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导轨精度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958028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导轨精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电一体化-导轨精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电一体化-导轨精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电一体化-导轨精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电一体化-导轨精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导轨精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导轨精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科 目 机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教 师: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机械工程 类 别: 学术 上课时间: 2016 年 9 月至2016 年 11 月 考 生 成 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浅析提高导轨的耐磨性及精度保持性方法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目前机床等行业对导轨的基本要求,并根据机电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作业要求,着重针对导轨的耐磨性及精度保持性两个要求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耐磨性与精度保持性对导轨的重要性,接着解释了精度对于导轨以及整机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导轨工作过程中的磨损机理。最后

2、,通过文献资料,总结了目前导轨设计、选材、制造以及修复过程中提高其精度保持性及耐磨性的常用方法。关键词:导轨;精度保持;耐磨性;影响因素To raise the wearability and precision retaining ability of solid guide methods(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Abstarct:In this paper, through consulting literature knowledge to guid

3、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machine tools industry, and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ystems design and analysis course requirements, mainly in the light of the wear resistance of guide rail and accuracy stable two requirements analysis, firstly analyzes the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4、 accuracy stable on the importance of guide rail, then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accuracy for the work of guide rail, and rail wear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work.Finall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guide rail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sign, material selection, production and

5、maintenanc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 properties and wear resistance.Keywords:Slide guide;Stability ofccuracy;Wear Resistance;Influence factors10 引言导轨主要用来支承和引导运动部件沿一定的轨道运动。在导轨副中,运动的一方称为动导轨,不动的一方称为支承导轨。动导轨相对于支承导轨的运动,通常是直线运动或回转运动。导轨是机床等进给系统的重要环节,是机床基本结构的要素之一。机床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

6、取决于机床导轨的质量。其中对导轨要求包括:(1)导向精度高;(2)低速运动平稳性高;(3)刚度足够强;(4)受温度变化影响小;(5)工艺性好;(6)精度保持性良好;(7)耐磨性好。本文着重浅析导轨的耐磨性及精度保持性提高方法。精度保持性:精度保持性是指导轨在长期的使用中保持导向精度的能力;耐磨性:导轨的耐磨性是指导轨长期使用后,能保持一定的使用精度。数控机床导轨的耐磨性决定了导轨的精度保持性1。导轨原始精度的保持性决定着机床的寿命,特别是运动部件的工作速度较快,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其影响更为突出。国内生产制造的高精度机床的精度已能达到国际同类水平,但精度保持性和耐磨性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精度保持

7、性和耐磨性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精度机床研发的技术瓶颈之一。1 影响导轨精度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精度保持性的方法影响导轨副精度保持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导轨自身的几何加工精度、导轨材料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切削力的不稳定性、机床的振动以及导轨的磨损等。磨损是影响导轨副精度保持性的最重要因素2。要使精密机床达到较高的精度,其导轨精度的提高是必要的基础。下面从设计、选型、制造工艺等方面介绍几种提高导轨精度的方法3。1.1 按照平均效应原则设计导轨早在二、三十年前,精密机床导轨的设计一般按照运动学的设计原则。即移动件设置五个自由度约束,一个自由度运行。如瑞士西浦(SIP)厂2P坐标镗床,其设计就是一个V型导向导轨,

8、另一面则设计了2个在一起的滚轮支承的平导轨来防止扭转。其设计就是遵循了上述原则。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了这种设计有以下弊端。导轨系统综合精度始终低于上、下导轨和单个元件精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其磨损增大,精度显著下降;不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否则会使导轨产生位移,其移动精度极大降低,无法进行加工。因此,按照运动学的设计原则设计的导轨目前只适用于精密仪器。1.2 设计高精度导轨形式设计高精密度导轨形式要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性能独立精度不干涉:导轨的设计与制造上,其各项精度互不干涉才易得到较高精度。矩形导轨占据首位,上下平面控制垂直方向导轨直线性和承受垂直方向的力,侧平面控制左右方向直线性和承受侧

9、向力,二者性能独立互不干涉互不影响。故在精密机床及加工中心应用较多。(2) 静动摩擦相接近:近年来,通过研究和试验,设计出了较理想的贴塑导轨,如英国专利产品被称为“三合一塑料导轨”的DU塑料板。此导轨不仅具有耐磨、吸振以及动、静摩擦系数相同的特点,而且摩擦系数小,近似为0.01左右,处在滑滚两种导轨的中间状态,防爬能力强。此外,该导轨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自润滑能力,定位精度能稳定达到。因此,此种导轨目前广泛为加工中心和精密机床所采用。如国内生产的TK4145数控坐标镇床上使用的塑料导轨,因其摩擦系数小,随速度变化较小,使用效果很好。(3) 导轨能自动贴合:要使导轨精度高必须使上、下导轨有自动贴合

