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957080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办事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街道办事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街道办事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街道办事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街道办事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街道办事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办事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办事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街道办事处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XX街道办事处位于XX市区商业繁华地段,辖区内有较大的商场、商厦、购物中心、农贸市场20多家,机电、XX、洗化、食杂、餐饮等个体工商户1099个,从业人员3196人。由于辖区内的中小企业、三产网点的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经营门类繁多,很难找到工资协商的共同点。因此,我们积极探索区域内小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新模式,通过制定区域最低工资标准线、岗位工资标准线和职工工资增长标准线的“三条标准线”方法,有效推动了区域内小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区域内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一、积极争取党政重视与支持,合力推进工资

2、集体协商工作为保证区域内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形成“党政支持,工会运作,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我们积极争取办事处党委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共同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一是争取党政纳入工作议程。通过积极争取,办事处党工委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工会、劳动保障部门、工商税务所、企业公司为成员的区域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XX办事处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施方案和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协商程序等内容。同时,我们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将办事处内五个社区和企业公司划分为六个工作责

3、任区,指定社区和企业公司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确定了具体工作目标,签订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责任状,形成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我们根据经营单位的分布情况,在辖区内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区域性工会联合会,同时根据经营单位类别和地域相连的情况,建立了机电、洗化、餐饮等15个行业工会联合会,覆盖辖区内所有经营单位和员工,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针对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工作人员少、协商工作量大的问题,组建了由50名老党员和退休工会干部组成工会志愿者队伍,充实到工会联合会中,作为工资协商的宣传员和联络员,积极参与协商的宣传和指导服务工

4、作。三是成立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团。为切实做好基层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服务工作,我们在上级工会的帮助指导下,组建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团。指导团由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任团长,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副团长,办事处工会、劳动、企业公司、税务、司法、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指导团成员。指导团具体负责指导办事处各社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参与工资协商议题的拟定,为社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政策法律指导。二、确定工资“三条标准线”,增强区域性工资协商实效性开展工资协商的重点和难点是制定工资标准,只有确定了工资标准,才能保证工资协商的质量。为此,我们针对区域内企业和商业网点生产经营特点,探索建立了区域工资最低标准线

5、、岗位工资标准线和年度工资增长标准线,作为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标准,确保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一是指导确定区域最低工资标准线和岗位工资标准线。我们参考市劳动部门发布的XX市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表,指导区域内工会联合会通过组织开展协商,确定了区域内最低工资标准线和各工种岗位工资标准线,明确要求各社区在开展工资协商工作中,协商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岗位工资,均不得低于办事处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线和岗位工资标准线,确保区域内职工能够享有较高的工资水平。二是协商制定职工工资增长标准线。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是维护职工经济利益的重要标准,因此,各社区工会联合会在组织开展协商工

6、作中,先由社区工会深入到社区内企业和商业网点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和商业网点经营情况及职工工资收入情况。在此基础上,召开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会议,把年度工资增长幅度作为重点协商内容,组织经营者代表和职工代表进行广泛的协商,形成区域性工资集体协议草案,达成共识后,在区域职代会上由社区工会主席代表本区域职工与业主代表签订了区域工资集体协议。三是通过分类协商推动区域内小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虽然涵盖了社区内所有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但还存在不够具体细致、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我们在签订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的基础上,在区域内划分出洗化、食杂、餐饮、旅店等15个行业类别,分别制定出不同行业类别的工

7、资集体协商合同文本,进一步细化了各行业的工资标准线,要求每个行业类别的工资协商标准要高于区域工资集体协议中规定的“三条标准线”,由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与相应的行业业主代表签订行业工资协议,提高了区域内小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水平,受到广大职工的普遍欢迎。三、建立协商评估机制,提高工资集体协议履约率工资集体协议能否落实到位是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关键问题。工作中我们发现,虽然工资集体协议大部分内容能够得到兑现,但是仍有一部分内容没有落实。为此,我们探索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评估机制,促进了工资协议的兑现。一是建立评估组织。我们组建了由办事处工会主席任组长,企业方代表、职工方代表和指导团成员组成的工资集体协商

8、工作评估小组,定期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质量和运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查找问题和不足,对协议履行情况进行逐条评估。我们还制订下发了关于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评估制度的通知。各社区工会都建立工资集体协商评估机制,对集体协议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召开评估会议。评估小组在各社区和小行业工资集体协议签订半年内,组织召开协商评估会议。会议由办事处工会主席主持,由社区联合会主席对上次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进行报告,评估小组成员对工资集体协议的履行情况逐条进行评估。对没有落实的协议条款,由职工方代表与企业方代表进行再次协商,共同研究落实措施,最后由主持人将双方的协商意见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评估的原则性意

9、见。三是监督协议履行。评估会结束后,我们将评估意见向有关企业通报,督促其按照评估意见履行集体协议。对仍未按时履行协议的,由劳动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落实,促进了集体协议的履约兑现。例如20XX年4月,我们通过在万有社区召开的工资集体协商评估会,推动7家用人单位为职工每人每月缴纳170元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将最低工资由原来的600元提高到700元,年工资涨幅也由原来的3提高到7。目前,办事处辖区内5个社区,共签订了5份区域性工资集体协议和15份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实现了区域内小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全覆盖,为企业经营者与员工搭建起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减少了劳资纠纷的发生,辖区内各经营单位初步建立起了工资分配共决、工资正常支付、工资定期增长的保障机制,促进了社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推动了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精品办公范文集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