶持资金20万元,县配

8、套资金正在落实之中。4、加强定点培训机构管理。通过机构申报、县级筛选、市级初审、省最后认定定点培训机构为9个。县劳输办会同扶贫、农业、财政等部门严把“培训前备案、培训中核查、培训后验收”三个环节,确保培训时间和质量。定点培训机构在“计划、师资、管理、考核”四统一的前提下,在培训人员较集中的乡镇设立培训班,方便农村就近培训,降低培训成本。会同物价部门制定各培训工种收费标准,明确要求各培训机构严格执行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对外公示。实行第一课制度,各培训机构每期开班时,由县劳输办、扶贫办、阳光办、财政局到班上检查招生简章,教学计划,检查学员身份,讲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要意义和培训券作用

9、。5、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一是开展农村资源调查,建立相关基础台帐,摸清有培训愿望和转移就业能力的状况,为实施转移培训提供依据。开展乡镇劳动保障所星级创建工作。经过努力,目前20个劳动保障所已有8个基本具备二星级以上标准,年内力争使所有 乡镇全部达星级标准。在上半年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省市统一安排,近期已开展新一轮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通过本期调查,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在省市支持下,配齐信息联网设备,把镇镇通工程建设好。三、建议1、提高组织化程度。依据市场需求,认真做好年度,中长期规划,切实列入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纳入政绩考核,让每一个劳动者

10、都能接受一次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改革劳务人员养老金缴纳办法,由输出地统一办理社会保险关系,有利于调动输出地和务工者的积极性,增强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可操作性。2、培训券制度对一般培训工种的补助标准较适合,但对技术含量高、培训时间长的工种的的补助标准偏低,不能调动培训人员的积极性;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按贫困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切块下拨,不便操作和管理,如由各镇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扎口管理,更利于开展工作。4、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镇镇通工程建设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基础建设工作,目前存在经费困难,特别是镇镇通工程的网络维护费用,希望省级财政给予扶持。三、下一步打算:1、加强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农民自觉参加技能培训,认识到技能培训对提高就业竞争、就业能力,实现长远更大利益作用,提高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2、促进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发展。按照方便农民培训原则,合理增加定点培训机构数量,并督促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培训工种。3、进一步完善培训券制度。加强与扶贫办、阳光办、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规范培训券发放、管理、审核与兑付等项工作,提高培训券的使用效益。4、切实抓好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以镇镇通工程为依托,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管理信息化步伐,年内努力实现乡镇和市县之间网络互通、资源共享。文章标题: 精品办公范文集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