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名人介绍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963973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名人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子生物学名人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子生物学名人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子生物学名人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子生物学名人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名人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名人介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子生物学名人介绍1.艾弗里: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首次证明 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在1928年开展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他发现肺炎双球菌的两种菌株,一种为R型,外面没有荚膜,注入小鼠后小鼠正常;另一种是S型,外面有一层多糖类荚膜,光滑,注入小鼠后很快导致小鼠死亡,加热杀死后注入小鼠,小鼠正常。如果将S型菌株杀死,与活的R型细胞一起注入小鼠,R型菌可以 转化为 S 型,而且可以传代,这表明S型肺炎双球菌具有转化物质,能够进入R型细胞,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 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肺炎球菌实验,用致死菌株的细胞膜、蛋白质和DNA分别试验,只有DNA可以完成

2、转化。他们认识到,DNA就是遗传物质,而过去则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的基础。所以,有人称艾弗里的实验标志着 DNA 黑暗时代的结束和分子遗传学的开始。还有人称,艾弗里是分子遗传学的鼻祖。 莱德伯格 塔特姆 比德尔2. 莱德伯格、塔特姆、比德尔:基因重组现象莱德伯格:J(Joshua Lederberg 1925-) 。遗传学家,细菌遗传学的创始人之一。1925年5月23日生于蒙特克莱市。194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学位,以后曾在医学院学习,不久转入耶鲁大学,于1947年获得博土学位。1947-1959年任威斯康星大学副教授、教授、遗传学系主任;1959-1962年任斯坦福医学院教授兼遗传学系主任。1

3、962年任肯尼迪分子医学实验室主任。 塔特姆:美国生物化学家塔特姆(E. L.Tatum,19091975)美国生物化学家。19451948年任耶鲁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后去洛克菲勒大学工作。他研究出遗传突变影响了某些细菌、酵母和霉菌的营养需求方式,为开创分子遗传学领域做出贡献。 比德尔:(19031989)美国生物学家、遗传学家。比德尔于1903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比德尔放弃了回乡务农的念头,进入内布拉斯加大学深造。1931年获得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后,他先后在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工作。1937年,比德尔被斯坦福大学聘为生物遗传学教授,并在那里工作了9 年。 1938

4、年比德尔与塔特姆合作提出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起作用的理论;1946年,塔特姆与莱德伯格合作发现了两种细菌混合培养时发生的基因重组现象 “杂交”。1952年,莱德伯格又发现了通过噬菌体“转导”实现的不同细菌间的基因重组现象。这一研究成果,为由经典遗传学向分子遗传学的过渡打下了基础。1958年他们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沃森 克里克3. 沃森、克里克:提出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学说 沃森:(1928)美国分子生物学家。1928年4月6日生于美国芝加哥,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学士学位,然后进印第安纳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50年获博士学位后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从事噬菌体研究, 1

5、951年195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进修, 1953年1955年在加州理工大学工作,1955年去哈佛大学执教,先后任助教和副教授,1961年升为教授。在哈佛期间,他主要从事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自1958年起,任纽约长岛冷泉港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肿瘤方面的研究。 克里克:(1916)原为物理学家,后成为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1916年6月8日生于英国北安普敦, 1937年获伦敦大学学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英国海军制造磁性水雷的工作。1947年1949年在剑桥斯特兰奇韦斯实验室工作。1949年1953 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物理学实验室工作。1953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19

6、51-1953年在英国期间,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FHC 克里克合作,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学说。这一生物科学中具有革命性的发现,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沃森和克里克及MHF威尔金斯 一起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阿尔伯 H.O.史密斯 内森斯4.阿尔伯、 H.O.史密斯、内森斯 :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及应用 阿尔伯:(1929 ) 瑞士微生物遗传学家。1929年生于瑞士。苏黎士工科大学毕业后,在日内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起,任巴塞尔大学教授。在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现象时,成功地分离出DNA的I型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修饰酶。H.O.史密斯:(1931 ) 美国分子生物学

7、家、遗传学家 内森斯:(1928) 美国微生物遗传学家。1965年阿尔伯首次从理论上提出了生物体内存在一种具有切割基因功能的限制性内切酶,并于1968年成功分离出I型限制性内切酶;1970年史密斯分离出了II型限制性内切酶;同年,内森斯使用II型限制性内切 酶首次 完成了对基因的切割。他们于1978年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研究成果为人类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人工基因重组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标志着基因工程的诞生。 伯格 5. 伯格:首次实现用两个不同种属重组DNA 伯格:(Berg,Paul1926-),美国生物化学家。生于纽约。194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195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8、1952-1953 年任哥本哈根大学助教。 1954年到华盛顿大学任教,1957年升任副教授。1959年任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副教授,1960年升任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生物化学会,细菌学家协会会员。 70年代初期,伯格开始研究正常细胞发生癌变机理,把猴 SV40 病毒有关基因通过噬菌体为,成功移植到大肠杆菌遗传物质中,首次实现用两个不同种属重组DNA。在重组DNA时,创立一系列基因分离和连接技术,为基因工程奠定基础并合人工改变生物遗传特性、定向繁殖自然界从未有过的新物种成为可能。这一成就在制造对多种病毒和某些癌症的生物制品及治疗多种遗传性疾病方面有巨大实用价值。1980年,伯格与桑格

