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危险源的识别控制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1985754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危险源的识别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脚手架危险源的识别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脚手架危险源的识别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脚手架危险源的识别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脚手架危险源的识别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脚手架危险源的识别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危险源的识别控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伤害预防措施脚手架坍塌1、构架缺陷:构架缺少必须的结构构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搭设连墙件.2、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连墙件等.3、构架尺寸过大承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与严重超载.4、地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1、对脚手架的构配件材料的材质,使用的机械、工具、用具进行监控.2、对脚手架的构架和防护设施承载可靠和使用安全进行监控.3、对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进行监控,坚决制止乱搭、乱改和乱用情况.4、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监控.高处坠落1、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围档防护.2、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架面与墙之间的间隙过大.3、脚手板和杆

2、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而坠落物体打击1、在搭设或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2、架体上物体堆放不牢或以外碰落, 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3、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跨架, 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不当操作大致有以下情形1、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稳.2、拥挤碰撞.3、集中多人搬运或安装较重构件.其它伤害1、在不安全天气条件(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和天气)下继续施工.2、在长期搁置以后未做检查的情况下重新投入使用.3、脚手架的外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没有保持安全操作距离.(1)脚手架工程事故的类型分析1)整架倾倒或局部跨架.2)整架失稳、垂直坍塌.3)人员从脚手架高处坠落.4)物

3、体打击.5)不当操作事故(闪失、碰撞等).(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1) 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跨架.构架缺陷:构架缺少必须的结构构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搭设连墙件.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连墙件等.构架尺寸过大承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与严重超载.地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2)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围档防护.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架面与墙之间的间隙过大.脚手板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而坠落3)物体打击在搭设或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架体上物体堆放不牢或以外碰落, 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跨架, 砸伤工人或路过

4、行人.4) 不当操作大致有以下情形: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稳.拥挤碰撞.集中多人搬运或安装较重构件.5)其它伤害在不安全天气条件(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和天气)下继续施工.在长期搁置以后未做检查的情况下重新投入使用.脚手架的外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没有保持安全操作距离.(3)危险源的监控1)对脚手架的构配件材料的材质,使用的机械、工具、用具进行监控.2)对脚手架的构架和防护设施承载可靠和使用安全进行监控.3)对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进行监控,坚决制止乱搭、乱改和乱用情况.4)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监控.4、安全技术设计(1)本工程按(JGJ130-2001)规定:1)本工程安

5、全专项方案编制需进行下列设计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计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2)计算构件的的强度 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3)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验算变形.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设计值.4)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5)当满足本方案4.(2)构造体系要求时,其相应杆件可不在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 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

6、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6)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按下表6-5采用.钢材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 表6-5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弹性模量E2.061057)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 表6-6项目承载力设计值项目承载力设计值对接扣件(抗滑)3.2底座(抗压)40.00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8.0注:扣件螺栓拧紧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8)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6-7规定的容许值.表6-7构件类别容许挠度构件类别容许挠度脚手板、纵向、横向水平杆L/150与10mm悬挑受弯构件L/4009)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表6

7、-8规定的容许值.受压、受弯构件容许长细比表6-8构件类别容许长细比立杆双排架210单排架230横向斜撑、剪刀撑中的压杆250拉杆350(2)构造要求1)平面布置 立杆纵向间距1500mm,横向间距1050mm,横向水平杆的计算外伸长度为350mm.立杆和大横杆必须采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和遗漏.立杆的直接头应相互错开2500mm,其接头距大横杆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2)立面布置大横杆的步距1800mm,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错开布置,错开距离不小于纵距1/3,扶手杆水平设置与每步架1.2m高处.剪刀撑应当满设,并沿高度连续设置,斜杆与立杆接触部位均用旋转扣件扣紧,其与水平杆的夹角在45

8、0-600之间,剪刀撑的节点应在同一水平和垂直线上,其接长必须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且不少于2个扣件,除在两头与立杆和大横杆连接外,中间还增加2-4个节点.立杆和大横杆交点处一定要设小横杆.横向斜撑应在同一平面由底至顶呈“之”字形连续布置,除拐角应设横向支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3)纵向水平杆的构造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符合下列规定: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9、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杆上.4)横向水平杆的构造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横向水平杆两断,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断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5)立杆的构造(A)立杆下面用截面300mm500mm木垫板通长铺设.(B)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C)脚手架地层步距为1.5m.(

10、D)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E)立杆除顶层顶步可采用塔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跨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小于1m,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少于100mm.(F)立杆高出女儿墙上皮1.5m.6)连墙件为了增强脚手架的侧向刚度及稳定性,在外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设置连墙杆,设置说明如下:连墙杆用短管制成,长度约500-800mm,一端用扣件固定于脚手架的力杆上,

11、另一端用扣件固定在短管上。连接杆尽可能设置在立杆与大小横杆的连接处,与脚手架架体垂直,如在规定的位置上设置有困难,应在临近点补足.连墙件扣件连接大样如图6-4所示.图6-4 连墙件扣件连接大样7)门洞(A)脚手架门洞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图6-5),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0-600之间.图6-5 门洞处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B)脚手架门洞桁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脚手架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在其余5个平面内的图示节点间设置一根斜腹杆(图1-1、 2-2剖面).斜腹杆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斜腹杆

12、宜采用通长杆件,当必须接长使用时,采用对接扣件连接.(C)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为双管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口1-2步.(D)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如图6-5),该扣件宜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8)剪刀撑和横向斜撑(A)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按表6-9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0-600之间.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JGJ130-2001)第6.3.5条的规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

13、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B)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层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JGJ130-2001)第6.5.2条第2款的规定.两端均应设置横向斜撑.除拐角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每隔6跨设置1道.9)斜道本工程的斜道的做法应满足以下要求:(详见人行斜道剖面图)本工程的斜道是人行之用,其型式采用“之”字型.斜道坡度为1:3,宽度不小于1m.斜道脚手板应铺严实,在其上面铺设3cm、间距不大于300mm防滑条.转弯处搭设休息平台,宽度不小于1.2m,护拦高度1.2m.斜道设置在便于通行的脚手架外侧.人行斜道剖面图10

14、) 安全通道的搭设:现场之间每个单个安全通道做为人员和材料的通道。其形状见下图所示,安全防护棚与脚手架交接的部位需作加固,加固钢管间距不大于1.0m,双层顶棚部位应加斜撑固定,斜撑必须超过两步,以利于上层荷载分散均匀。见下图。11)脚手板铺设要求本工程采用冲压钢脚手板,在铺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B)脚手板应设置在3跟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2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管上.(C)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应取150mm,其长两端应与支承杆可靠固定.(D)斜道脚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人行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12)安全网架设脚手架的外侧要满挂安全网,立网的下口与立杆或建筑物要牢固的扎结,固定点的间距应不大于500mm,下边沿设200mm高挡脚板,上下两网之间的拼接要严密.立网平网与施工作业面边缘的最大缝隙不得大于100mm.13)栏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