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人口的变化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95930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 人口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必修2 人口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必修2 人口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必修2 人口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必修2 人口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 人口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 人口的变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审核: 审批: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学习目标】1记住人口增长模式三种类型各自的特点,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2会运用人口的相关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和不同国家存在的人口问题。3能熟练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4能阐释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思维导图基础知识一、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

2、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点拨: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3世界人口增长的特征(1)人口增长的时间变化及原因农业革命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类生产活动原始的采集和狩猎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增长特征极其缓慢,人口数量少前期增长快,后期增长慢,人口数量多。人口总量庞大,增长较快,人口迅速增加。原因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农业革命使生产力

3、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使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迅速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使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原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水平保持较低水平水平较高人口增长特点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增长很快原因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影响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比较稳定, 今后变化趋势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的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拓展 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1

4、)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它决定着全球人口变动。(2)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对全球人口并不产生影响。某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和西亚石油产出国(如沙特),由于经济发达和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使本国人口机械增长迅速。(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1)划分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特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增长模式基本特征人口增长特征原始

5、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增长缓慢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增长迅速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增长缓慢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从特征上区分,现代型是三低,传统型是高低高,原始型是高高低。 (2)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l以下。 (3)从国家(地区)发展水平区分,一般来讲,发达国家(地区)为现代型模式,发展中国家(地区)为传统型模式,个别原始部落为原始型模式。 (4)特殊国家:我国的人口增长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20年纪70年代

6、以来,出生率急剧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l,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人口增长很快。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由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向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继而向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逐步过渡。4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代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原因欧洲和北美现代型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

7、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现代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实行计划生育,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点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其降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迁移 1定义:人口迁移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人口迁移的类型分类标准人口迁移类型地理范围国际人口迁移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发生在一国领土范围之内的人口迁移,如省际人口迁移、县际人口迁移等。迁移方向(国内人口迁移)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由

8、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主要类型);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部分发达国家的新趋势)。移民的就业性质产业性移民(移民从事工业或第三产业)和非产业性移民(如为投亲靠友或一些政治、宗教等目的的移民)。迁移方式自发性迁移与计划迁移;有组织的迁移与无组织的迁移;自愿性迁移与强迫性迁移;个人迁移与集体迁移等。迁移时间永久性迁移;非永久性迁移3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流向原因19世纪以前旧大陆一新大陆;已开发国家一未开发国家欧洲一美洲;非洲一美洲;中、日、印度等国一东南亚、美洲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

9、展中国家一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转向外籍工人(增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一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及石油产区西亚。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性。4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时期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多。大批迁移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界8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根本原因);农村中存在大量劳动力;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迁移流量增大,流向发生的明显的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城

10、市和工矿区。5.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形式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国际难民迁移迁移人口类型高素质人才外国廉价劳动力战争难民、政治难民迁移的原因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迁移的方向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石油输出国,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流向和平国家、能对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产生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上蒙受双损失。使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压力,赚取外汇。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拉力因素与推力因素人口迁移是推力(原定居地的不良环境,如气候

11、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宗教迫害等)与拉力(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等)共同作用的结果。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自然环境因素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37。N以南)迁移。淡水其分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如早期的逐水草而居。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矿产随其早

12、期开发利用而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交通通信交通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如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文教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城市化城市化即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主要类型)。区域规模开发区域规模开发形成产业性移民社会文化因素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

13、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的迁移起重要作用。性别年龄青年人口因婚姻迁移,老年人口因家庭因素迁移。宗教民族冲突、政治迫害、民族和种族歧视等原因造成的大批人口流亡异国他乡。种族歧视政治因素政策政策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有重要影响,如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如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如“一战”、“二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个人因素迁移动机、生活要求价值观迁入区的拉力和迁出区的推力随个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三)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

14、促进社会和区域发展的意义 (1)改变人口和人种的分布,改变了人口结构。 (2)改变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劳动力的分布,进而影响人口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分布,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变动。 (3)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促进了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农作物种植范围。 (4)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工业生产向新大陆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 (6)经济中心、城市不断形成。 总之,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作用。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产生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为迁人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