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活动学习心得体会_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969031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活动学习心得体会_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活动学习心得体会_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活动学习心得体会_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活动学习心得体会_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活动学习心得体会_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活动学习心得体会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活动学习心得体会_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活动学习心得体会第一篇: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市委要求,动员全市宣传战线深入基层接地气,率先垂范转作风,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宣传系统深入开展“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中央、省、济宁市和我市及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总结表彰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牢牢把握“跨越发展、争先进位”主基调,坚持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运用群众语言

2、、回应群众关切,汇聚发展正能量,传播邹城好声音,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树立宣传战线良好形象。二、抓好学习,深入领会并积极贯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在全市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考核,坚决杜绝迟到早退、无故旷工、串岗聊天、上网娱乐等庸懒散陋习;改进作风,积极营造爱岗敬业、务实进取、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和“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风尚。三、学风也好,作风也好,文风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就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不关心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华而

3、不实的文牍主义,这些不良作风、学风和文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彻底解决。我们要充分估计到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以“三观”正“三风”,以“三风”强党建,这是兴党兴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重大任务。第二篇: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转作风 正学风 改文风讲话更加简洁明了,开会更加注重质量,公务活动更加节俭务实?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

4、以来,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门、各级党员干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许多方面呈现出新的气象。总结这段时间以来的实践,进一步推动党风政风的转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转作风与正学风、改文风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作风、学风和文风,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作风正,学风、文风就会端正;而学风、文风是否端正,又直接反映作风的好坏。古人说,“立言者,必先立身”,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谈何联系实际的学风、言之有物的文风?反过来,“人不学,不知道”,不注重学习积累、不深入调查研究,胸无点墨怎能摆脱官

5、话空话套话,脑袋空空又拿什么服务群众、带领群众?正因如此,当年我们党开展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将三者统一起来共同推进。也正因如此,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把“三风”作为一个整体来强调。只有“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才能标本兼治、形成合力、取得成效。学风也好,作风也好,文风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就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不关心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华而不实的文牍主义,这些不

6、良作风、学风和文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彻底解决。我们要充分估计到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以“三观”正“三风”,以“三风”强党建,这是兴党兴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重大任务。第三篇:人民日报评论员:转作风 正学风 改文风人民日报评论员:转作风 正学风 改文风20XX年04月03日 07:24:13 人

7、民日报讲话更加简洁明了,开会更加注重质量,公务活动更加节俭务实?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门、各级党员干部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许多方面呈现出新的气象。总结这段时间以来的实践,进一步推动党风政风的转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转作风与正学风、改文风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作风、学风和文风,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作风正,学风、文风就会端正;而学风、文风是否端正,又直接反映作风的好坏。古人说,“立言者,必先立身”,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谈何联系实际的学风、言之有物的文

8、风?反过来,“人不学,不知道”,不注重学习积累、不深入调查研究,胸无点墨怎能摆脱官话空话套话,脑袋空空又拿什么服务群众、带领群众?正因如此,当年我们党开展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将三者统一起来共同推进。也正因如此,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把“三风”作为一个整体来强调。只有“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才能标本兼治、形成合力、取得成效。学风也好,作风也好,文风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就要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

9、不关心群众利益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华而不实的文牍主义,这些不良作风、学风和文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彻底解决。我们要充分估计到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以“三观”正“三风”,以“三风”强党建,这是兴党兴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重大任务。第四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

10、“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心得体会通过参加十几天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的理解了其重要意义。实际上这次活动就是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国情教育。跟随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车间,深入生活,面对面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增进群众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最终目的不是为形式上“走基层”而“走基层”是要把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常态化、制度化。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

11、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走出真情实感,转出踏实求真,改出清新朴实。跟随着科尔沁周迅的记者同志“走转改”采访学习,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这些不是材料改出来的报道让我觉得媒体离百姓更近了。百姓生活不光是喜事和好事,还有不少实际困难,所以“走转改”活动要落到实处,我们写新闻要多反映普通群众的利益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很感谢部领导班子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虽然过去也数度从事过外宣工作,但是所写的新闻多数都是材料改出来的“死新闻”,通过这次走基层,发现了不少好的新闻点,新鲜事,我想这次

12、“走转改”会不光成为我,也会成为每一名走基层同志贯穿终生的一课,基层意识、群众观点必将融入我们的新闻创作之中,成为始终坚守的价值理念。通过这次参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到 工作期间也感触良多,过去去 的次数不多,对好多记者xx不熟悉,通过这次一起工作走基层建立起工作上的友谊。同时总编和报社的同志们的兢兢业业的搞好新闻事业的奉献精神也深深感染教育了我,拥挤的办公环境、较为落后的新闻采访设备,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发挥力量,宣传基层,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我想我们应该把首先学习系统内这种埋头工作服务群众的务实的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推动外宣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一定要真正转变工作作

13、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该成为我们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温室里的玫瑰再鲜艳也不值得骄傲。”、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脚踩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这是一位媒体xx在参加 “中央新闻单位青年xx记者延安行”后感慨,我想这也是所有记者的真实体会。其实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走基层”几乎是每天必备的功课,以厦门卫视两岸新新闻节目为例,我们的日常节目每天都在关注影响民生的种种社会现状,包括交通、住房、物价等等,而在我们周末版的节目中也会就本周民生最关注关心的话题进行探讨、议论,基层民众所观所感所想也是我们的关注焦点。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的记者同仁也会经常组织学习,了解

14、“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但我们仍然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文稿有时流于表面,节目语言和百姓有距离,也就是存在着xx记者主播对于稿件内容的消化不够等问题,因为群众才是真正的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活泼、最有生活气息。要通过走进基层,消化经历,才能掌握和运用群众的丰富语言,养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遣词造句,或者走马观花的走形式,语言就会干瘪枯燥,节目就会索然无味,走不进群众心里。我们说的话群众听不懂,有距离感,怎么会有感召力?同百姓“唠嗑”,才能说出“家常话”、抒发百姓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

15、风”,本身就是一种作风,是彰显党性的具体体现。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既是对我们党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旨在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提高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所以,我深知,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因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我相信,如果我们媒体记者都能够以基层为念,都能双脚踩入土地,用心观察,作风与文风必有切实的变化,媒体与群众的感情必定更加亲密。

16、8月27日,云南省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金马碧鸡广场面向公众举行了启动仪式。随后,报社领导也召开会议,传达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精神,使我再一次感受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脱离群众的作品绝不会是好作品。现在一些作品、文章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最大的要害就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观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观众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创作的着力点。勿忘人民”,语重千钧。这是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