9、、吉尔伯获诺贝尔化学奖。 桑格6. 桑格,F.:双脱氧测序法桑格:英国生物化学家。1918年8月13日生于英国伦德库姆。193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19401951年在剑桥大学研究生物化学,1943年获博士学位。1951年起在医学委员会主办的研究所工作,曾任英国医学委员会剑桥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蛋白质和核酸化学实验室主任。他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分析工作和方法学研究。1955年建立了蛋白质氨基酸的序列分析方法,完成了第一个蛋白质牛胰岛素51个氨基酸的全序列测定。为此,1958年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60年代初,他转向了核酸的化学结构研究,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引进了RNA的序列分析 ,1965

10、年完成了含有120个核苷酸的大肠杆菌 5SrRNA 的全序列分析。此后 , 他又多次创造了RNA序列分析新技术。1975年他与同事们建立了DNA核苷酸序列分析的快速、直读技术,即“加、减”法 ,并分析出了含有5386个核苷酸的174噬菌体DNA全序列。1978年,在前述方法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更为简便、快速、准确测定DNA序列的“链末端终止法”,随后完成了人线粒体DNA全长为16569个碱基对的全序列分析,为整个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此,他于1980 年再次荣获诺贝尔化学奖。7. 史密斯:发明了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 史 密 斯史密斯: M.Smith(1932 )

11、加拿大生物化学家。M.Smith 于193年出生于英国,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56年移居加拿大。现任加拿大温哥华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1978年发明了 寡 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这一方法被用来在体外对已知的DNA片段内的核苷酸进行转换、增删的突变。这就改变了以往的对DNA进行诱变时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可以根据实验者的设计而有目的地得到突变体。应用寡糖核苷酸进行DNA的定点诱变时,首先要把含有待突变的DNA片段克隆到M13噬菌体载体中。M13噬菌体的正链可以感染具有性纤毛的细菌,并在菌体内进行复制后,以出芽的形式形成新的带有正链DNA的噬菌体。而存留在菌体内的则是双链状态的

12、复制型M13,受M13噬菌体感染的细菌生长速度减慢,在细菌培养皿上会形成较透明 的噬菌斑 。将目的DNA插入到复制型M13的多克隆位点上,去转染细菌,提取单链DNA作为突变的模板。根据需要合成带有突变核苷酸序列的寡聚核苷酸引物,使之与带有目的DNA的单链M13模板杂交,然后加入DNA聚合酶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使杂交上的突变引物延伸,并用DNA连接酶使新合成的DNA成环,再去转染细菌。可用DNA序列分析方法得到的噬菌体中筛选出带有突变DNA相应的区段,从而得到完整的DNA突变体。利用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可以人为地通过基因的改变来修饰、改造某一已知的蛋白质,从而可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

13、的关系、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利用寡聚核定点诱变来进行 酶及其 它一些蛋白质的稳定性、专一性和活性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实例。例如,对胰蛋白酶的功能的基团的研究、高效溶栓蛋白类药物的研制、白细胞介素2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等等。可见,它为酶的工业化以及临床应用开辟了新途径。因此,作为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热门领域的蛋白质工程,其研究方法和途径都离不开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方法。 穆 利 斯8. 穆利斯: PCR 技术穆利斯:K.B.Mullis(1944)美国生物化学家。穆利斯现年51岁,目前是美国加州San Dingo一家公司的。他于1983年开始研究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14、 Reaction, 简称PCR),于1985年提出了该方法。所谓PCR方法,首先,根据待扩DNA片段两端的核苷酸序列,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两个不同的寡聚核苷酸,它们分别与DNA的两条链互补。将过量的化学合成引物与四种脱氧核糖核酸(dNTP)、DNA聚合酶以及含有待扩增片段的DNA分子混合,经过高温变性(使DNA双链解开)、低温退火(使引物与模板附着)和中温延伸(合成新的DNA片断)三个阶段的多次循环。由于新合成的 DNA 链也能够作为模板,可以使模板DNA的信息以几何级数扩增。一般经过3035 次扩增循环,每一个循环只需要310分钟,可以得到目的DNA片段,使基因放大了数万倍。由于PCR法不仅具有高灵敏度,而且易于操作,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因而尽管PCR还是一种新技术,但在许多与生物学相关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