10、的性能。要自动贴合,一是要靠移动件重力贴合,二是靠附加弹性力或滚压力使其贴合。在导轨贴合这一点上,水平安置的导轨以双V型导轨为最佳。(4)设计下导轨为基准上导轨为弹性体:根据弹性均为原则设计的精密机床,若其相配两导轨都设计为不易变形的刚体,则因相互干涉,精度会有所下降。因此在设计时应以长的下导轨为绝对的刚体基准,移动导轨与其自动贴合,受力以后具有一定的弹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3 改善导轨精度重复复稳定性的方法机床在进行粗加工时,由于各部受到较大的力和力矩作用导致导轨变形和移动,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尽量使导轨受载后少移位和加工前后导轨能自动复位。其措施为以下几个方面:(1)尽量减少移动件

11、来回移动的倾侧力:传动件要安排在导轨摩擦合力中间,这对滑动导轨有很大影响,导向面在两对导轨的外侧,动导轨间的距离较大,热变形也相应增加,这样使得间隙会更大,影响导轨的导向精度。导向面是在一对平导轨的两侧,导向面间的距离较小,加工测量也较方便,易获得较高的平行度,热变形也小,可选用较小的间隙,导向精度高,但其牵引力与导轨摩擦力间偏离大,所形成的力偶易使工作台倾侧甚至卡住,降低导向精度。(2)尽量减小移动件可能的变动量:倾侧力矩一般难以消除,尤其是在负荷较大时,要把机床导轨设计成全封闭型,在制造精度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其间的间隙,减少移动件可能的变动范围。(3) 选用有自复位能力的导轨形式:当机床

12、受负荷时会使机床导轨产生上下左右微量飘移和接触变形,改变导轨的直线性和扭曲精度。实践证明双V型导轨是诸导轨中自复位能力最强的导轨,是精密机床导轨的高精度形式。故建议选用这种导轨形式。1.4 提高导轨的抗弯能力和抗扭变形能力(1)合理选择拖板的导轨跨度尺寸设计原则应按照工件重量和移动件重量在全行程移动过程中变形量最小的原则。跨度过大当工件移动到中间时,拖板会下凹太大,跨度过小,移动件移动到两端时造成工作台上抬,实践验证:对于中小型工作台导轨跨度较为宜,式中l为工作台行程。(2)采用多条导轨的布局设计采用多条导轨的布局设计,这样既遵循了平均效应的设计原则,又能减少导轨间距,提高了刚性。如美国的莫尔

13、(Moor)公司采用双V双平四条导轨的设计。瑞士西浦(sip)与豪瑟(Hauser)设计的中间V型两侧平行的三条导轨设计。上述设计方案明显提高了导轨的抗弯能力。(3)合理设计拖板工作台筋的结构布局现有筋布局方法有:方块筋、米字筋、斜方块筋和蜂窝筋等。从瑞士斯图德公司十年来的数据表明若方块筋开口结构的抗扭刚度为1,则斜方块筋开口结构的抗扭刚度为8,蜂窝筋结构的抗扭刚度为40,全封闭的斜方块筋的抗扭刚度为80。所以斜方块筋封闭结构是精密机床工作台筋的较好形式。1.5 减少几何变形采用综合刮研法机床设计完成后,在制造和修理时,若要提高导轨的最终精度,就得用综合刮研法来加以改善。综合刮研法原理是把基准

14、导轨的几何精度刮研成与移动时导轨的变形曲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形状,用几何来抵消变形的误差,使直线度的最终影响趋近于零(在不考虑工件重量影响的情况下)。2 导轨磨损机理及其提高其耐磨性的方法数控机床导轨的耐磨性是保持精度的决定性的因素,导轨副表面磨损会逐渐改变导轨副的几何精度, 从而影响导轨副在进给过程中的直线性, 最终影响机床加工工件的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它与导轨的摩擦性能、导轨的材料等有关。数控机床导轨面除了力求减少磨损量外,还应使导轨面在磨损后能自动补偿和便于调整; 因此,如何提高机床导轨的耐磨性,以保持运动部件的进给均匀性和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床的利用率是十分重要的。国内外学者主要

15、研究新材料或者表面涂层对滑动导轨副表面耐磨性的影响4-9。现将导轨磨损机理及如何提高导轨耐磨性的方法及材料简介如下10。2.1 导轨磨损机理分析滑动导轨副之间磨损,实际磨损状况很复杂,这主要是由导轨副的工作环境和运行状况决定的。一般的滑动导轨副都在开放的工作环境下运行,这样使导轨表面容易受到磨屑和外界异物的微切削作用,而且导轨的表面也容易产生细观的氧化和腐蚀,从而加剧磨损。对于高速重载的滑动导轨副其表面容易产生局部的高温,从而产生粘着磨损甚至胶合磨损,这种严重的磨损应该尽量避免。考虑那些表面防护严密,运行工况良好的滑动导轨副,其在稳定工作阶段的磨损应该是缓慢而温和的,其磨损机制主要以摩擦疲劳为主。摩擦疲劳是表面的微观疲劳,它是指滑动摩擦时表面的粗糙体在正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彼此反复接触并形成循环变化的应力场,从而使表面粗糙体产生疲劳损伤并最终产生疲劳破坏,即形成微观的磨屑。研究表明这种微观的表面疲劳可以作为多种磨损机制的研究基础11。总结起来,导轨副主要是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