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鉴赏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952717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脊轩志》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项脊轩志》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鉴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脊轩志鉴赏项脊轩志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课文,粗读之下并没有明显的过人之处,但它却能流传至今,我觉得清疏淡雅的笔调起了很大作用。项脊轩志这种自然朴实的语言很值得琢磨,从细微处见真情,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琐事描写、言语描写等虽然平淡至极却表达了人间至情;明暗双线交错,简约中见谨严法度;描写与议论结合,从而达到抒情的效果。我接下来的鉴赏也从这三方面展开。1、 “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文章第一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直接点出项脊轩其实是一间陋室,与刘禹锡的陋室铭相似,项脊轩小、旧,甚至漏雨、不见光,但是经过修葺之后就变得珊珊可爱。第一段写项脊轩的环境,四言为主,夹杂三言、五言,甚至有六言,这种

2、四言和杂言交错的口语化的语言类似于拉家常,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时紧时慢、富于变化,一气呵成。这一气呵成的背后贯穿的是作者的感情。项脊轩的老旧在他笔下不过两三句话,更多笔墨放在了修葺过程中的细节和修葺后的可爱环境。这种详略描写本身就有感情倾向,倾向的肯定是后者。对后者的描写中动与静、明与暗、有声与无声巧妙结合,比如鸟之动与墻之静、月之明与影之暗,这种对细节的敏锐捕捉,也是由于作者对环境的熟悉、适应与喜爱。作者“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的典型应该就是人物描写了。这篇文章不交代人物姓名、家庭、背景,而是选取了诸多琐事,并扣住人物语言来描写,仍能把母亲、祖母、妻子等形象立体地刻画出来。文章选取的已经是生活

3、琐事,还加上了印象最深的细节,亲切平淡的风格使人对细节感触极深,比如老妪口述母亲照顾我的片段,“一”叩“一”应的母子互动瞬间就体现了母慈子孝的感情,母亲连问两句,两个“乎”体现了母亲的关心、急切。祖母的喃喃自语则是对作者的殷殷期盼,与妻子的一问、一学、一述则是夫妻感情深的表现。作者对生活零星的、片段的回忆,是从细微处处见真情,朴素简洁却情真意切。2、 明暗双线交错,简约中见严谨项脊轩志在结构上采取了明暗线交错的结构,明线是项脊轩的兴衰,从百年老屋到修葺事后,再变得不常居。暗线则有两条,一是家族的兴衰,二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归有光是个很有家族观念的人,祖上曾有五世同堂的经历,但是随着归有光的成长,

4、他的家族分崩离析,日益衰落,“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由篱到墙,百年老屋被瓜分,象征着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产生隔膜。鸡和狗乱跑乱跳,厨房与客厅位置颠倒,家庭呈现出他的无序与零落。作者没有对此发表意见,而是把这条暗线隐藏在项脊轩的兴衰中,这种客观平淡的态度更为“亦多可悲”添了几分惆怅。归有光祖上有人为官,自身也是想追求功名的,但是自幼束发读书却连考六次才能中举,自身仕途的不顺恰巧伴随着项脊轩的兴衰,项脊轩的破旧修葺破旧复葺恰好符合作者追求破灭追求的心路历程。家族衰落、仕途不顺,作者倍感失望与无奈,至亲的离世更让作者感到生活的残酷。母亲在年幼时就离世,家中老妪的口述回忆让归有光了解到

5、母亲的慈爱,不觉悲从心中来。祖母曾对自己考取功名、振兴家族投以殷殷期盼,对这样的激励与期望,作者必定感怀于心,对祖母的离世也更心痛。没料到过几年妻子也亡故了,这三代女性曾是作者的依靠与感情依托,作者却一一失去,使得作者不堪重负,而这一历程刚好就发生在项脊轩中。这种明暗线交错的环状结构也使得该文有了较清晰和严谨的逻辑,避免了抒情和描写过多带来的杂乱。三、抒情、描写、议论的有机结合项脊轩志是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其中以描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第一段写景,自然是属于描写,尤其是后半段夜深人静、桂影摇动这片段,在全文中最具文采,是质朴语言中的精雕细琢的部分,于景可爱,于情则是可喜。第二段从写环

6、境转入写人事的变迁,描写中夹杂着抒情,从家庭人事变故,到回忆母亲、祖母,这些虽是鸡毛蒜皮的家庭小事,但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作者在瞻顾遗迹的时候“长号不自禁”,这也是全文笔墨不多的抒情部分,情在娓娓道来中抒发,更加真实、真切。第三段是项脊生的一番议论,前文已经铺垫了自己耐得寂寞的读书人形象,这边就自然引出了与寡妇与诸葛亮的类比,感慨自身的局促,又有抱负之意。语末的“坎井之蛙”已有自嘲之意,也有对凡夫俗子的嘲讽。议论虽短,却已经足够清晰明确地表达志向。最后是多年后添上的补记,虽然是补记却不着痕迹,因为它的叙述手法和描写方式还是与前文一样,记叙与妻子的生活琐事,平淡而又隽永,尤其是最后那颗枇杷树,寄情于树,树长人亡,在这样的对比下才更能突出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哀痛。树不停地生长,人不停地在思念,可以说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了。项脊轩志的描写、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描写中自然地就会露出真情。作者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不大张声势,不用辞藻修饰,而是自然平常地叙述,不仅解决了过渡生硬等问题,还质朴隽永,值得后人琢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